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只是在故意装傻

 Liangfuzeng 2019-08-24

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

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
因为手段是种子,
目的是树。
--马丁·路德·金

01

这是一个简单的美好理想破灭的故事,简单到在我们的世界里一遍一遍的重复,谈不上新意。

一个曾经被视为“股王”的公司,一个曾经创下涨停板纪录的公司,一个曾经创造了10个亿万富翁,31个千万富翁和66个百万富翁的公司,不可避免地凋谢了,昙花一现。

昙花有着洁白的花瓣,盛开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在夜间悄悄地绽放,披着月光,不知不觉。

但人类创造的昙花总是尽可能地喧嚣,敲锣打鼓向世界一遍遍广播,把人鼓噪起来,涨停板的颜色红得像血。

有一位嗜血的投资界大V洋洋得意的说,赚钱很简单,赚大钱也不难,找一个大家都看不懂的项目,卖命的宣传,捧出一个偶像,造出几个新词,画出一个理想,引出一堆接盘侠。然后在理想最美好的时候,把它抛给接盘侠。

这里面有个关键,项目越难懂越好。就像贾跃亭的“生态化反”,他在台上洋洋洒洒讲两个小时,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还是闹不懂他要搞啥。

越是搞不清楚,越值得崇拜,越让人趋之若鹜。

在贾跃亭面前,暴风集团的冯鑫就像是个亦步亦趋的小弟。有人把暴风称为“小乐视”,他矢口否认,但这不妨碍他创造了诸多的名词:“DT大娱乐”,“N421战略”,“AI+2块屏”,以及后来的“All in TV”。

怎么听都像是最高的高科技,暴风的泡泡吹得大起来,泛着彩光,市值400亿的时候,谁还记得起它像乐视一样,原本只是个做视频网站的。

视频网站要砸钱,难赚钱,那些围绕着新新词汇创设的项目,同样没有一个是能赚钱的。理想固然美好,公司要活下去,首先得赚钱。找到能赚钱的项目,这一点对于许多上市公司的老板来说,是最难的。

手眼通天的贾跃亭,就无法找到赚钱的项目,即便如今在美国,他的FF电动车仍需要砸钱,离赚钱仍然遥远。

冯鑫也找不到,押宝VR的暴风魔镜,就没卖出几台;融合AI的暴风TV,卖一台亏一台,三年亏了18亿。

当暴风上市,股价飙升后,高出不胜寒,急需新鲜概念去刺激冯鑫苦苦寻找既能赚钱又高大上的好项目,就这样,总部在伦敦的国际顶尖体育媒体公司MPS,走入了冯鑫的眼帘。

02

MPS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乍一看确实高大上。

创始人是三位意大利人,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多个全球赛事版权,40多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团队,涵盖足球、网球、篮球、橄榄球等主流运动,每年超过一万小时的播放时长,3500多项赛事,2015年度净交易额6.37亿美元。

体育是个大产业,国内有个大市场,但国内观众最喜欢看的赛事是在国外,诸如英超、西甲、意甲、欧冠,网球大满贯,NBA等。不少资本大佬看准了这个市场,纷纷出海,国际体育圈多了一股很豪气的力量,那些经营不下去的老俱乐部,找到了中国接盘侠;那些人到暮年的老球星,退休前拿到了大合同。

冯鑫看上MPS,不算独辟蹊径。因为他的先行者贾跃亭就通过乐视体育买下很多版权,集合多项赛事,把名嘴刘建宏、黄健翔、詹俊都请了过去,红火了大半年。

但不同于彼时的贾跃亭,已经通过上市多年的乐视网套现了200亿,财大气粗。冯鑫的暴风集团2015年才上市,没来得及大规模套现,MPS标价52亿,他手里的钱不够。

钱不够没关系,就像买房一样,可以先付个首付,其余找银行借。但冯鑫的首付实在少了些,只能掏出2个亿。

首付比例连5%都不到,按说根本买不了,但冯鑫有办法。他先找到光大资本,合伙成立了一只结构化基金,说服光大跟暴风一起作为劣后级出资人。所谓劣后级,意思就是基金如果亏钱的话,先亏他们的。

光大又找到了招商财富,说服招商掏出28个亿,买下基金的最大份额。

光大和招商都来了,其余跟风的就不缺了,52亿很快凑够,冯鑫如愿以偿地买下MPS,成为国际体育圈的大玩家。只是这个玩家刚摸到桌沿上,牌局就散了。

收购之后,MPS的几位创始人很快辞职,另起炉灶,并挖走了一些管理人员。MPS的赛事版权陆续到期,冯鑫在国际体育圈一无人脉,二无经验,在竞购版权方面屡屡失利。像这种体育媒体公司,虽然估值很高,但关键就在于版权。

这么一笔大额收购,不仅没给暴风集团带来现金流和利润,还得不断掏钱填窟窿。随着暴风陷入亏损,MPS也撑不下去了,2018年10月由于拖欠版权费,被英国高等法院下令破产清算。

03

这么一大笔钱,说没就没了,责任是要追究的。

光大把暴风集团和冯鑫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另一边,招商又把光大告上了法庭,要求兑现当初签好的补偿协议。

招商方面的人说,28亿的投资金额“是非常大的”,招商投资的是项目优先级,包括股权、股票,以及差额补足等多重保障措施。不然怎敢入局?

光大方面的人说,冯鑫承诺合伙基金收购MPS后的18个月内,对基金持有的份额进行回购,并承诺将MPS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出事了,招商责怪光大,光大责怪冯鑫,都拿出一堆合同证明自己的无辜,恨不得跺着脚哭天抹泪喊一番窦娥冤。

我们都到银行办过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虽然流程看似很严格,实际操作却可松可紧。比如楼市不景气的时候去办理房贷,手续不齐全的,银行会主动帮你想办法。

这就是制度里的人情,冯鑫显然精通于此间的人情,说服光大为其背书,光大又说服招商掏了大头。

到底是怎么说服的?自己只掏不到5%,用承诺的回购和资产注入,就能说服两大金融机构吗?

都是玩金融的,谁不知道股市忽冷忽热,一旦冷起来别说资产注入,就是炒高的股价也不知会跌到哪里去。如今上市公司造假的,用蜈蚣的脚趾头都数不完,这样的承诺,即便签了协议,也是屁都不如。

普通人不一定上的当,那些机构却上了。还是那句话,钱不是自己的,协议该签的都签了,流程无可挑剔,亏了钱?市场无情,大不了把冯鑫送进去。

冯鑫已经进去了,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分析人士事后复盘,认为冯鑫做了一笔“小学生级别”的收购。没有弄清楚MPS的很多版权即将到期;没有与创始人签署竞业协议,让那三个意大利人拿了大笔钱,又去搞了相似的业务;更重要的,暴风就是一家做视频网站的,根本就没有管理国际公司的经验,更何况是陌生的体育圈。

这么一说,倒像是一笔注定要失败的收购案,甚至特意留了口子,让那三个意大利人赚足了钱,又不妨碍另起炉灶。

媒体也盯上了意大利人,用的标题是诸如“中国财团被三个意大利人坑了52亿血本无归!”

号称“金猪四国”之一的意大利,真的有这么精明,把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的一帮人精,弄成了“小学生”?

04

以下是我的揣测,就是闲着没事瞎琢磨,很可能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郭德纲说过,钱花出去才是自己的,不然就是存折上的一个数字。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钱流出去才算自己的,不然在国内买再多的东西,没准哪一天就破产偿了债,变成一无所有。

贾跃亭就把钱弄出去了,虽说他自称都用来造了车,日子过得清苦,老婆孩子过得更清苦。但谁知道他是不是以某某之名,留了一份基金。他曾经庞大的资产中,只需留出5%,就足够一家几代健康富足了。

在国外,有专门的代理人可以承接各种股份或基金,帮忙绕过法律追究,时过境迁再完璧归赵。当然,手续费肯定不菲。

那三个意大利人,到底是真坏呢?还是坏人后面的打杂的?他们瓜分了52亿,按说够吃喝玩乐几辈子了,可是爱享受的意大利人,却马不停蹄地另起炉灶开展业务了,事业心这么强?

至于冯鑫为何不像贾跃亭一样远走高飞,然后“下周回国”?可能是没来得及,可能是自恃手续齐全无懈可击。反正的行贿罪判不了几年,没准还有减刑或缓刑,到时候一身自由,想哪周回来都行。

05

古人云: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做人的三重境界。

活了几十年,我仍停留在第二重境界,看到美好的东西,总是充满怀疑。

总有些人,羡慕发达的地方,瞧不起落后的地方,觉得一边是洋气一边是土气,洋气代表着文明、有风度、讲诚信。

其实,那些高楼大厦密集的地方,正是骗子扎堆的地方。比如深圳,洋气的写字楼里,不知藏着多少家搞股票、外汇、黄金的黑平台、黑代理。包下整层的写字楼,雇上百名销售,通过电话和网络四处拉客户。

估计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操着不明口音的人劝你开户发财,若是信了邪跟着去炒股炒汇,准是血本无归。

这样的公司,赶巧了日进斗金,钱赚多了却并不踏实,总喜欢把大本营设在一河之隔的香港,因为那是个自由之港,人和资金流到那里,就自由了。

几年前,22岁的内陆男子罗俊城,通过空壳公司和开设在香港的银行账户,在8个月中洗钱131亿港元。

有机构统计,每年从内陆流至香港的黑色、灰色资金总数占香港GDP总量的10%以上。香港GDP每年三千多亿美元,10%是三百多亿美元,两千多亿人民币。这么大的数量,显然不是那些炒股炒汇的皮包公司可以覆盖的。

即便是G7各国代表成立的的“打击洗黑钱特别行动组织”,也多次发布报告批评香港,报告清晰地指出:香港欠缺机制以容许向中国其他部分作引渡,或接受引渡请求,乃是香港引渡安排上最为明显的不足之处。

嗯,这可是发达国家说的。

修改机制,填补漏洞,于情于理都是应当的。但是,很多人会因此没了一条逃生之路,关了一扇发财之门。这些人起来了,然后用一些美好的话语,把更多的人鼓噪起来了。

06

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马丁·路德·金这句话是几十年前说的,那时候的邪恶看上去还很传统,让手段通向目的,目的还是美好的。

如今世道变了,有些人描画一个美好的理想,造势,忽悠,赚足眼球和钞票,却把邪恶的目的悄悄藏起来,暗度陈仓。

可能,贾跃亭从来就没打算让业务赚钱,“生态化反”只是说说,目的就是凑钱去美国,以造车之名。

可能,冯鑫就压根儿没想收购一个赚钱的项目,只是套出钱来,不惜以身试法。

还有可能,贾跃亭和冯鑫,也是打杂的。

这么一揣测,一些善良的朋友可能会心生厌恶,人家是有理想有闯劲的企业家,成也市场败也市场,哪是你说的这样肮脏。

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想多了,想坏了。可是总有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You,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除了公众号,我还在做一档音频节目《说事儿》,每周2期,每期十来分钟,现已推出100余期,聊过不少资本局的故事,确证的,传说的,音频不同于文字,足可畅聊。

现在,配套的小程序也上线了,用起来非常便捷。欲知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