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损八益--黄帝内经的成人养生宝典*星星论道

 健康讲坛 2019-08-25

黄帝问:如何调摄阴阳二气呢?

    岐伯回答:能够掌握‘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那么阴阳二气就可以得道调节;不懂得运用这个道理,就会早衰。

    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阴气已经自然的衰减一半了,其起居动作,亦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觉得沉重,耳目也不够聪明了;到了六十岁,出现阳痿,肾气大衰,九窍不能通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会常常流眼泪淌鼻涕。

    所以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就会身体强壮;未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就容易衰老。虽然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寿命却有长有短。懂得养生之道的智者能察觉到保养生命的规律;不懂得养生之道的愚人却只能看到不同的现象,觉得生命变化无常。愚人总是精力不足,智者总是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身体轻捷强壮,即使年老,仍显得健壮;正当壮年的人,身体就更加强健了。

    所以,明达事理的人做顺乎自然的事,无欲无求,以淡泊宁静为快乐,居守于快乐自如的虚无境界,所以寿命延长,享尽天年,这就是圣人的养生之道。

    注释

    七损八益:古人对性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七种表现和八种有益保持精气、有利性生活的引导动作的概括。

    【黄帝内经】中仅提及‘七损八益’的养生理论,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七损八益’的内容。直到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珍贵医学简帛【天下至道谈】才发现了‘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这是对我国方士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得后代医家为此争论纷纭、莫衷一是的千古悬案得以揭秘。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无为,道家语。即思想恬淡虚无之意。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