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哲理名言之人格完善

 茶香飘万里 2019-08-25
人格完善,品德高尚,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今天,我们就分享几则格言,学习如何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之人。
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这句话出自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意思是说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对别人仁爱的人,别人也会永远爱他。这句话和之前提到的修身立德的句子有所不同,是讲一个人对别人的态度,如果能做到对别人的仁爱尊敬,那就是君子所为,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敬。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境界,心存仁爱,推己及人。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虽然这是文言文,说出来也很好理解,语句简单明了,读来字句有力,引用在演讲中最好。
二、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李奥贝纳
这是美国著名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创始人李奥贝纳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自己、对公司员工的要求,也成为每个社会人应该遵循的标准。所谓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用一句中国特色通俗的话概括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能力有多大,也一样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高高在上像救世主一样对待社会大众。这句话尤其适合对领导讲,因为作为社会、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就要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付出也让你终有所获。
三、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巴尔扎克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这样定义在中国被称为君子的人,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他几乎认为这样的人就是完人。他用一个极端的态度表明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心术不正之徒是否也能对君子肃然起敬,这值得商榷,不过应该说,做正直善良、无私清白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是没有异议的,无论古今中外,这都是人格完善的必备素质。也许作家想在这句话里阐释很多内容,我们只要记住,生活无需奢侈,修养必须提高。
四、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认低于我们的事物高于我们,也是一种美德。——歌德
在分析德国文学家歌德的这句格言的时候,不由不产生一种感叹,歌德把人的心理分析的实在是太透彻了,是啊!他说的这种情况正是一个人性的普遍弱点:不能够接受由高往低的降落,更不能接受低于我们的事物也可以高过我们。甘居下位,不争不强求不迎合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本来是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你是否能接受降到更低的位置呢?也许谁都会理解为那将是人生的低谷吧,会把这样的变化看作挫折,或许一蹶不振,或许愤愤不平,即使通过努力东山再起,也恐怕难消当初的耿耿于怀。再有,如果你身居高位,又是否能够放下身段,融入到最低的阶层,甚至把他们当作老师,从他们那里吸取人生的养料呢?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地位的高低也不能说明道德的高尚和知识的丰富。人格的高贵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和身份的高低,最卑微的职业里一样可以开出最美的花。也许,这句话里提到的两个事实,在一个人修身养德的过程中,相比较其他的反而更难达到,所以,这也是一个被隐藏的非常大的美德。这句话应该多说,就是要让大家放平心态,平和地面对失意,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