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zqbxi 2019-08-24

  湮没的历史名城--泗州城。江苏省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一带,地下沉睡着一座古城--泗州城. 泗州一带夏商周时曾为徐国,春秋战国时先后分属吴,越,楚,秦属泗水郡,楚汉之际淮平,东汉时改为徐县属下邳县,晋置临淮郡于盱眙时徐又属临准,东晋分置淮陵郡徐又属淮陵,南北朝宋时属南彭城,后魏属南徐。 周时改为泗州,泗州之名即始于此.

        泗州城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城,州城规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也".泗州城旧有东,西两座土城,中间隔汴流河,有汴泗桥相连.河西为西城,原系唐时临淮县县城;河东为东城,系宋时所筑.东西两城,均为州城.明初,东,西二城合为一城,更以砖石,汴河经其中,砖城周长九里三十步, 高二丈五尺,建有五座城门.东门楼,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西门楼内有石坝,名永宁桥.南门楼,为明巡按朱公修建,相传似岳阳楼制,昔郡守常宴会 于此.北门楼,又名朝阙楼,堵闭较早.香花门 楼,位于南门,西门之中,唐中宗景龙年间送僧伽大士真身归泗,特创此门,以香花迎入, 故名.明万历丁酉年郡绅戚仲捐数十金增建左右耳房二间,为子弟读书处.凭高眺远,十分巨观.另城墙上还有敌台六座,实际上是有 为了防洪,城门外还建有六道月城.月门六座,每门外一座,唯南门外二座,象双闸门套闸一样.城外水大,先堵月门,行人从月城 堤上出入.城内有内城河,城外有外城河(即 护城壕)环城,濠水常盈而不涸.壕外还有防洪堤,原是宋时筑的土堤.明万历四,五年,巡按御史邵升修筑了石堤,同时,在盱眙城下翟 家沟至五塔山也筑了堤,堤周长二千八百四十五丈,阔四五尺,高八九尺.在香花门外又 堤".此堤于万历九年重修,万历十六年潘季驯又"加帮真土",加高石工二尺,堤顶用碎石砌筑了子堤,高宽各二尺五寸,同时将石工后 面的沙土换成粘土. 城内外共有桥八座,东门外百步有伏龙 桥,东门有回龙桥,西门内有永宁桥,察院南有天梯桥,南门外有濯清桥,胭脂桥,南门外 淮河口有浮桥,即苏东坡<行香子>中说的长桥.城内还有横跨汴河的汴泗桥,又名通会。

       泗州城不仅是历代州郡所在地,而且唐时淮江节度使,南宋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 明,清明的钦差庐凤淮扬滁徐以及监察御史, 泗兵备道,江北提刑按察使司 曾设驻泗州.泗州知州公署原在鼓楼后,明洪武八年(1375 宋大庆观,元元妙观故基.南察院南,原为巡按府,后为江北按察司 院亦称旱馆驿,因在察院东而得 州进士俞学泰住宅,顺治三年鬻凤泗道衙门,后为百客堂.泗州驿堂,在南门外堤埂上.泗州卫公 后在州署西面.另外城内还有儒 院,决科书院,龙泉书院,泗水书l 建有城北公园.泗州十景中的"湿 "澜阁涛撼钟声","一字河流环带东北面.城内还有古迹,庙宇, 千年古泗州城有顺利发展和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有它衰落的经历和覆没的灾难.

       泗州城能够发展和昌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自然条件优越.它地处南北方气候带的交界处,属半湿润地区.俗话说,"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2.地理位置重要.泗州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是古代典型的河口城镇.优越的地理条件,是泗州兴盛的重要因素.

        3.兴旺的航运事业.泗州 扼淮河要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

         因此,城内城铺众多.清康熙时,有城铺, 漕运量平均每年三四百万石,最高年运量达六百万石;北宋的漕运量每年六百万石,最高年运量达八百万石.唐,宋时的客运量也不少,许多名人南来北往经过泗州,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白居易<随堤柳>诗中的"官舻客 煸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反映了泗州城当年的兴旺景象.到明代,在城北十三里处建了祖陵,更加促进了该城的繁荣. 泗州是南北战争的战场,双方对峙的边界.南宋与金划淮为界,盱眙与泗州成为两国 使节来往的门户.元灭金后,这里又为宋元对抗的阵地,南宋水师常由湖区北征.

       战争常给这里带来灾难,据<泗州志>载,仅明末"流寇" 侵犯泗州地,就"杀伤逃亡人丁计五千九百四 十二丁".泗州素称水国.黄河夺淮以前,洪水 给泗州人民造成重大损失达六次之多.最大的一次是在唐贞元八年(792 年)六月,"淮溢害稼,平地水深七尺、厦屋如港,泛泛相继,天回地转,混茫其中."后来的该城恢复和重建耗去一年时间. 宋开宝七年(974 年)四月,淮水暴涨入城, 坏民居五百余家,五月退,六月复入,民多流亡.特别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金兵南下时,守将杜充决开黄河抗金,使黄河夺淮. 黄淮合流后,给泗州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元代以后,由于官府贯彻了"蓄清刷黄"和"蓄淮济运"的方针,洪泽湖,淮河水位不断提高,泗 州水患日益加重.尽管泗州官民为保泗州,一面填城,不断加固堤防;一面上书朝廷,历诉水患,要求开浚河道,建闸,以降河湖水位.但因朝廷未予采纳,河湖水位仍在提高.因此, 泗州城长期处于洪泽湖正常水位以下,日渐难以存在下去.清康熙十八年(1679 又发大水.水势汹涌,东北石堤溃,决口七十余丈,池水四溢,城外居民抱木而浮,城内堙 门筑塞.至日暮城西北隅崩数十丈,外水灌 注,人民多溺死,内外一片汪洋,无复畛域 ……;十九年夏淮复大涨,高出堤数尺.这次 "水漫泗洲",使泗州城从此永远沉没水底,再也未能复现.

      1963 年大旱时,泗州城的城墙,华表, 牌坊以及一些房子的墙壁都裸露在滩涂上. 近日,盱眙县为了开发苏北旅游资源,计划投资2.4 亿元开挖恢复被称为可与意大利庞贝城媲美的水下泗州城.此消息传出后,引起海内外的关注.美国哈佛基金提出了一份保护开发泗州城的方案,南京大学有关教授认为恢复开发泗州城这一旅游资源意义深远, 它的重见天日,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考古旅游胜地。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六十七(二)--泗州湮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勋以许佶为都虞候,赵可立为都游弈使,党与各补牙职,分将诸军。又遣旧将刘行及将千五百人屯濠州,李圆将二千人屯泗州,梁丕将千人屯宿州,自余要害县镇,悉缮完戍守。徐人谓旌节之至不过旬月,愿效力献策者远近辐凑,乃至光、蔡、淮、浙、兖、郓、沂、密羣盗,皆倍道归之,阗溢郛郭,旬日间,米斗直钱二百。勋诈为崔彦曾请翦灭徐州表,其略曰:“一军暴卒,尽可翦除;五县愚民,各宜配隶。”又作诏书,依其所请,传布境内。徐人信之,皆归怨朝廷,曰:“微桂州将士回戈,吾徒悉为鱼肉矣!”(这种对军队长期不公正待遇往往是国家动乱乃至灭亡的因素
    

        刘行及引兵至涡口,道路附从者增倍,濠州兵纔数百,刺史卢望回素不设备,不知所为,乃开门具牛酒迎之。行及入城,囚望回,自行刺史事。泗州刺史杜慆闻勋作乱,完守备以待之,且求救于江、淮。李圆遣精卒百人先入泗州,封府库,慆遣人迎劳,诱之入城,悉诛之。明日,圆至,卽引兵围城,城上矢石雨下,贼死者数百,乃敛兵屯城西。勋以泗州当江、淮之冲,益发兵助圆攻之,众至万余,终不能克。
   

        初,朝廷闻庞勋自任山还趣宿州,遣高品康道伟赍敕书抚慰之。十一月,道伟至彭城。勋出郊迎,自任山至子城三十里,大陈甲兵,号令金鼓响震山谷,城中丁壮,悉驱使乘城。宴道伟于球场,使人诈为羣盗降者数千人,诸寨告捷者数十辈;复作求节钺表,附道伟以闻。
    

        初,辛云京之孙谠,寓居广陵,喜任侠,年五十不仕;与杜慆有旧,闻庞勋作乱,诣泗州,劝慆挈家避之。慆曰:“安平享其禄位,危难弃其城池,吾不为也!且人各有家,谁不爱之?我独求生,何以安众!誓与将士共死此城耳!”谠曰:“公能如是,仆与公同死!”乃还广陵,与其家诀,壬辰,复如泗州。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见谠,皆止之曰:“人皆南走,子独北行,取死何为!”谠不应。至泗州,贼已至城下,谠急棹小舟得入,慆卽署团练判官。城中危惧,都押牙李雅有勇略,为慆设守备,帅众鼓噪,四出击贼,贼退屯徐城,众心稍安。(勇士
    

        庞勋募人为兵,人利于剽掠,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鉏首而锐之(农民们都把锄头磨得更锐利,扛着它作为武器来应募),执以应募。( 尽管此处贬低庞勋,但也反映他得到人民的拥护
    

       邻道闻勋据徐州,各遣兵据要害,而官军尚少,贼众日滋,官军数不利。贼遂破鱼台等近十县。宋州东有磨山,民逃匿其上,勋遣其将张玄稔围之。会旱,山泉竭,数万口皆渴死。
    

        或说勋曰:“留后止欲求节钺,当恭顺尽礼以事天子,外戢士卒,内抚百姓,庶几可得。”勋虽不能用,然国忌犹行香,(但在国家的忌日仍然设斋行香)飨士卒必先西向拜谢。癸卯,勋闻敕使入境,以为必赐旌节,众皆贺。明日,敕使至,但责崔彦曾及监军张道谨,贬其官。勋大失望,遂囚敕使,不听归。
    

       诏以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大发诸道兵以隶三帅。承训奏乞沙陀三部落使朱邪赤心及吐谷浑、达靼、契苾酋长各帅其众以自随;诏许之。
   

         庞勋以李圆攻泗州久不克,遣其将吴迥代之。丙午,复进攻泗州,昼夜不息。时敕使郭厚本将淮南兵千五百人救泗州,至洪泽,畏贼强,不敢进。辛谠请往求救,杜慆许之。丁未夜,乘小舟潜渡淮,至洪泽,说厚本,厚本不听,比明,复还。己酉,贼攻城益急,欲焚水门,城中几不能御;谠请复往求救。慆曰:“前往徒还,今往何益?”谠曰:“此行得兵则生返,不得则死之。”慆与之泣别。谠复乘小舟负户突围出,见厚本,为陈利害。厚本将从之,淮南都将袁公弁曰:“贼势如此,自保恐不足,何暇救人!”谠拔剑嗔目谓公弁曰:“贼百道攻城,陷在朝夕;公受诏救援而逗留不进,岂惟上负国恩!若泗州不守,则淮南遂为寇场,公讵能独存邪!我当杀公而后止耳!”起,欲击之,厚本起,抱止之,公弁仅免。谠乃回望泗州,恸哭终日,士卒皆为之流涕。厚本乃许分五百人与之,仍问将士,将士皆愿行。谠举身叩头以谢将士,遂帅之抵淮南岸,望贼方攻城,有军吏言曰:“贼势已似入城,还去则便。”谠逐之,揽得其髻,举剑击之,士卒共救之,曰:“千五百人判官,不可杀也。”谠曰:“临陈妄言惑众,必不可舍!”众请不能得,乃共夺之。谠素多力,众不能夺。谠曰:“将士但登舟,我则舍此人。”众竞登舟,乃舍之。士卒有回顾者,则斫之。驱至淮北,勒兵击贼。于城上布兵与之相应,贼遂败走,鼓噪逐之,至晡而还。(艰辛凶险的搬救兵,官军如国民党兵,人人自保,唐朝将亡)   

       庞勋遣其将刘佶将精兵数千助吴迥攻泗州(泗州是一个存在于北周到清朝之间的历史地名,辖地大概在今天泗县,泗洪,天长,盱眙,明光一带。 最后的州城在现在的泗县城。),刘行及自濠州遣其将王弘立引兵会之。戊午,镇海节度使杜审权遣都头翟行约将四千人救泗州,己未,行约引兵至泗州,贼逆击于淮南,围之,城中兵少,不能救,行约及士卒尽死。先是,令狐绹遣李湘将兵数千救泗州,与郭厚本、袁公弁合兵屯都梁城,与泗州隔淮相望。贼旣破翟行约,乘胜围之。十二月,甲子,李湘等引兵出战,大败,贼遂陷都梁城,执湘及郭厚本送徐州;据淮口,漕驿路绝。(官军不堪一击
   

        康承训军于新兴,贼将姚周屯柳子,出兵拒之。时诸道兵集者纔万人,承训以众寡不敌,退屯宋州。庞勋以为官军不足畏,乃分遣其将丁从实等各将数千人南寇舒、庐,北侵沂、海,破沭阳、下蔡、乌江、巢县,攻陷滁州,杀刺史高锡望。又寇和州,刺史崔雍遣人以牛酒犒之,引贼登楼共饮,命军士皆释甲,指所爱二人为子弟,乞全之,其余惟贼所处。贼遂大掠城中,杀士卒八百余人。
    

        泗州援兵旣绝,粮且尽,人食薄粥。闰月,己亥,辛谠言于杜慆,请出求救于淮、浙,夜,帅敢死士十人,执长柯斧,乘小舟,潜往斫贼水寨而出。明旦,贼乃觉之,以五舟遮其前,以五千人夹岸追之。贼舟重行迟,谠舟轻行疾,力鬬三十余里,乃得免。癸卯,至扬州,见令狐绹;甲辰,至润州,见杜审权。时泗州久无声问,或传已陷,谠旣至,审权乃遣押牙赵翼将甲士二千人,与淮南共输米五千斛、盐五百斛以救泗州。
    

        戴可师将兵三万渡淮,转战而前,贼尽弃淮南之守。可师欲先夺淮口,后救泗州,壬申,围都梁城;城中贼少,拜于城上曰:“方与都头议出降。”可师为之退五里。贼夜遁,明旦,惟空城。可师恃胜不设备,是日大雾,贼将王弘立引兵数万疾径奄至,纵击官军,官军不及成列,遂大败,将士触兵及溺淮死,得免者纔数百人,亡器械、资粮、车马以万计,贼传可师及监军、将校首于彭城。
    

        庞勋自谓无敌于天下,作露布,散示诸寨及乡村,于是淮南士民震恐,往往避地江左。令狐绹畏其侵轶,遣使诣勋说谕,许为奏请节钺。勋乃息兵俟命。由是淮南稍得收散卒,修守备。
    

        时汴路旣绝,江、淮往来者皆出寿州,贼旣破戴可师,乘胜围寿州,掠诸道贡献及商人货,其路复绝。勋益自骄,日事游宴。周重谏曰:“自古骄满奢逸,得而复失,成而复败,多矣,况未得未成而为之者乎!”
    

       诸道兵大集于宋州,徐州始惧,应募者益少,而诸塞求益兵者相继。勋乃使其党散入乡村,驱人为兵。又见兵已及数万人,资粮匮竭,乃敛富室及商旅财,什取其七八,坐匿财夷宗者数百家。又与勋同举兵于桂州者尤骄暴,夺人资财,掠人妇女,勋不能制。由是境内之民皆厌苦之,不聊生矣!
    

       王晏权兵数退衂,朝廷命泰宁节度使曹翔代晏权为徐州北面招讨使。前天雄节度使何全皞遣其将薛尤将兵万三千人讨庞勋,翔军于滕、沛,尤军于丰、萧。
    

        是岁,江、淮旱,蝗。
    

       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八六九年)
    

       春,正月,康承训将诸道军七万余人屯柳子之西,自新兴至鹿塘三十里,壁垒相属。徐兵分戍四境,城中不及数千人,庞勋始惧。民多穴地匿其中,勋遣人搜掘为兵,日不过得三二十人。
    

        勋将孟敬文守丰县,狡悍而兵多,谋贰于勋,自为符谶。勋闻之,会魏博攻丰,勋遣腹心将将三千助敬文守丰;敬文与之约共击魏博军,且誉其勇,使为前锋。新军旣与魏博战,敬文引兵退走,新军尽没。勋乃遣使绐之曰:“王弘立已克淮南,留后欲自往镇之;悉召诸将,欲选一人可守徐州者。”敬文喜,卽驰诣彭城,未至城数里,勋伏兵擒之,辛酉,杀之。(高压之下起内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