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啥? 是让许多女性下辈子不想再做女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青春期以来,每个月都要莫名其妙地流血,一流就是五六七八天,没完没了,还一不小心就弄脏好几层的裤子和床单。 花钱、花精力不说, 最可怕的是——痛! 那种难以描述又揪骨钻心的疼,能让你怀疑人生几十年。 而许多痛经都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痛经,也就是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要么吃止痛药,要么,只能忍! 所以,一提起月经,姑娘们基本都是怨声载道。 那么,月经究竟是啥? 每一位女性,一生大概会排出400-500颗卵子。 如果按照1颗/月来计算,大概会持续30-40年,这也是女性的生育年限。 由于卵子的数量恒定,排出一颗就少一个,所以,每一颗卵子都很金贵,都会把自己视为一个未来的生命。 因此,在每一颗卵子产生和等待精子时,子宫都会在卵巢的“授意”下,把自己内部重新“装修”一番,以便迎接可能即将到来的受精卵。 这里的“装修”主要就是加厚子宫内膜,以方便受精卵着床。 每个受精卵的房间都是一对一预定的,不得重复利用。 如果卵子成功受精,她将慢慢游进子宫,定居在这专门为她打造的新房里,孕育新生命。 如果没有成为受精卵,那么子宫为她提前预备的这些装修也将被全部拆除(即加厚的子宫内膜将全部脱落),以便下次的重新装修。 由于工程量浩大,这个拆旧过程通常需要2-7天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而这颗未受精的卵子的遗体,也将随着这些拆除下来的“旧装修材料”,一起被排出体外。 这,便是月经。 可以说,每一颗卵子都是一个悲壮的西西弗斯(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因为人类偷火种而被罚终身推石头上山)。 尽管知道自己大概率会扑街,却还是孜孜不倦地为那1%的可能性而积极准备着。 甚至为了吸引精子,她还会让女性在排卵期显得比平时更具有性吸引力。 而每一次月经,也就成了这颗西西弗斯式卵子的隆重葬礼。 一旦没有等到精子,她便会默默离开,同时带走因她产生的一切,无怨无悔地为下一颗卵子腾地方。 人们可能会奇怪卵子这悲壮的决绝,有必要每次都搞得这么血雨腥风、兴师动众么? “装修”就不能重复利用一下吗? 真不能。 因为任何的残留都可能给下一次的怀孕带来安全隐患。 只有彻底的清除,才能保证下一颗受精卵拥有一个足够干净、健康的子宫环境,也才能保证女性自身的健康。 而所有这一切,身为主人的我们很可能一无所知。 我们只能看到每个月不期而至的经血,和她带来的一系列困扰。 甚至,还会因此而嫌恶女性这个麻烦的身份,而全然不知在我们的身体里,有这样一个被造物主精心设计的、既伟大又悲壮的故事。 ![]() 事实上,不止女性自身,男性以及大多数的社会,对月经的存在都有着很大的误解和忌惮。 比如从古至今,月经和经期的女性几乎都被视为是肮脏和邪恶的存在。 甚至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认为经血是毒血、脏血,把来月经称作是倒霉了。 ![]() 事实上,经血跟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流多了也照样会贫血,只不过它出来的部位是人们最难以启齿的生殖器官。 但这并表示它就更脏,或者有毒。 又比如人们最初很为难要不要培养女性宇航员,因为担心女性在太空中来了月经,会发生血液倒流之类的事情。 最后结果证明,在太空中来月经和在地球上来月经,其实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区别。 只需要在太空物资里加入卫生棉条或卫生巾就可以了。 与之相反的,则是一系列研究月经和为月经正名的努力,近代以来女性卫生用品的蓬勃发展和平权思想便是例证。 在一些女性学者的倡议下,一些高等学府还成立了“月经人类学”,专门研究人类历史上对月经的认识和观念。 其中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便是著名女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撰写的《洁净与危险》(Purity and Danger)。 ![]() 她重新解读了污秽和洁净,发现人们觉得一件事物肮脏,许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件事物本身不干净,而是因为它的位置不恰当(比如饭在碗里就是洁净的,到了地上就脏了)。 月经经常被认为是肮脏的,很可能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在过去,人们还相信月经有极大的污染力和破坏力,尤其是对男性,这种危险论也加深了人们对月经的偏见。 我们知道,在如今的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的女性在饱受着月经歧视和月经羞辱。 ![]() 许多时候,这都不单纯是月经和女性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潜意识里对女性和未知事物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所致。 但是,作为月经最直接的主人,我们现在能做的与她友好相处的方式,除了各种医学措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和接纳。 说不定对缓解痛经有用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