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微信诗话五(7月)

 舉雲圕 2019-08-24

1.一辈子都在设法让自己不正确,更不正确,这是我的艺术观。同时,我也在寻找不正确的,更不正确的人。

2.我说的“不正确”,在更大程度上是针对文化说的。在诗写中,这是一个点,这个点如何体现在诗中的“现实”里,决定了诗的大小格局。不是我想大,是大在小事物里的自然无痕的出场。

3.仅仅对我个人来说,诗歌或艺术,就是自我审视和怀疑:我始终是一个不正确的家伙。

4.在我有限的认识中,起码当代,尚无一个诗人在“发明”上超过了诗人伊沙。这是我反复观察的结论。我当然清楚,这个结论会让太多人不适,我只好冷笑一下:随便。

5.哲学是熏肉。诗歌是鲜肉。

6.当你的诗被修辞缠住,即便你很真实,也是被缠死了的真实。

7.后口语诗不应当再是什么一次文本性尝试,而必然是诗歌这棵树结出的最好吃的果实。我无条件相信这个事实,并身在其中。

8.艰辛创作新解:写不出写不好的诗人,对此体会最深,或者是你在自我突破前的一刻。

9.无痕对接,尽量舒服。

10.诗写日常,又关大事。

11.诗里没地雷可不行,尽量多埋,或者自己踩爆地雷。

12.诗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与现实对应,实现个人异质与整体共质的交织。还是这句话:主客体始终在交互流转中,面向事实和事件、事物,才能获得最本质的直观。因此,对我在场的强调是一首好诗的必然的最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诗是特别的,主观的,又是普遍的,客观的一种事实。

13.诗的本质是象征,但不是象征主义。用大写意来指涉诗的本质,也许更好理解,在似与不似之间。

14.我在场,除非我在发生行为,否则不要乱干预现场。保护现场很重要。

15.(来自于日常现实的)具体的经验和事件,应在首位关注。

16.语言是人的工具,人也是语言的工具,人和语言必须相互信任,人通过语言表达,语言通过人显现魔力,这也是主客体交互流转。

17.很多人不明白,口语诗,尤其后口语诗,非常注重新感觉,这个约等于发明,即使一个简单比喻。

18.叙述,其实即能量转换的过程。世界给出景象,事件,通过叙述而成诗。

19.沉静,明澈,简洁,日常,声音不卑不亢,一切是那么平等依存,令人得到的是内心的舒适。

20.生活的质感不仅在于意义深刻,舒服惬意感,同样值得写。

2019微信诗话卷四 || 庞华

2019微信诗话三||庞华

2019微信诗话二 || 庞华

2019微信诗话一 || 庞华

首届长安诗歌大奖现代诗评论奖授奖和受奖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