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心散文读记

 老杨头读书馆 2019-08-24

(一)

《笑》这一篇由三幅清新的画面构成:

第一幅,雨后初晴,清光透进屋来,屋子里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墙上画中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作者微微地笑。

第二幅,古道边,月光下,一个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作者微微地笑。

第三幅,又是一个雨天,又是一个月夜,茅屋里的一个老妇人,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作者微微地笑。

第一幅画面是眼前实景,后两幅由联想而得。文章结尾处作者说:“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读完此篇,仿佛在空气清新、百花盛开、彩蝶翻飞的花园里走了一圈,说不出的美妙,说不出的惬意,真让人感到好美好美!原来读散文还会有这般感觉。

(二)

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是亿万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象征。她巍峨宏大、庄严肃穆,是全国各族儿女心心向往的神圣殿堂。

作者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文中这样开篇:“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走进万人大礼堂,使你突然地开朗舒畅了起来,好像凝立在夏夜的星空之下,周围的空气里洋溢着田野的芬芳。”第一个比喻,将人走进大会堂比作一滴水融入浩瀚的大海,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置身其间,所产生的那种強烈震撼和深深敬畏。第二个比喻不仅有夏夜星空之下的空旷、辽远,还有嗅觉感受——泥土、青苗和花草的清香。多么奇妙的比喻,多么精美的语言!

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是作者自己,她却不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而改用第二人称——你,且看:“你静穆,你爽畅,你想开口,可是说不出话,你感到欢喜的热泉,在你血液里汹涌奔流,在你眼眶里盈盈欲坠!”人称一改,便把作者的感受移植到读者身上,仿佛我们也跟着作者进入到那里一般。

在反映人们以冲天的干劲,惊人的速度建成了人民大会堂时,作者写道:“你不是做梦,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亿万群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风里,雨里,冰里,雪里……把人人理想的大会堂,用土,用石,用钢,用铜,用琉璃,用锦缎……以神眩目夺的速度,扎扎实实,坚坚固固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民大会堂,195810月破土动工,仅用十个月时间就顺利竣工,向国庆十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文章结尾处,作者对伟大祖国的前景作了展望,她写道:“试想十年以后,百年以后,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更有无限量的发扬光大的时候,我们的祖国,该是怎样的一个美丽庄严的世界!”同时,作者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投身这浩荡无边的力量和智慧的海洋。”

(三)

作者的姥姥是腊八节这天逝世的,她母亲每年的腊八节都煮腊八粥。并说:“我煮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作者的母亲于一九三O年一月七日逝世,正巧这天也是腊八节。作者为了纪念母亲,也在每年的腊八节这一天煮腊八粥。

抗战后她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十年,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到了一九七九年的腊八这一天,作者看到她的第三代的几个孩子,在那里洗红枣,剥花生,并对她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吧!”作者不解,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惰了,现在为什么还要找这个麻烦?”孩子们回答:“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周总理于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农历乙卯年腊月初八逝世。)

《腊八粥》一篇牵涉到五辈人,作者从自己的姥姥到自己的外孙子女,围绕着“腊八粥”这桩事写得生活情味十足。最后写到对周总理的纪念,文章主题得到极好的升华。

(四)

最能体现女性作家所特有的那种柔美、温婉、空灵笔触的是《南归》这一篇。何谓南归?因作者从北京到上海。内容是侍候卧病在床的母亲,陪母亲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路,并为母亲料理后事。如此单一的情节,作者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两万余言,从接到父亲来信的那一刻起,作者的忡忡忧心和寝食难安的苦情,就一直牢牢地牵引着读者。尤其是侍病一节,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作者的心情也跟着时好时坏,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起落。看文中的描写:“母亲有时稍好,微笑的躺着,小菊爬到枕边,捧着脸叫‘奶奶’……阳光从窗外进来,照在花上,我心里便非常欢畅!”母亲昏迷之后,作者写道:“这一天的功夫,我们也没有梳洗,也不饮食,只围在床前,悬空挂着恐怖希望的心!这一天比十年还要长,一家里连雀鸟都住了声息!”母亲在医院咽气后,作者回得家来,母亲的床位没有了,作者写道:“这屋里是无边的空虚,空虚,千愁万绪,都从晓枕上提起。思前想后,似乎世界上一切都临到尽头了!”她在给丈夫吴文藻的信中像这样吐露自己的心情:“我自己孤零零地坐在母亲屋内,四周只有悲哀,只有寂寞,只有凄凉。连炉炭爆发的声音,都予我以辛酸的联忆。”

母亲病重期间和辞世以后,引发作者相当深刻的人生感悟,且听:“领略人生要如滾针毡,用血肉之驱,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又说:“哀乐悲欢,不尽其致时,看不出生命之神秘与伟大。”“我对于生命的前途,并没有一点别的愿望,只愿我能在一切的爱中陶醉,沉没。这情爱之杯,我要满满的斟,满满的饮。人生何等的短促,何等的无定,何等的空虚呵!

作者的这些人生感悟,将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和长久的回味。

20198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