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后周皇帝柴荣如果不英年早逝,凭其实力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笑傲江湖1001 2019-08-25

燕云十六州就是五代十国后,中原汉人的一个睡不醒的噩梦,实现燕云十六州回归中华版图的还是元朝。柴荣个人曾经定下“十年定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规划,可惜老天只给了短短五年时间,就让他英年早逝。那么,假如上天真的给柴荣三十年时间,柴荣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吗?我的个人观点是:能!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周世宗柴荣确实是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的作为却可以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明君比肩。这可不是奉承,如果你结合唐末以后的五代十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局面来看,你就知道了!

那么柴荣究竟做了什么,让后人对他如此敬仰呢?除了整饬吏治,轻徭薄赋这些基本的治国安民的郑策以外,他还有一个“壮举”。那就是东征西讨,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亲征契丹”。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二十八日,世宗皇帝柴荣下诏亲征契丹。这一次亲征,柴荣披坚执锐,从京城开封出发,意在收复燕云失地,也就是让宋朝如鲠在喉的“燕云十六州”。

柴荣在这场战役中可以说是部署周密。他先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率先出兵到定州,目的是为了阻止北汉对契丹的援助。

此外,还命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率领着水陆军作为先锋。后周所有的将官,包括淮南李重进部,都快速向沧州集结。

对于后周军队来说,南方已经没有威胁了,所以都城就不必戒备。这样一来,柴荣便可以倾全国之兵,直指契丹。这一仗,柴荣势在必得。

同年四月十六日,柴荣率大部队抵达沧州。兵贵神速,柴荣也来不及休息,刚到沧州便就亲率数万骑兵攻向契丹边境。值得一提的是,柴荣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走的算是荒山野路,数万大军掠境而过,当地的居民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柴荣便出现在了宁州(今河北青县)城下。宁州刺史王洪进顿时被吓懵了。被吓坏的王洪进放弃了抵抗,直接率领部下投降了。

紧接着,柴荣相继攻下幽州三关,即幽州前哨益津关(今河北霸州)。 益津关与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淤口关(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

这三关一直以来都是契丹南下侵略汉人的出发点,况且,三关不破,幽州则无希望。所以柴荣想取幽州进而直指辽都,那么三关就是必须要攻破的。

不过三关也没像他想的那么困难,大军到来之后,没有防备的契丹守军一哄而散。三关守将,纷纷归降。三关以南所有失地都被后周迅速收复。

此时,距柴荣下诏亲征大辽不过只有区区四十二天。但如果出去进军时间的话,实际上只有三十二天。而也就是这三十二天里,柴荣几乎攻占了大辽所有边境,一举收复三关三州十七县,共复民一万八千余户,可以说,这是自大唐中期以后汉人前所未有之胜利!

五月二日,柴荣大宴将士,酒过三巡,柴荣指着前面说道:“将士们,前面就是幽州,它是燕云十六州之首,我们马上就要将其攻下来了……让我们继续前进,光复燕赵,中兴汉地。”

将士们并没有被这一针鸡血而感到激愤不已,而是沉默了下来,包括那位猛将李重进也沉默了。因为大辽国王耶律述律已经率领重兵来到了幽州附近。虽然柴荣觉得这没什么,毕竟自己来到契丹人的领地,就是为了和契丹人分个高低。但是将士们可不这么想,他们想的是:

“陛下离京才四十二天,兵不血刃,北举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未宜深入。若贸然进军,一旦有失,则前功尽弃矣。”

但是柴荣岂肯放弃?这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君主,此时的他已经倾尽全国之兵,他不可能退缩。第二天,柴荣便下令继续前进。

五月六日,柴荣命大将李重进统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西南)攻击北汉,进一步削平契丹的援军,一切仍然为与契丹兵团决战做准备。

但是到了五月七日的时候,柴荣的身体终于坚持不住了。将士们都劝他回京城去养病,他是不想走的,但是没办法,自己呆在这儿只能是将士们的累赘,并且也无法指挥战斗。临行前,他对着将士们说:“你们一定要守住,等我回来,我还会回来的……”。

五月三十日,差柴荣回到了开封。但是他这几年辛苦的皇帝生活,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六月二日的时候,柴荣的女儿突然病逝。

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柴荣带着他无尽的遗憾和那未完成的理想,年仅三十九岁的他离开了了人世。

如果柴荣不英年早逝的话,那么契丹很可能被他打败,燕云十六州也能收回来。但是历史没有假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