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算一算,今年的收益状况

 妖城主 2019-08-25
随着来越多人接触投资理财观念,许多人都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投资体系,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产品,也逐步开始习惯总结调整理财规划。
 
今天,我就来聊聊很多人在总结计算理财收益时的那些事儿。
 
很多人或许都有同样的疑惑:
我有一笔钱
先后投资不同理财产品
那收益率该怎么算?
 
比如老王,他有一笔钱用于投资理财,去年他先是买了余额宝和银行理财,收益大概是2000元;后来又用另一笔钱去买了债券基金,刚好碰到了行情好,赚了2000元,那今年的年化收益应该怎么算?
 
我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说直白点就是,如果在理财过程中,用资金进行了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投资,应该如何计算年化收益。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特意做了一张表格,来更直观清楚说明投资时间、投资金额和赚取的收益。

(为方便理解,以下假设收益均取整)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投资的金额和时间是不相同的,投资的产品有固定收益类,也有浮动收益类产品。
 
虽然这种资产配置的方式还远远不够,但这种较为复杂的收益结构,要如何计算整体的平均年化收益呢?
 
我们用投资收益除以投资本金——

6000÷90000≈6.67%
 
算完得出结果约等于6.67%,很好,这个就是大部人得出的错误结果。因为在这计算过程当中,忽略了投资时间这一项。
 
这里的手动计算过于复杂,咱就不再详细展开说,用更方便快捷的EXCEL表格XIRR函数就能轻松搞定。
 
先将关键信息列入EXCEL表格,再利用XIRR函数进行运算,这里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1. 投资金额需要用负值,本金+收益为正值;
2. 日期的格式不能随意输入,输入用“DATE”函数输入。
 
最终计算得出的结果是:13.34%
 
即是说,在2018年3月5日,到2019年1月1日期间,老王购买的这些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3.34%。
 
用这个公式计算投资收益率
实用又简便
还适用于很多种情况
 
一是进行阶段性的回测时,可以用这个方法算一算收益。如果收益较低,未满足我们的个人预期,那就要及时调整下。
 
二是每年年底做个人财务分析时,可以计算下自己一年的理财收益,然后来年进行调整。
 
三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比如一年下来基金和余额宝,哪种方式为你赚取的收益更高?
 
所以大家如果感觉自己的理财规划很混乱,收益情况不明朗,那就用这个方法赶紧计算一下。


另外,上面我们计算的是平均年化收益率,千万不能与年收益率相混淆,年化收益率是不断变动的,是经过换算过后的出来的预估值。
 
而年收益率则是实际1年得到的实际收益率。为了方便记忆,可以简化为年化收益率是在变动的,而年收益率固定。
 
除了收益率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困扰
那就是复利的计算
 
除了上面所说的收益率问题,还有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就是复利。复利虽然很强大,但是看起来却过于复杂了。
 
单利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次性结算利息,100元钱不管投资多少年,本金都是100元。复利就不一样了,上一期投资的“本+息”算下一期的本金,是一种滚动盈利的方式。
 
单利计算公式:本金×(1+投资回报率×年数 )
 
举个栗子,假设有1000元,投资了一个理财产品,年化收益10%,总共投资两年。那么总收益就是:1000×(1+10%×2)=1200元。
 
复利计算公式:本金×(1+投资回报率)ⁿ
 
再举个栗子,假设你现在有1000元,投资到一个复利同样为年化收益10%的产品中两年,那总的收益就是1000×(1+10%)²=1210元。
 
虽然这里看到复利与单利只相差10块钱,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把投资期限拉长,复利的魔力就将显现出来。
 
假设初始本金还是1000元,年收益率也还是10%,而投资期限上升为10年。则单利的结果是2000元,而复利的结果约为2594元。
 
可能很多人会说了,我们就算想买这样的理财产品,但是也没有年年保证10%这样高的利率啊。 
 
依据“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算,经过72年后,本金将会变为原来的2倍。


那么我们就可以以这个1%计算出来的72年作为标准,只要除以所能得到的年化收益率,就能得到对应资金翻倍的时间。
 
比如,年化收益率为8%,用72÷8=9年。
 
也就是平均花9年,资产就能翻一倍,虽然这并不完全精确,但用来预估时间也是可以的。
 
我今天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位数学老师哈哈哈?
 
其实我们在投资理财的时候就是要“精打细算”,只有这样才能不踩坑、少踩坑,调整出自己正确的一套理财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