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8-24

西周分封体系其实是一套精心设计并为西周量身打造的制度,他以宗族血缘为纽带,打造了一个周天子至高无上、诸侯国众星捧月的格局,试图用一个千秋万代的邦国联盟取代从前的部落联盟。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但实际情况是,自从平王东迁,这些所谓的亲戚或臣子很快“达成”一片,甚至连宗主国也被干掉了,直至最后的统一。


春秋和战国的战争方式,的确有很大不同。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想搞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这两个时代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春秋依旧是一个礼乐制度尚存的社会。

最初的争霸战争和外交行为中可见一斑。齐桓公为了博取列国的信任,不惜将五百里土地拱手相赠于不知不觉送至境外的燕国国君,咬牙吞下被曹刿绑了肉票的承诺,归还了鲁国失地。晋文公说好三天拿不下原邑就退兵,三天后内应说城里顶不住了,但他依然退兵,原邑人知道后开门迎接。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礼乐制度

后人不能说他虚伪,哪怕是作秀,后世也几乎很少有人有这么自然,这是礼乐制度的遗产,宋襄公的行为其实在当时其实是有广泛认同的,而非“蠢猪式的仁义”。

第二,周天子仍然是一盆菜。

想要当霸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天子册封和诸侯捧场,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周天子分发的胙肉依然是诸侯眼中的香饽饽。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虽然只是一块橡皮图章,但谁不能否认天子的存在,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是在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和名义上的地盘基础上达成。在争霸捞实惠的过程中,诸侯不光要纵横捭阖,还要让周天子有面子,这样才会配合你的行动。

第三,晋国的存在与否很重要。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晋国的起源:桐叶封弟的故事

齐桓公带领的“召陵之师”只是吓唬了一下楚国人,双方谁都没底,但如果不是晋文公在城濮之战的拦截,楚国的势力范围早就冲出了江汉平原。

晋文公之后春秋的主题就是晋楚争霸,作为东周王室寄予厚望的“永藩屛周”的同姓诸侯,天子其实有着非比寻常的信任和特殊情况下同宗取而代之的辛酸。实际上,二者有一种“除了我,谁都不可以欺负你”的暧昧关系。但三家分晋打破了这一结构,作为晋国的臣子,他们眼中从来没有效忠王室的概念,因而在史书上多以三家瓜分或晋升诸侯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一个失去屏障的王室,从此成为了予取予求的盖章机构。

第四,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井田”是一种传说中的土地所有制,其基础在于分封制度规定的土地国有。实际上自西周中期“田里不鬻”的规矩就有松动的记载,而春秋时期伴随战争的频繁,贵族阶级之间身份的波动成为常态,导致这一规矩的彻底崩溃。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而后来鲁国的“初亩税”,实际上是对私人土地的国家承认,再后来列国的变法,无不是遵照新型地主阶级的利益来设计的。当经济基础变化的时候,上层结构自然会有变化。

综上所述,从春秋到战国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设计到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方方面面,而不能以《春秋》和《战国策》的描述年代作为二者的区别依据。

春秋战国的战争方式不同

了解二者的区别,就知道为何给后人的感官中战争方式的区别之大了。

第一,战争的讲究更多。

“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者。”--《淮南子》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这话是在替宋襄公鸣冤,而实际上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前者是竞技运动,唯有贵族世家的子弟具备上战场的资格,对等的战争向来是点到为止,后者则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毫无规矩和底线可言。

第二,势力更加均匀。

春秋时期谁也不具备通吃的实力,这是当年分封留下的地缘割据,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更改的,随意挑起灭国战争是会招惹众怒的。

因而大家追求的并非吞并,而是臣服,众星捧月地当老大,有点玩网游人民币玩家的感觉,这也是“争霸”行为的现实基础。

第三,认知的不同,这是重点。

“争霸”的行为在后世看来不可理喻,仿佛是有便宜不占还使劲嘚瑟,然而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思维去考量古人的行为,如同我们不能想象后世的生活,甚至二十年前我们也曾固执的认为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

战国的诸侯们,唯有燕国时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历史甚至不必西岐部落短,秦国是东周晋升的诸侯,齐国换了主人,晋国则是家臣的逆袭,这样一帮子人显然不会讲礼乐制度和周天子太放在眼里。

春秋的灭国规矩

说来说去,春秋终归还是有一百多号国家从地图上消失了,因此并非不能灭国,而是在于灭国的方式的选择上。

规矩一:主和宾之外的随便打。

西周分封的诸侯在春秋初年有三个群体,分别是大头姬氏宗族、小头功臣集团(二者都是主)和前朝后裔集团(宾)。因为存在明显的分封从属关系,大家相当于同僚,因而相互给点面子,而当年孟津会盟的“八百诸侯”就没有这个待遇,至少在春秋伊始就没听说几个,想必是被慢慢吞并和同化了吧。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孟津观兵的八百诸侯,全数凋零于东周

春秋江淮地区的徐国(东夷部落残余),就是在这样形势下被孙武和伍子胥灭国了。

规矩二:看不见的可以打。

按照分封的规矩,公爵也不过百里封地,一些小国家只有几十里的就更多了,大国周边的倒霉蛋们,秦国扫荡关中,楚国摆平江汉,也没听说谁喊冤的,尤其是夹缝里的小国,早上发兵,晚上庆功,谁有着闲心来主持公道呢?

唯有中原地区是敏感的,谁敢消灭郑、卫或者宋国,就是在跟全天下宣战。

规矩三:站错队的活该被打。

‘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夹辅周室。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凡有不共王职者,汝勿赦宥。’--《左传》

这是当年王室给予齐国的“无限开火权”,但触发条件并非看不顺眼,而必须是犯了错误的诸侯,那就是该死了。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最大规模的站错队莫过于当年关中平王和携王的“二王并列”时期,朝贡周携王的关中附近小诸侯很多,但最后支持周平王的是郑、秦、卫和晋,等尘埃落定之时肯定是要秋后算账的。因此给予晋国的河西地区“局部无限开火权”就是这个意思,天子可以将地皮给你,但需要你自己去拿,因而晋献公“灭国十七,服国十八”,多半就是当年不长眼的那群人。

规矩四:有仇报仇,不必忌讳。

齐桓公的仇人是谁?鲁国,那是竞争对手公子纠的保护国,甚至连管仲射出的那一箭的帐都只能算在鲁国身上了,于是抓着对方一顿狠揍。

晋文公漫长的流浪之路,他最大的恩人是宋国和楚国。宋襄公在泓水中箭后可谓奄奄一息,但他依然爬起来用诸侯之礼招待重耳一行,并赠送了二十辆马车。

楚国也同样以国礼相待,并告知重耳,能帮助你的人唯有秦穆公。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仇人是谁呢?曹国和郑国,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到了一起,曹国国君居然亲自跑到澡堂去偷窥,重耳落荒而逃;在郑国同样没人搭理,国君避而不见,被民众送了一把泥土。

于是在城濮之战中,重耳以打压郑国,援救宋国为突破口直面楚国,然后以“退避三舍”在明面上还了楚成王的人情。

至于那个不长眼的曹君,早就被顺路抓了俘虏。

这些复仇和报恩,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

战国的灭国规矩

战国初年其实是还有20多个国家的,打着打着就都没了。相对于春秋,战国显然是简单粗暴的。

第一,不能吃独食。

当时列国领土犬牙交错,相互之间亦敌亦友,唯有利益是共同追求,故而外交家的分量很重。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以五国攻齐为例,齐愍王因为苏秦的蛊惑而消灭并独吞了宋国,这引起了各国的不满,秦国发起的五国联军(唯独楚国没有参加)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三座城池,虽然田单用火牛阵复国,也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其实毛都没得一根,但利用山东六国的矛盾干掉了最大的对手,齐国基本上就此废了。

第二,想打就能打。

基本上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不高兴也算。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赵国肃候去世之时,魏惠王叫了五国联军给他“送葬”,实际上是想瓜分赵国,亏的赵武灵王雄才大略,这才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完成了捧场。

第三,战争规模的扩大的变化。

春秋时期上战场是一种荣耀,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驾驶战车,平民可以充当步兵,而奴隶是不可以的。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而战国时代规模动辄十万甚至数十万,比如长平之战和秦灭楚国之战,双方兵力之和甚至超过百万之数。在当时的人口基数下,这几乎是两国所有壮年男丁的总数了,故而无所谓出生,大多是顶上去再说。

第四,战争的目的不同

春秋战场的规矩如同体育竞赛,具体参考泓水之战后宋襄公的经典描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打败对手是春秋的战争,而战国则是为了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甚至灭国,故而屡次有屠杀俘虏和屠城的事件。


总而言之,春秋的战争多少还是需要一个理由的,要么对围观者,要么安慰自己,并非想打就能打。而到了战国时期就成了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了,尔虞我诈、朝盟夕毁,恪守信义的楚怀王被囚禁致死,而虎狼之邦秦国却能够左右逢源。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实际上是“人心不古”的一次经典展现,可悲的是,战国的风骨今天已然不可见,想来两千多年来,中国已经经历了许多次“人心不古”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