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江山携手 2019-08-24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柳如是:红粉情多青史轻(中)

那一年,钱谦益五十九岁,柳如是二十四岁。起初柳如是住在船上,见过钱谦益之后,钱谦益立刻为她准备一个居所“我闻室”,柳如是随即迁入。在柳如是移居我闻室的当晚,钱谦益在半野堂举行了一个宴会,钱谦益非常得意,柳如是也志得意满的。但有一个人很失落,那就是程嘉燧。程嘉燧到常熟钱家做客,正巧赶上柳如是住进钱家,参见了这次宴会。程嘉燧听说老友钱谦益有了女友情人,没想到是柳如是,在宴会上两人相见,应该有点尴尬,但柳如是很是从容,装作和程嘉燧没有发生任何事的样子。这让老人家程嘉燧心里很不是滋味。

钱谦益之所以对柳如是感兴趣,一是柳如是的媚惑力,钱谦益这样的读书人常常自命风流,但除了自己的妻妾,所能接触到的无非是歌女娼妓,歌女娼妓有文才的不多,有点境界的更少,她们直接赤裸裸的要钱,纯粹的交易,了无趣味,这些歌女娼妓又大都没有人身自由。像柳如是这样有点文才,别有味道,又有一定的自由,很放得开,确实很少,不像一般的艺妓,只会唱两首小曲,只会撒撒娇。还有一点,柳如是曾被当瘦马养,后来又开门接客,当然从养母那里学了很多诱惑男人的功夫。钱谦益大半辈子在名利场上打拼,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嫖妓玩乐,而最近一两年钱谦益在名利场上失利,被削籍归乡,门前冷落,寂寞难耐,无法排遣,正在这个时候柳如是出现了,这让钱谦益惊喜不已,成为花甲之年的钱谦益名利场失意的人生补偿,是他最大的慰藉。落魄名士与失路名妓相通,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相识,当又有惺惺相惜的成分。

柳如是懂得挑逗老人。第一次见面后,两人本来相约游览西湖,但她离开了钱谦益,回了松江。有一种说法是,老年人的爱情如老房子着火,烧起来没救。钱谦益急得四处托人找柳如是,其中包括柳如是的蓝颜知己徽州巨商汪然明。柳如是再次出现时,提出要嫁给钱谦益为妾,钱谦益马上答应了,甚至向柳如是发誓赌咒,要娶她为妻而不是妾,他原配老婆还在老家,但他很少回去,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了。在崇祯十四年的夏天,钱谦益在原配健在的情况下,以所谓“匹嫡”之礼,也就是娶正妻的礼仪迎娶了柳如是。钱谦益还同意柳如是的别出心裁,将婚礼放到松江的画舫上举办。钱谦益他遍请当地名士乡绅,只说是要娶妻纳妾,等到婚礼那天,众人才知道娶的是柳如是,不由愕然,据说当地人往船上扔瓦块。按钱谦益当时的地位和名望,当地人对钱谦益应该很尊重,所以他们的嘲笑和愤怒,应该是针对柳如是,砖头是扔柳如是的。他们嘲骂柳如是,不是因为柳如是是妓女,在那个时候,文人官员纳妓女为妾很正常,应该是因为柳如是的名声不是很好,她在和宋征舆恋爱期间,就曾因为败坏风俗而被当地官员驱逐。据说柳如是出嫁后,她的妹妹杨绛子住在吴江垂虹亭,看不起柳如是的行为,从此不与她往来。但钱谦益和柳如是早有心理准备,所以毫不为意。船上一班乐伎唱着曲子,岸上萧鼓喧闹,钱谦益高冠博带,柳如是凤冠霞帔,拜了天地,喝了交杯酒。柳如是这些年来东奔西走,东寻西找,终于找到一个归宿,心里很是满意。钱谦益得到柳如是,非常得意,他在诗中说:“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平百岁忧。”后来柳如是曾写给钱谦益一封信,信里说:“妾虽不足比文君、红拂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学朝云之侍东坡,了此一生,愿斯足矣。”柳如是认为钱谦益就是她的“苏东坡”。

钱柳结合以后,确实过了三年的太平好日子。婚后,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当然也免不了调情游戏。一次两人开玩笑,钱谦益对柳如是说:“我爱你乌个头发,白个肉。”柳如是回应说:“我爱你白个头发,乌个肉。”徐仲芳的《柳夫人小传》写了这一对老夫少妻的婚姻生活,似乎充满了情趣:“柳既归宗伯,相得欢甚。题花咏柳,殆无虚日。每宗伯句应,遣鬟矜示柳。击钵之顷,蛮笺已至,追风电蹑,未尝肯地步让。或柳句先就,亦走鬟报赐。宗伯毕力尽气,经营惨淡,思压其上。比出相视,亦正得匹敌也。宗伯气骨苍峻,虬松百尺,柳未能到。柳幽艳秀发,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宗伯公时亦逊之。於时旗鼓各建,闺阁之间,隐若敌国云。”钱谦益的一个朋友写过一篇文章《读〈牧翁集〉》,将钱谦益和柳如是的读书游戏比作宋代的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唱妇随、琴瑟和谐。钱谦益为柳如是写了很多艳诗,有的写得十分肉麻,十分露骨,差没有描写床上细节了。

很多人以为柳如是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实际上和当今社会相比,钱谦益大柳如是三十几岁,一点也不奇怪,比如前几年闹得轰轰烈烈的翁杨,年龄相差了五十多岁。事实上,柳如是头脑清醒,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她嫁给一个“白个头发乌个肉”的糟老头子是考虑再三的。柳如是并不是一位婀娜多姿、花容月貌的女人,史书记载,她长相“不逾中人”,长得一般,身材也并不苗条,矮矮胖胖的样子。论名气与长相,柳如是远远比不上风华绝代的陈圆圆与顾横波。如果不是身逢明末乱世,如果不是和风流名士钱谦益扯上关系,恐怕很难在人们的记忆里驻足。

但无论如何,柳如是心中还是有着憾恨,她的理想是嫁给陈子龙那样的风流才子,家境好,有钱有前途,又爱她疼惜她。所以表面上钱柳两人很恩爱很幸福,实际上柳如是心中是有失落感的。她在诗歌《春日我闻室作》中流露了浓郁的惆怅之情:“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嫁给一个年已六旬的老头儿,是很难有真正的“闺房之娱”的。

钱谦益也明白这些,所以他就想办法在别的方面给柳如是补偿。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还常常儒生打扮,和男子称兄道弟。有时她与钱谦益的朋友或其他那人喝得大醉,但钱谦益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欣赏她,称她为“柳儒士”。有客来访或者需要外出访客时,钱谦益常常让柳如是出面,钱谦益很骄傲地说:“此我高弟,亦良记室也!”钱谦益似乎对柳如是很放心,实际上这是柳如是嫁给钱谦益时提出的条件,婚后不能用规矩约束她,她还要自由地和其他男人交往。当时钱谦益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因为他被柳如是迷住了,不是他开通,也不是他对她信任,是因为怕失去她。当时的一些野史笔记中说,柳如是养着不少面首,随时更换,一旦厌倦了就赶走甚至杀了。有一次她的一个相好被捕下狱,钱谦益还出面给保了出来。这些故事当然夸张不真实。柳如是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应该是妇科病,也与她的放纵有关,婚后不久就旧疾复发。钱谦益还为柳如是建了绛云楼,为了筹集资金,钱谦益甚至卖掉了他珍惜非常、价值连城的孤本《汉书》。绛云楼在顺治七年毁灭于一场大火,所藏古籍皆成劫灰,据说那天夜里雷电交作,大雨倾盆。

七、徒行赴难有贤妻

让柳如是没想到的是,即使是这样虚假的幸福也没有持续多久。钱谦益本来很有希望复职升官,很有可能入阁为相,这样她就是大学士夫人或宰相夫人了,钱谦益的原配她根本没放在心上。崇祯十七年(1644年)是明朝的末日,也是柳如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亲自敲钟召集百官,但没一人到场,他的身边只站着一个太监王承恩。皇帝绝望到了极点,他感叹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崇祯皇帝万般无奈,上景山寿皇亭自缢而死,明朝宣告灭亡。接着清兵抵达山海关,吴三桂出迎,十余万清兵迅速入关。多尔衮在数万亲兵的簇拥下进入北京,升座武英殿,正式接受明朝降官降将的拜谒。陪都南京城里急惶惶的大臣们开始考虑王朝的继统问题。钱谦益认为是个好机会,柳如是怂恿钱谦益赶快动手。钱谦益首倡推戴潞王,但阉党成员、凤阳总督马士英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上了皇位,改年号弘光。钱谦益很担心马士英记前嫌而报复他,于是想尽千方百计接近马士英,讨好马士英、阮大铖游宴。《南明野史》中说,钱谦益为了讨好阉党成员阮大铖,让柳如是出来陪阮大铖饮酒,给阮大铖端酒。阮大铖赠给柳如是一个价值千金的珠冠,钱谦益让柳如是谢赏,还让柳如是将座位移到阮大铖身边,意思是让阮大铖看看摸摸啥的,据说当时人听说了这件事都“绝倒”,意思是笑傻了,笑啥?笑钱谦益和柳如是的无耻。

钱谦益的巴结和柳如是的陪酒马上有了结果,当年七月,钱谦益当上了南明小王朝的礼部尚书,兼宫保。钱谦益和柳如是很是得意,到处显摆,当时的笔记记载:“谦益应召,柳姬从之。道出丹阳,同車携手;或令柳策蹇驴,而已随其后。私语柳曰:‘此一幅昭君出塞图也。’”《南明野史》描述:“谦益之起也,以家妓为妻者柳如是自随,冠插雉羽,戎服骑入国门,如昭君出塞状,都人咸笑之。”这对夫妇可谓志得意满,特别是柳如是,她认为选对了人,从此荣华富贵可以尽情享受了,她的人生理想马上就实现了。

没想到的是弘光小王朝没有维持多久,第二年五月,清军渡过长江,十四日,南京陷落,福王逃跑,不久被俘。忻城伯赵之龙、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三十一人出城迎降。在出降之前,钱谦益曾作过一番思想斗争。顾苓的《河东君小传》记载:“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关于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一事,好事者曾作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据说当清军势如破竹,突破长江防线,直逼留都南京,眼看南明王朝保不住了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为国殉节。钱谦益答应了,他含泪遍告亲朋故友,说他即将效仿屈原,投水自尽,然后带着家人来到了常熟,但在湖边磨蹭了半天,最后也没有跳下去。天黑后,钱谦益酒醒了,彷徨凝视西山风景,探手湖水说:“这水太冷了啊!”柳如是见钱谦益不跳,就要自己跳,但被拉住了。

这件事也是陈寅恪等鼓吹柳如是的人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的,认为这件事可以看出柳如是的气节。当然了,柳如是没有必要跳河殉国,所谓的殉国实际上不过是殉皇帝,殉的是皇帝一家,再说即使有国可殉,也应该是那些王侯将相,那些既得利益者,那些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去殉。柳如是一个妓女,没有殉国的义务。问题是,柳如是的这件事有诸多值得怀疑之处,更像是表演。首先这件事没人看见,据顾苓《河东君传》,柳如是自己奋身跳水,被拉起来,此事是当时一个人凑巧看见告诉他的。事情没有这么巧,再说柳如是如果真的想殉什么,大可以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殉,想殉的话就能殉成,没人天天跟着她。她摆个姿势要跳,有人一拉,也就算了。所以这件事要是真的话,更说明了柳如是不会殉。据说柳如是又劝钱谦益隐居,钱谦益同意了。几天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已剃掉了额发,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作好了降清的准备。柳如是问他,他摸着脑门道:“这不也很舒服吗?”

钱谦益降清后,打着为先朝修史的招牌,到了北京。钱谦益北上时,柳如是没有随行,留在南方。那些千方百计美化柳如是的人就又在这件事上做文章,说柳如是是拒绝随行,这又一次表现了柳如是的气节。实际上,钱谦益去京城,前途未卜,还不知道能当什么官,得等任职后再租好房子,安排好后才能接家眷,所以柳如是没有随行是很正常的。柳如是还是希望钱谦益在京城干一番事业,做高官,最好入主内阁,要是钱谦益在新的朝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就像那个五朝不倒翁冯道那样,也许能够抵消掉一些负面的影响,那时她也可以再做宰相夫人。没想到的是,清廷只给了钱谦益礼部侍郎的职位,比起他在崇祯朝时还降了一级,而且实职只是个修《明史》的闲职,离他的期待实在太远。钱谦益悔恨交加,感觉前途渺茫,而汉奸的帽子已戴得铁紧,但后悔也晚了。钱谦益于是提出辞职,本以为清廷会挽留他,没想到清廷直接批准了他的辞呈。结果钱谦益半年后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钱谦益北上这段时间中,据说柳如是在家行为不检点,据记载,钱谦益不在的时候,柳如是因为寂寞与人通奸,钱谦益的儿子很生气,要告官:“子愤之,鸣官究惩。”钱谦益回来后,将儿子骂了一顿:“谓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钱谦益对柳如是的宽恕里有宠溺的成分,在一开始钱谦益就答应柳如是,她可以自由和男人交往。当时钱谦益官场失意,心灰意冷,再想到自己的变节,自我反思,也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挑剔柳如是的贞节。不过陈寅恪认为这件事是钱谦益的正室诬陷柳如是的,但陈寅恪也没有拿出证据,凡是对柳如是不利的事,陈寅恪或者忽略,或者说是别人诬陷,是无中生有。

钱谦益与柳如是一同回到了常熟老家。老家的日子并不太平。四年,钱谦益即受淄川谢陛案牵累。被逮捕入狱。柳如是当时有病卧床,从床上爬起来,随钱谦益北上,上书表示愿代钱谦益死,否则跟着钱谦益一起死。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中记载:“柳夫人才极不羁,牧斋就逮时,能戎装变服,挟一骑护之。”钱谦益很是感动,在一首诗中称柳如是为“贤妻”:“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此时钱夫人尚在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