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烂人——论语体贴之六十五

 智汇百川 2019-08-24

3.26 子曰:“居上不宽①,为礼不敬②,临丧不哀③,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①居上不宽:居上指为政者。宽为宽厚,宽容,此宽重在指行政,而不仅指待人。

②为礼:行礼。为犹行。

敬:《孝经》:“礼者,敬而已矣。”

③临丧:居丧,一说为吊丧,即“临视他人之丧”。均通。

【翻译】

孔老师说:“当领导不宽厚,行礼仪不恭敬,办丧事不哀戚,大节如此,其他的还用看吗?”

【解说】

本章所言三事,均指为政者而言。类似的话,曾子也说过:“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之所以要宽,是因为仁者爱人,宽是仁心的外显;从行政的层面看,孔老师认为“宽则得众”。

《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之所以要敬,是因为礼之本质或礼之精神为敬,为礼不敬则礼徒具仪节而失去灵魂没有意义。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见《告子上》篇)《孝经》也说:“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之所以要哀,是因为丧礼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内心的真情至爱,而不是讲排场搞形式。《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孝经》:“丧则致其哀。”又:“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政宽,礼敬,丧哀均为外在表现,宽对应仁心,敬对应诚心,哀对应孝心或爱心,依照孔老师一以贯之的内外一致原则,做到以上三条证明你是个“可观”的君子;而不宽,不敬,不哀代表着内心狭隘苛酷,倨傲轻慢,冷漠凉薄,证明你是个“没法看”的烂人。鉴定完毕。

宋郑汝谐《论语意原》:“刑政法度修矣,不宽非所以涖下;威仪文物备矣,不敬非所以为礼;棺椁衣衾美矣,不哀非所以居丧。宽也,敬也,哀也,皆内心之发也。凡不出于内心,其末不足观也。”

徐英《论语会笺》:“居上不宽者,狭隘可知;为礼不敬者,慢傲可知;临丧不哀者,凉薄可知。备此三者,其人何足观哉?”

以上说解很到位。

另,董仲舒有个解释也很让人赞叹:

《春秋繁露·仁义微》篇:“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不攻人之恶,非仁之宽与?自攻其恶,非义之全与?此之谓仁造人,义造我,何以异乎?故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是故以自治之节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度自治,是为礼不敬也。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不尊;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

董子之说,其实跟我们现在常说的“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很接近,自治或责己要严,是为义;治人或责人要宽,是谓仁。反之,如果“以自治之节治人”,即是不宽,也即不仁;“以治人之度自治”,即是不敬,也即不义,后果是人民群众“不尊”,“弗亲”,已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看好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