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茉莉与美人养成记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8-25

用茉莉花串成洁白的手串,以煮熟的蚕豆祭祀分食,据说,茉莉音似“莫离”,蚕与“缠”谐音,福州人七夕以之相互馈赠,敦亲睦邻,以示永好。故而,在福州,七夕又称邻里节。

什么,去福州过七夕?你想多了!我们是来茶厂帮工的。这群人在都市里活得好好的,偏偏在炎热的三伏天跑到山里干农活,每天都起早贪黑、满身大汗,何苦来哉?没办法,谁让茉莉花越热越香,小绿叶蝉也是夏天最活跃,花儿蝉儿不等人,我们也只能尽量配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茉莉花茶主题的茶旅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应部分读者要求,我们将“受虐”战场转移到了福州,此外还加入了东方美人和福建乌龙茶的内容。一次茶旅体验三种茶叶的制作工艺,虽然虐了点,却也是收获满满。

福州·茉莉篇
福州是茉莉花茶产业的发源地。在福州,茉莉花从宋代便开始种植,至清中叶花茶产业蓬勃,老字号林立,福州遂以茉莉花茶名世。据钻研茉莉花茶超过半个甲子翁文峰老师介绍,曾经的福州是茉莉花的海洋,郊区有大片大片的茉莉花田,夏日微风起,满城飘香。然而,随着房地产的崛起,一片片花田渐成宇厦,连我们入住的酒店,也是占了茉莉花田而建的……

         
                  我们在茉莉花田里采花

午后,我们随着翁老师来到他的“茉莉岛”采花。带队的钱老大给每人发了一个小竹篓,看到竹篓的肚子那么小,我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这哪够用,不是一小会儿就装满了?然而,等翁老师介绍完他严苛的采花标准,我拿着“标准样”去花田里寻觅的时候,才发现了问题——要采连着花蒂的花苞,花开了不能采,花苞太小不能采,最过分的是,花苞要纯白才能采,有一点泛青、泛黄、哪怕是牛奶白都不行……
  

只能摘最白最大的那两朵哦
“标准太高了!按这个标准,根本采不了多少。”同行的周刊副主编李伟老师说。

果然,在地里寻摸了两个钟头,我的竹篓才勉强装了一半。当然,这也和花期有关,这几天恰逢“小水花”季,再加上翁老师的茉莉田不打催花剂,花儿便也更少些。

采花归来,便是伺花、窨花。每家茶厂窨花的工艺不尽相同,选用的器具也不太一样。有些直接在地上打窨堆,有些使用软筛拌和茶、花,翁老师的茶厂则是用长得像小船的窨花槽,一层花、一层茶依次将它们铺进槽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茉莉花香,其中,传统的单瓣茉莉香气雅致清纯,略带冰糖甜,而外来品种双瓣茉莉则相对热烈而张扬,两个品种各有特色,混杂其间,使得本来相对单纯的茉莉花香多了些许层次感。


                窨制花茶要一层花一层茶地铺下去

花开就是命令。花儿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做工。兴许是第一次干窨花的活儿,大家显得格外小心,生怕把花给弄伤了。翁老师则在一旁督战,倒不是怕我们毛手毛脚地把花弄坏,反而是催促大家动作快一点。原来,花刚开始绽放的“头香”最为美好,然稍纵即逝,必须赶在头香过去之前完成茶、花的铺设工作,为每一个窨次拔得头筹。为了尽可能把最美的花香保留于茶叶之中,翁老师还要求在窨花前为花儿分级:虽然经历了严苛的采花标准,但伺花之后花儿的开放仍有快慢之别,要以最快的速度筛出开得较好的花儿先行窨制,之后再上阵其它。至于用过的花儿怎么办,翁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当饲料。

晚间,我们在茶厂的院子小憩,品饮了多款茉莉花茶。其中,翁老师用纯单瓣茉莉十度窨制的茉莉花茶气质清雅,引人流连。不禁让我想起了宋徽宗评价李师师的话:让她不施钗粉,素衣站在众妃之中,自然与众不同。有几位读者如打了鸡血一般,战斗力十足,他们不但完成了采花、窨花,还半夜起身奔赴茶厂通花、与翁老师加夜场小茶会、第二天清晨起花,之后再参与大部队鼓山半岩茶、涌泉寺、三坊七巷的整天行程,令人叹服。

德化·美人篇
茉莉花香是再加工而成的,随着窨花工艺的调整,花香会出现不同风格的变化。而另一种茶也以独树一帜的香气著称,有人说这种风格绮丽、带有异域风情,也有人认为这种香气甜蜜、自带爆棚的幸福感。当然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此特立独行的香气,自然也没少受质疑——到了产地才证实江湖上的传言:一切都是虫虫惹的祸。


              东方美人的汤色透亮,蜜香花香明显

从福州赶赴德化,在李鹏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与七八位茶农婆婆一起采了大半天的茶,历经了青心大冇、梅占、佛手、毛蟹、水金龟等多个品种,可谓大开眼界。其中,东方美人茶的采摘标准最为严苛,传统采法是一嫩芽、一嫩叶。蓝鹅,蓝鹅对于采茶新手的我们,李老师把标准放宽至一嫩芽、二嫩叶,如果第二叶采得偏老,则进厂的茶青还得再进行一次挑拣,以免影响茶叶的二次发酵。
  

               现场讲解如何采摘符合标准的鲜叶

看到杂草与茶树共生,一旁还有樱花、罗汉松、无花果、木槿等花木相衬,艳阳微风之下,我的心情十分愉悦。比起许多强调人为管理、生怕杂草夺了茶树养分而除之务尽的茶园,这样的环境可谓难得,也更加适合小绿叶蝉安家。近日天气给力,夏天又是小绿叶蝉活跃的季节,读者们不费力便能与蝉儿相遇,它们中有的叮食茶芽,有的停留于茶叶,还有的借着读者的帽子小憩,连毛茸茸的幼虫也不甚避人,被我们围观了个够。人、虫能在自然环境里和谐如斯,真乃天籁。

折腾了一上午,茶青总算进厂了。茶叶从箩筐中倒出的同时,“好香、好香”的赞叹声不绝。这次我们同时开工了三款茶:青心大冇原料的东方美人与常规乌龙茶,还有各个品种杂糅的“罗汉茶”。适度萎凋之后进入做青环节,东方美人经过了三次小浪青与一次大浪青,另外两款乌龙茶则经历了四次较为到位的摇青。在摇青的前后观察茶青的香气滋味变化,感受树叶向茶叶蜕变的一点一滴,看着鲜叶的青草味一点点去除,花香、果香、蜜香渐显,那种奇妙的感觉大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乌龙茶的做青过程

乌龙茶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读者们分别体验了机器与手工两种方式,机器的效率与手工的乐趣皆让人叹服,大家也不禁讨论起了手工与机器制茶的优劣。至于在茶叶还是半成品的时候便开始试喝,感受其每个阶段的变化,也是平常在都市难以体验的趣事。一位读者不禁感叹,说自己喝了十年茶,本以为自己已是半个专家,现在感觉仿佛才刚入了茶叶的门。最后我们举行了封茶仪式,郑重地记录下这次制茶的过程、书写愿景,将之与茶叶一起封存。
 

当然,这一趟茉莉与美人之旅不只有做茶。在福州,我们参观了鼓山涌泉寺、三坊七巷,寻访了历史名茶的鼓山半岩茶;在德化,我们参观了陶瓷博物馆,聆听了关于非原味茶的分享,品尝了各式茶菜,还亲手制作了东方美人馅儿和乌龙茶馅儿的月饼。回程的时候大包小包,有的人晒黑了,有的人清瘦了,有的人则脸色更加红润、笑容也更加灿烂了。因着共同的爱好而结缘,工作之余,怀抱绿水青山,感受皓日星辰、鸟语花香,来一次汗如雨下,就像音乐的休止符一般,美好的曲子因此而完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