分享

【十步读财】别再打架了,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

 十步读财 2019-08-23

要说最近娱乐圈风头最热的明星是谁?

自然是靠“明学”翻红的黄晓明。

以其高贵、强硬的霸道总裁风范,揽黑无数……

众人纷纷调侃,“难怪baby勤勤恳恳拍烂片,原来是不想在家待。

不过要我说,黄晓明这样的老公还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买保险这件事上,

就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

买保险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代理人和经纪人打架。

代理人:“大公司服务好,有钱又靠谱,很少拒赔。

经纪人:“小公司产品性价比高,花小钱办大事。

这时候,如果有个黄晓明一样的老公跳出来对你说: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都听我的。

天呐瞬间选择困难症就被治好了有没有?

今天十步就来做拯救大家的黄晓明,

告诉你在“买保险挑公司还是产品”这件事上,

“听我的,都听我的。”

首先各位理解的大公司和小公司,可能全是凭喜好或者“有没有听过”,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对我们买保险的帮助几近于零。

打个比方,平安大家都听过,没错它确实是很大的公司,

中国人寿也听过, 也是大公司,

但凡加上“中国”两个字的,甭管是大学还是企业,一听就很牛逼的样子。

可是天安人寿、渤海人寿、富德生命各位有没有听过呢?

是不是已经暗自在心里把它们划分在“小公司”的阵营了。

实际上,以上三者都是注册资本金超过一百亿的大公司,分支机构也是遍布全国各地。

关于注册资本金,保险法第69条规定,

保险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2亿人民币,而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同时保险公司还要按照注册资本的20%提取保证金,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因此注册资本金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就是保险公司的底气和实力。

那么排在后面的实力就不行了吗?

十步随便找几个看起来注册资本金比较低的“小公司”,深扒一下它们幕后的背景:

那些没听过的公司,背后股东每个都是实力雄厚,这样的条件实在很难被称作小公司。

并且必须知道的是,中国的保险牌照非常金贵,并不是你有钱就能拿到手,

想当年百度号称要注资10亿成立百安保险,至今保监会也没给批。

因此,十步在这里劝大家不要随便给一家保险公司下定义,

更关键的我们还是要看真正实力。

啥是真正实力?

产品、服务和理赔。

下面十步化身谣言粉碎机,

不仅要为小保险公司正名,还要为大保险公司正名!

(此时大保险公司指的是,以平安为代表的国寿、太平、泰康等;

小保险公司指的是产品主要以互联网为销售渠道的一众保险公司)

十步曾经写过批判平安福、大小福星的文章,

但只是针对产品,绝非针对保险公司。

产品不好我得说实话,但是并不能一竿子否认平安家的所有产品,

比如平安e生保,就是非常不错的百万医疗险。

大公司的产品贵,贵就贵在了品牌溢价上,

公司名气越大,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广告费用、运作资金就越大,因此保费也就越高。

而互联网保险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公司把更多的资金留给了产品本身。

它们不需要养大量的线下代理人,节省了大部分销售渠道的开支,

没有在广告投放上大做文章,降低了运营成本,保费才能随之降低,

这也是抢占市场,留住用户最快的方法。

因此单纯从保险公司来评价产品好不好,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

再说说服务,大公司比小公司服务更好,并没有事实支撑。

为什么这么说,各位打打电话就清楚了。

十步经常给各大保险公司的客服打电话,

哪家都有不专业的客服,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让十步血压飙升;

当然也有不管是态度、耐心程度还是专业知识都非常到位的客服,

你能遇到哪一种,全凭运气 ~

评价一家公司的服务好不好,其实我们有更加专业的判断方式

“亿元保费保单投诉量和万张保单投诉量”

每年保监会都会对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进行考评,给出评分,

在保监会面前,神气十足的保险公司也只能做个乖乖听话的小学生。

十步整理了最新(2019第一季度)保监会官网上发布的数据:

投诉量越少,说明出现的纠纷越少,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到底好不好。

而排在前面的优秀选手,竟然大部分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不管是亿元保费投诉量还是万张保单投诉量,排名都非常靠前。

这下子是不是能改变你心中“小公司服务差”的偏见了呢?

 ……

最后是理赔,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看一下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人身保险公司理赔纠纷投诉量前10名:

在涉及人身保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2673件,

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5.58%。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保单越多,投诉比例越大。

其实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理赔这一环节早在产品设计时就提前预估好了

结合事故发生概率,算出理赔成本大概占比多少,我们所缴纳的保费中,已经包含了这些成本。

因此只要在购买时如实告知,发生在责任范内的理赔,

不管是大的小的保险公司,才不会恶意拒赔呢!

保险公司根本犯不上因为某一张保单抹黑自己的招牌,还进了保监会的黑名单!

另外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几乎所有人寿保险公司的获赔率都达到了96%以上,

差距甚小,理赔指标并无大的差异。

以上,就是长此以往困扰大家的问题,

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该怎么选。

最后呢,再给大家吃一粒定心丸,

介绍一下我国强大的保险监管机制。

保监会制定了多道“防火墙”来保证保险公司的履约能力:

第一道防火墙:偿付能力要求

中国采用C-ROSS监管机制,科学评测每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充足率低于100%时,

监管机构会要求增资或产品停售,确保保险公司能对每张卖出去的保单履约。

第二道防火墙:责任准备金

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后,要从保费中提取责任准备金,

存放在在监管机构指定的银行里,不可随便动用,避免理赔时资金不足。

第三道防火墙:公积金

保险公司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10%的利润作公积金,

只能用于保险公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或者用来扩大生产经营,增加公司资本等。

第四道防火墙:保证金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20%提取保证金,存入监管机构指定的银行,除非是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否则不得动用。

第五道防火墙:保险保障基金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是由全行业保险公司定期缴费形成,

当一家保险公司的经验问题严重时,

监管机构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来接手这家问题公司。

除了这五道防火墙外,

保险监管机构还通过报表季度审核、再保险制度、资金运用限制等多重管理手段,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监测和预警,避免保险公司的经营恶化。

所以,害怕小公司会倒闭的大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我们退一万步讲,就算保险公司真的倒闭啦,

我们手中的保单也是安全有效的,

多的不解释,五个字,有国家撑腰。

最后再帮大家提一下重点部分

买保险,看公司大小的实际意义不大。主要还是以下三点:

第一,合适的产品形态。

十步将这一点排在第一位,实际已经表明了主要观点:

产品好不好仍然是购买的决定性因素。

保障范围是否充足,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条款中有没有坑,综合保费来看性价比高不高。

第二,考虑不同公司的核保情况

保险并不是想买就能买,还要通过健康告知。

一般来说,线上保险都要比线下保险核保严格,

不同公司对健康告知的把控也不相同。

对于身体存在某些疾病的人群来说,

此时更需要考虑的就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核保可以通过。

第三,考虑理赔问题

这里的理赔问题,不是说能不能理赔,

上文已经解释过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理赔差异并不大。

更多的其实是理赔效率的问题,

便捷的理赔方式(比如通过网络、快递)和顺畅的理赔流程更有实际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