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玩手机时间越长,对人生的满意度越低,这是怎么回事?

 国傲松松和妈爸 2019-08-25

手机这一发明,完全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增长见识,却也是一种身心健康的危害。

先来说一下美国《世界日报》的一篇文章,它是这么说的:有多位硅谷企业领袖直言不讳,表示手机和社群媒体最初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让使用者上瘾,而受影响最深的是青少年。

智能手机目前已经相当普及,在青少年当中尤为突出,研究称,他们玩手机的时间越长,幸福指数就越低。什么是幸福指数?说白了就是对人生的满意度。

其实不仅仅是玩手机,这里边还包括网络、社群媒体、简讯、电玩游戏和视讯,在这上边花费的时间越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

这一结论并不是无证可循。

《美国青少年2012年后每下愈况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与智能手机崛起及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关联》,这是一篇发表在《情感》期刊上的报告,它根据对密西根大学8年级、10年级和12年级的青少年的研究做成。

研究发现,青少年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逐渐升高的自信、人生满意度和幸福感,在2012年之后开始显著下跌,那年美国个人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恰巧突破50%。

其实摆脱出专业研究的套子,平心而论,不单单是青少年,作为成年人来讲,过多的花费时间在手机上,例如刷朋友圈,时间一久,就会心声抑郁,不自觉的与好友的生活产生比较,从而心理落差便随之而来。或者是网上新闻层出不穷,不乏一些负能量的文章,这些东西都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人还是忙一点为好,没有那么多时间荒废在各种电子产品上,忙得顾不上看无聊的新闻,刷“刺激人”的朋友圈。你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