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实蕨根茎扁平长条状,长6-15cm,直径0.5-1cm;表面有密生的棕褐色小鳞片,两侧及上面有突起的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的短须根 基本信息【拼音名】 Chánɡ Yè Shí Jué 【英文名】 Longleaf Bolbitis 【别 名】:尾叶实蕨(《台湾植物志》)、鸭公尾(贵州)、三叉剑、单刀石韦(广西梧州)、三角枫、三步跳(四川沪县) 【来 源】: 药材基源:为 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去须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00-1400m的林下或溪谷边石上。 。 【性状】质脆,断面有多数筋脉小点。叶常皱缩,两型;营养叶叶柄长10-35cm,表面浅棕黄色,叶片长30-40cm,表面褐色,形状多样,单叶、三出或羽状,先端具长尾,有的可见不定根,叶脉网状;孢子叶叶柄长25-38cm,叶片与营养叶同形但狭小。孢子囊群布满叶背。气微,味淡。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灰棕色,盾状着生,近全缘。叶近生,相距约1厘米;叶柄长15厘米或更长,禾秆色,疏被鳞片,上面有沟;叶二型: 不育叶变化大,或为披针形的单叶,或为三出,或为一回羽状;顶生羽片特别长大,披针形,先端常有一延长能生根的鞭状长尾;侧生羽片1-5对,近无柄,阔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边缘近全缘或呈浅波状而具少数疏刚毛状齿。侧脉明显;小脉联结成整齐的四角形或六角形网眼,网眼在侧脉之间排列成3行,无内藏小脉,近叶缘的小脉分离。叶薄草质,干后黑色。能育叶叶柄较长,叶片与不育叶同形而较小,孢子囊群初沿网脉分布,后满布能育叶下面。染色体2n=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