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筋拨点疗法---头目晕眩曲池妙

 广西梁建闻 2019-08-25

案一:

患者女性,50,头晕一月,在遂宁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头晕加重。

调寰枢椎,针太溪,内关,灸关元后头晕症状缓解,觉头枕部有东西撑着,胀闷不适,予曲池部位找筋结针刺,频频强刺激,头部撑着的感觉立即消失,头晕大减。

曲池,是阳明大肠经的穴位。阳明为降。曲池在五输穴中是合穴,合穴主治逆。头晕,头枕不撑着的感觉是气逆引起。浊气不降而反逆,所以头晕。曲池区域,近上桡尺关节,找最敏感点或者筋结,针尖向下频频提插。

中医不论内治外治,抓的就是一个气机。之前讲便秘,五味子的作用,都是类似的。比如你大便解不出,用力憋气,会头昏脑胀吧。一样是浊气上扰清窍。治疗取降。用阳明之性,取合穴加强疗效,故而效果更快。道理明白,随便搞一个穴位就是。

案二:

讲一个前天的案例,晕车的。

前天中午接近下班时间,来了一个患者,女儿开车开了两个小时过来,汽车空气不好,导致晕车。来看腰杆,结果受罪。来的时候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心慌胸闷,恶心欲吐。针双曲池,神门,五分钟后症状完全消失。曲池可以泻浊阴,神门可以通心阳,二者结合效果非常不错。不少晕车的,严重的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太溪调精,神门通阳。外关调气,内关调血。曲池解脉可以松筋,绝骨缓急,三阴交可以转阴出阳。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大家临床慢慢体会。

我们的理路,只站在阴阳的角度看问题。而阴阳和合状态下,阳主阴从。所以我们的理路,主要注重人体的阳气。这也是我取《一谦阁》中,“一”这个思想很重要。守一,守一阳。至于谦,为医之路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必须要谦虚好学,戒骄戒躁。阁,阁楼,书阁。

一谦阁阁训,一,还有一个意思。一含生道,为什么含生道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起于一。而一,进则万有,退则为零(为无)。一就是所谓的太极。可进可退,其含义非常广。而我们为医,核心思想是阴阳,而我的理路是阴阳和合,也是一。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的弟子,都能够站在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要谦虚好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他人的优点融入到我们的学术当中,为我所用,汇融百家。

我一直在讲,我们学医的,首先要与师合,然后再与师离。与师合,跟着师父的理路走,才会真正明白师父的理路。与师离,就是将各位师父的理路融汇,形成自己的理路,这样才会得心应手。

我拜了十三个师父,融汇他们的理路,我用了十多年时间。可以说,我是集他们之大成,才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独特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