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六六花 2019-08-25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父母,孩子考试考砸了,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没事啊,下次继续努力哈,看似这么普普通的一句话,实则给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压力,还有另外一种父母,总是喜欢把'做自己'挂在嘴边,孩子在问父母问题的时候,父母就说做自己就好不用管那么多,孩子经常会冒出很多不一样的想法,父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小孩子不需要管那么多,孩子心理想的,想问得,经历失败了,想要找父母帮忙解决问题,每次都被'打'回来,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过多的话语,孩子的心和父母的心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那为什么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出这句话呢?我们来看看以下的观点。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一、为什么别轻易对孩子说'做自己'?

1、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经历大大小的失败,大到学习成绩,小到衣服穿不好,但是,每一次都离不开父母的'指教',父母既想请孩子独立,也想然孩子做自己,那么不就是丢一句话过去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宇宇特别喜欢跟妈妈告状,每次幼儿园一发生什么事情,他总会和妈妈说,但妈妈每次都是丢给他一句话,做你自己就好,你还小,不需要担心别的事情,说完了宇宇还是每次都会跟妈妈告状,妈妈都会他烦的不耐烦了,家长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只是反复的强调一句话,孩子根本不懂,做自己是什么意思。

2、会让孩子失去方向

孩子的是非观还没有形成,很多事情不知道对错,家长是让孩子做自己,肯孩子不知道怎么才是做自己啊?怎么样才是对的,怎么样才是错的,在幼儿里有老师然所有小朋友都去上厕所,有一个没有去,因为他没尿,琳琳每次都要和妈妈说这件事,妈妈跟她说做好自己就好,妈妈并没有告诉她应该要怎么做,直到她被老师批评了才知道自己是错的,不能对小朋友这么指点,如果没尿就不用上厕所啊,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孩子顿然不知所措。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3、父母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

父母只是一昧的让孩子做好自己做自己,但是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何做,让孩子自由去发挥,那么孩子往往是出乎你意料的,就像一只乱飞的小鸟,一一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父母就是希望她做自己,给她自由,现在父母后悔及了,因为她每天来上幼儿园是学蝴蝶飞来的,还一直跳一整条通道都是她的脚步声,吃点心的时候,每人只有一块,她却厚着脸皮找老师要,跳舞跳要舞蹈老师不敢收她,没规没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做自己往往她会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来。

二、逾越哪3条标准?

1、底线原则

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都有底线和原则,跨越了底线和原则,就是'出界',往往家长在和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给到孩子一个明确的底线,教育孩子大多数只是嘴上说说,你别贪吃和了等会拉肚子,但是家长却没有给孩子停止吃的,电危险不能去玩,但是家长也没有及时制止,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底线,放纵孩子的各种行为,家长逾越了这条标准,让孩子再做自己也没用。

2、接受任何一种结果

家长常常会鼓励孩子,夸奖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棒,各个方面都很不错,但是家长却没有教会孩子接受事情的结果,输也好赢也好,这些都是成长过程必然经历的,家长一昧的鼓励孩子加油做自己一定可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这种语气,当接受失败的时候往往孩子会接受不了。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3、懂得接受负面情绪

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经常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那么给他带来的只有坏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自己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情绪的转换。

三、用对教育方法,孩子快速的跑向成功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就看家长怎么教,会不会教,有没有用对方法,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如果对孩子用对教育方法,那么孩子一天天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现在正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时期,我们要给予孩子好的引导,正面引导,正面管教,只要家长用对以下教育方法,孩子就能快速的跑向成功。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1、授孩子以鱼不如授孩子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的,你教孩子不如教会孩子怎么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孩子不必时时刻刻都来找家长,等到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再来请教家长,家长不能随口就是丢给孩子一句话,让孩子自己去想,很多家长经常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会说,你自己去想,你自己去想就好,我不多说了,问题是?孩子想的什么呀?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家长要给到孩子解决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去执行。

2、鼓励要用对方法

鼓励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鼓励能够孩子更加有信心,做事情能够更加积极,心态更加好,那么如果家长在鼓励的过程中孩子明明完成不了的事情家长为了鼓励让他做到,而强制让孩子去完成,那这个鼓励就会变成负鼓励,让孩子一听就怕,家长要清楚孩子的能力,鼓励要在孩子能够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才有效果,孩子才能更进一步,更加想要去完成,如果经常鼓励孩子这个'鼓励'也是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家长说的太频繁,孩子已经腻了,鼓励既

要看时机,也要注重质量,不是一味的对孩子说,加油加油,你一定能行的,要说了对孩子有起真正鼓励的作用才行。

请别轻易让孩子“做自己”,逾越这3条标准,孩子只会更糟糕

3、正面引导孩子

有些家长特别喜欢负面教育,孩子喜欢跑跑跳跳,吵闹不停,家长二话不说,直接罚孩子原地跳20下,孩子懵懵懂懂的觉得家长生气了所以在惩罚他,他根本不知道家长为什么要惩罚他,他以为家长要他跳的原因是他吵到家长了,而不是不能跑跑跳跳,这样,孩子下次还是继续跑跑跳跳,一样,家长又继续惩罚,一直恶性循环,有些家长特别喜欢让孩子自己猜,自己去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去想想你自己刚才干嘛了,有错还是没错'?孩子说没错,不行,孩子说错了,问孩子说错在哪,孩子回答不出也不行,就那样过去了,这样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孩子犯错,首先家长最先告诉的是孩子错哪了,'你这样跑跑跳跳等下受伤了怎么办?'问孩子,让孩子进行思考,然后再分析给孩子听,正面引导,正面教育,给孩子一个最直观的说法,孩子才会真的明白。

一味的请孩子做无知的'自己',孩子真的只会越做越失败,家长要用对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做自己的同时能够有个清楚的是非观,这样,孩子才能越来越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