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壁画—孔子问礼 至圣先师孔子受道祖老子思想影响甚深。 孔子不仅问礼于老子,而且《论语》中所记载的巢父,许由、务光等都是敝屣天下,自由快乐的人,默传道家之遗风。孔子称道家之徒长沮、桀溺、接舆、荷莜、石门等,大抵为贤人,逍遥自在避世于山野之中。 ↗老子与孔子两位圣人 儒家的核心范畴“中和”、“中道”、“中庸”等,与《道德经》有不可忽略的关系。可以说,孔子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与老子的守中尚中思想,强调心境的中和平衡有颇多相似之处。 ↗老子与孔子两位圣人 具体地说,老子强调“守中”、“守柔”,“反者道之动”,使事物延缓向相反方面转化。而孔子不仅注意到事情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将转向反面,而且强调,如果事情转到不好的方面时,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中庸”成为人们立身处世准则中的最高境界——“至德”,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中的老子身影,是无可避讳的。《论语》中有起码六处,可以看出孔子受到老子的影响。 如《论语.八佾章》“君子无所争”,《论语.卫灵公章》“君子矜而不争”的说法,不难在《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和“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中,找到相通相似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