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安徽休宁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创新服务模式,践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全力拓展以移动支付金融产品为引领的电子银行业务,探索以“银医通”“MIS商户”为代表的便民服务新模式,着力将金融服务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切实将金融服务广领域、多渠道、全方位地延伸到百姓身边,努力实现“打造百姓身边安全银行”的发展目标。 超市购物、打的乘车、吃饭消费……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活支付场景,只需掏出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交易。 “现在不少人出门都不带现金,我们经常会碰到客人问能不能用手机扫码支付,以前我们也不懂,现在有了这个‘金农信e付’二维码,买菜收付款可方便了!”摊主李大爷说道。 据了解,休宁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创新服务模式,践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全力拓展以移动支付金融产品为引领的电子银行业务,探索以“银医通”“MIS商户”为代表的便民服务新模式,着力将金融服务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切实将金融服务广领域、多渠道、全方位地延伸到百姓身边,努力实现“打造百姓身边安全银行”的发展目标。 “银医通”深度合作 创新诊间支付便民模式 休宁农商银行“银医通”项目是与黄山首康医院合作,将“金农信e付”支付渠道接入医院HIS系统,通过自助机缴费、收费窗口缴费、诊间结算和病房结算等途径,实现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和银行卡、社保卡等支付工具,完成支付结算的金融服务便民工程。 特别是将金融服务延伸至诊间、病房,引领着当前“银医通”合作的先进水平,“先进”不仅体现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贴心服务的好口碑,基本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成效。目前,已完成首康医院的云闪付APP在线挂号功能,大大节省了排队等待时间,显著提高了就医效率。 2019年上半年,首康医院“银医通”累计交易213384笔、金额7478.16万元。其中,扫码交易201994笔,占总交易量的94.66%,日均交易达1179笔、41.32万元,“银医通”平台已成为首康医院的主要支付渠道,更是患者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便民工程。 2019年下半年,该行将继续推广“银医通”合作模式。目前,已与黄山昌仁医院接洽,持续通过“银医通”深度合作,打造更多先进便民的医疗支付环境。 “MIS商超”服务民生 实现支付渠道零障碍 休宁农商银行“MIS商超”项目与大型超市合作,将 “金农信e付”产品接入超市ERP收银系统,实现客户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和银行卡收单等方式便捷支付的银商合作模式,让客户在购物过程中享受现代化的支付环境。 该项目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主流便捷、形式多样的结算渠道,同时也增强了扫码支付的安全性,解决了静态二维码支付交易金额受限的问题。黄山永波超市是与该行合作的首家商户,也是目前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交易量排名前列的“MIS商超”。 “单平台多商超”助力小微 MIS商户赢口碑 休宁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思路,坚持“服务更广泛、受益大众化”的服务理念,将“MIS商超”合作模式延伸推广至小微商户,努力解决移动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大型“MIS商超”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休宁农商银行创新研发了“单平台多商超”系统,旨在打造低成本、高黏合度的商户合作模式。 “单平台多商超”系统是该行又一创新的MIS应用模式,采用C/S架构,为商户提供基础的WEB进销存系统和支付结算渠道。小微商户接入平台后,即可享受与大型商超功能相当的商品进销存管理和刷卡、扫码支付功能,助力小微商户服务民众更便捷,让广大民众支付更简单。 目前,该行已发展“MIS商户”90户。2019年上半年,累计交易93.87万笔,交易金额1.09亿元,分别占“金农信e付”总交易的48.39%和39.93%,日均交易5186笔60.22万元。2019年下半年,该行将持续按照片区、行业等维度,大力营销有需求、黏合度高的各种行业的标杆商户,努力打造“MIS商户”的示范商圈。 农贸市场搭上“智慧风” 移动支付很便民 据了解,为提升金融服务,推广移动支付,提升全县支付便利化和现代化水平,休宁农商银行通过“智慧支付+普惠金融”路径,统筹“金农信e家” “银行卡助农服务点” “金农信e付”等渠道建设。 日前,休宁农商银行为钟鼓楼农贸市场商户集体办理“金农信e付”,并送上公平秤,着力打造“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截至目前,该市场已有90%的商户投入使用“金农信e付”。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推动农贸市场的移动支付受理覆盖面,优化场景建设,不断提高移动支付服务水平,把老百姓的便利与优惠落到实处,助推移动支付普及更多用户。 长久以来,休宁农商银行始终立足县域经济金融及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落地生根,努力为百姓提供安全便捷、成本低廉的支付服务,奋力谱写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城乡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安徽休宁农商银行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博 编辑/贾丹丹 制作/吕国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