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陈正兴 2019-08-25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出生于法国西南部的吉伦特省,毕业于巴黎高等工科学院。还是学生时,他对艺术和科学都报以兴趣。

在他的《保罗·安德鲁建筑回忆录》中写道,“那时的我,刚刚二十岁,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科学、艺术,这两样都吸引我。对于前者,我知之甚少,对于后者,我一无所知。然而,无知者无畏,哪一样我都不想放弃。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呢?难道就没有两者融合的领域吗?”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看上去很完美的结合——建筑领域。他在相当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年仅29岁时就设计了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楼。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建筑风格——新现代主义

上世纪60年代末,西方建筑界质疑那种纯工业主义的理性所表现出的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的所谓国际式风格,开始反思现代主义。法国建筑界由此兴起“新现代主义”,主张在建筑中加入历史、乡土、个性和人情。

上世纪80年代安德鲁参与设计、建造了法国新现代主义建筑的标杆之作——拉德芳斯大拱门(新凯旋门)。以及在尼斯、雅加达、开罗、大坂等地设计的30多个机场,这些作品都体现出新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一方面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另一方面又重视建筑物的精神性意义。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对中国充满热情,曾经设计过中国国家大剧院、广州新体育馆,浦东机场T1航站楼,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都新行政中心等。

事实上,正是来到中国以后,保罗·安德鲁不再设计机场项目,而开始涉足更广泛的建筑类型。

“2000年以后,我不再设计机场了。原因是当时我来到了中国,我发现这里有大量的机遇等待着我。我们在这里进行了各种大型公共项目。这是让我成为一名独立建筑师的机会。此后,我在巴黎创办了新的事务所,我们有20到25个员工,我们在中国也有建筑师同事。”保罗·安德鲁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作品赏析

中国国家大剧院

保罗·安德鲁:“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1999年,保罗·安德鲁以一个前卫的蛋壳造型,击败了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方案,获选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在他的方案中,国家大剧院是一座超级椭球壳体建筑,完全由曲线组成,钢结构总重量为6750吨,施工难度巨大。

安德鲁似乎一直很喜欢蛋形建筑,人们将国家大剧院戏谑地称之为“鸟蛋”,而这个建筑也一直饱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建成后它有两个称号——

世界最大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北京最深建筑: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城的主轴,在这座古老的帝都,这篇场地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传统的而力量,让这次设计注定是非凡的。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保罗·安德鲁: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他用蛋形建筑改变了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