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扬州二十四桥

 飞絮陶然居 2021-07-07

 明月扬州二十四桥

       扬州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于荒烟衰草,现今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有说是一座桥,也叫红药桥;另也有说此地有24座桥。总的来说是一座桥的说法,更可信,也被更多人认同
     最早出现“二十四桥”的古诗文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中,他没有说二十四桥是指一座桥还是指二十四座桥,当时的学者也没有解释。这似乎表明,那时关于“二十四桥”还没有多种解释。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画舫录》说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现今,扬州平山堂西南通往市区的一条路叫念泗路,又作念四路。也有人写作廿四路。其中段这一块地方也叫二十四桥。廿,即二十。日历牌上“二十”都写成“廿”。
    宋朝词人姜夔1176年过扬州而作的词《扬州慢》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其意也是指一座桥。

扬州慢 淮左名都

南宋 姜夔

序:中吕宫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近代江湘岚 题于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赵秀敏评:上联是写自然风光。“胜地据淮南”,起笔不称扬州,而直冠胜地,赞誉之情夺口而出,总领全联。水映云,云映水,秋水、秋云难以分辨,是以桥才和水能平分秋色。下联写一叶扁舟穿桥而过,悠然自得,箫声若有若无从远处传来,在皎洁的月夜里正欣赏着这迷人的夜色,聆听着欲醉的箫声,不知不觉已近三更。这联是对二十四桥美景的真实写照,读来画面感极强,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而画面外的箫声,正是来源于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读来令人不由对江南的美景,心生无限向往。

陶然居对联练习

扬州二十四桥

飞絮

随云过竹西,红药新开,清波欲动,箫声吹就月明好;

流水穿桥下,碧树风微,玉人歌缓,诗句吟成花渐熏。

飞絮

春色复秋风,月冷尘消,户户珠帘留梦绕;

霓裳兼彩袖,香微云散,年年红药为谁开?

玉福行

闲身寄碧波,看春柳夏荷,疏枝摇落千年月;

靑石随人迹,任唐云宋雨,纸伞撑开十里风。

嘉言

扁舟云影中,闻月下清箫,渐如秋色参差落;

故国水声里,余桥边红药,又向春风次第开。

碧水秋泓

袖底吴钩,倚马参广陵剑气,谁坐垂虹闲钓雪;

桥边红药,横箫留白石高韵,我邀明月共听涛。

万宇中

此桥有八斗奇才,举阶方十步,便相隔人间天上;

斯月亦二分无赖,听笛只一声,不复醒梦里江南。

天蓝蓝

沿溪寻旧约,看天心月白,水面光浮,悔教柳色牵乡梦;

何处惹相思,听碧落雁啼,紫箫声咽,莫驾扁舟过小桥。

寒天

二分明月在,待投入绿波,莫随湖水过桥去;

几缕晚风来,倩吹开红药,但与箫声羁客归。

安时

澹澹水波横,佳人长笛吹,醒来明月;

摇摇柳色新,玉带扁舟过,荡起春风。

刘葆华

桥下春波绿,明月仍来,玉人何在;

云中箫管悠,一声不尽,几处无眠。

碧水秋泓

鹤舞竹西,一缕箫声分皓月;

风流江左,多情红药赠诗人。

问风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明月中,玉桥才子正回马;

翠袖盈盈,红裙袅袅,箫声里,豆蔻佳人欲卷帘。

康宏秋

思明月玉人,千古无瑕,青山隐隐情难隐;

恋清江幽草,十年一梦,秋水迢迢愁亦迢。

南宫云遥

红药无人问,玉箫几处闻,春荣秋落更明月,不尽桥头景色;

商女喜安歌,杜郎思俊赏,宋韵唐风沦铁蹄,犹书表面文章。

陈旭东

十里流金三百景;

一桥浮碧半城春。

寒天

扬州瘦西湖

画舫送谁廿四桥前,客至任销金,争招取几孔箫声,二分月色;

文章传我六一翁后,兴来当戛玉,好坐收半城湖水,万朵荷花。

吉芸荟

题瘦西湖

得水正相宜,故白鸟留迟,无赖每同楼上月;

扶烟何去远,教红箫吹彻,买闲犹似竹西亭。

扬州二十四桥(诗一首)

杨中宝

二十四桥花月夜,多情烟雨湿扬州。

纤腰扭瘦桐油伞,落尽喧哗水自流。

前人绝句一组

云山阁 

宋·许琮

云山依旧接清秋,高阁荒榛怅旧游。

二十四桥何处所,西风吹尽白蘋洲。

芍药 

宋·何应龙

金蕊丝头茜染成,五云楼映玉盘倾。

谢郎一入中书后,二十四桥空月明。

后土庙  

宋·陈允平

尘拥妆台翡翠翘,琼花开尽玉魂销。

昆崙山上天风落,二十四桥吹洞箫。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 

宋·欧阳修

题注:一作初泛西湖 皇祐元年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扬州竹西亭 其二

宋·赵鼎

锦缆牙樯一梦愁,行人空击木兰舟。

玉箫吹断青楼锁,二十四桥风月秋。

泊舟淮阳  

元·尹廷高

孤舟夜泊倚皇城,天际归心促晓程。

二十四桥霜月冷,卧听钟鼓送人行。

题淮东王廉访清凉亭 

元·萨都剌

主人胸次洗冰雪,深夜金山月涌波。

二十四桥秋水白,淮南八月泻银河。

广陵访周公瑕不遇云自仪真失之 其一

明·王世贞

豪华自古让维扬,一水横江即异乡。

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

忆扬州夜市

明·李裕

楼台灯火万家明,况复通宵歌管声。

二十四桥今寂莫,月光空自锁重城。

扬州

明·曾棨

翠裙红烛坐调笙,一曲娇歌万种情。

二十四桥春水绿,兰桡随处傍花行。

前人律诗一组

过扬州

唐·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望扬州

宋·文天祥

阮籍临广武,杜甫登吹台。

高情发慷慨,前人后人哀。

江左遘阳运,铜驼化飞灰。

二十四桥月,楚囚今日来。

除日雪甚约客不至乃拥貂骤马于郊外独饮摘星楼举鞭谢客曰未可使城中诸公知之但当誇与灞桥驴子上郑五耳

宋·方岳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明日屠苏催短鬓,过从更觉欠袁安。

袁安卧雪:《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袁安未达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按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大雪天大家都饥饿,不宜出去求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飞絮:请忽略这么长的诗题,哈,我错了么~原本就是这么长啊.

送叶靖逸之维扬

宋·徐集孙

竹西亭下路,二十四桥迂。

有志风寒地,携家雨雪途。

杯酣看玉蕊,橐重载湖珠。

写就乌丝句,无妨寄雁奴。

乌丝:即乌丝栏。谓书籍卷册中,绢纸类有织成或画成之界栏,红色者谓之朱丝栏,黑色者谓之乌丝栏。栏亦作阑,或作襕。乌形容其色黑,丝形容其界格之细。在古代用毛笔蘸墨,进行划线,可以如头发丝粗细,漂亮美观。唐 罗隐 《谢江都郑长官启》:“保持所切,已高黄绢之名;传写可知,旋长乌丝之价。”

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天性机敏警觉,当雁群夜宿时就在周围警戒,如遇袭击,就鸣叫报警。

过扬州怀萧太守惟一二首 其二
明·孙蕡
二十四桥春水波,东风杨柳客船过。
关心往事成陈迹,照眼花枝奈老何。
狂客此时全错落,紫骝无状玉盘陀。
淡云芳草繁华地,不道游人感慨多。

前人词一组

雨中花慢

唐末宋初·无名氏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风流子 其一 黄钟商芍药

宋·吴文英

金谷已空尘。薰风转、国色返春魂。半敧雪醉霜,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默无言。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

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剪重云。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玉楼春 仙吕惆怅

宋·周邦彦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踏莎行 与莫两山谭邗城旧事

宋·周密 

远草情钟,孤花韵胜。一楼耸翠生秋暝。十年二十四桥春,转头明月箫声冷。

赋药才高,题琼语俊。蒸香压酒芙蓉顶。景留人去怕思量,桂窗风露秋眠醒。

朝中措 维扬感怀
宋·曾觌 
雕车南陌碾香尘。一梦尚如新。回首旧游何在,柳烟花雾迷春。
如今霜鬓,愁停短棹,懒傍清尊。二十四桥风月,寻思只有消魂。
水调歌头 寄奥屯竹庵察副留金陵约游扬州不果
宋·黎廷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
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
元·白朴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迷楼故应不见,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
谁能十万更缠腰。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桥明月,玉人何处吹箫。

水调歌头 题赠
明末清初·吴伟业
三月莺花盛,十里小红楼。轻裘肥马,年少锦带佩吴钩。人道季心兄弟,还是翁归伯仲,谈笑擅风流。下马饮君酒,消尽古今愁。
烧银烛,张筵宴,系兰舟。主人开阁召我,别墅好淹留。家有风亭水榭,伎奏玉丝金管,妙舞擘箜篌。二十四桥夜,明月满扬州。

精彩回顾:

赵秀敏:步唐寅落花诗韵三十首

落花诗一组 || 林花谢了春红

来围观!跟着古人学炒作

絮语随风:飞絮陶然居散记

李白:说说我诗词圈的偶像们

卷上珠帘:诗词里的美

笑我贪杯贪月色

共君一醉一陶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