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新作,直接挑衅了主流历史观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08-25

作者:Ben Sachs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芝加哥读者报》

罗马尼亚编剧兼导演拉杜·裘德,从他的第三部长片《喝彩!》开始,每一部新作都似乎是在重新塑造自己。

《喝彩!》(2015)

《喝彩!》是一部十九世纪的流浪汉题材电影,宽银幕的黑白画面里充满了风景;在它之后的《受伤的心》(2016)是一部二十世纪的室内剧,采用了近似方形的学院标准画框比(译者注:即1.37:1)拍摄(五十年代中期之前几乎所有电影都是以该比例拍摄的),以惊人的静态长镜头著称。

《受伤的心》(2016)

裘德以其下一部长片——纪录片《死亡之国》(2017),进一步进入了停滞状态。这部纪录片通过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静态照片的蒙太奇剪辑,关照了罗马尼亚犹太人大屠杀(1941年至1945年)事件。这部电影在罗马尼亚引起了广泛的反对,据导演所说,许多罗马尼亚人拒绝承认他们的国家参与了欧洲的犹太人大屠杀。

《死亡之国》(2017)

裘德的冒险之路,至少在正式意义上,是令人兴奋的,不仅因为他所冒的风险是如此地不可预测,也是因为这些风险有机地植根于他的电影内容。也就是说,裘德似乎是根据他想要思考的历史和故事来设计每一部电影的形式。

《喝彩!》以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宏伟风格描绘了罗马尼亚奴隶历史的丑陋,令人想起好莱坞西部片;《受伤的心》的幽闭情绪,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位瘫痪的主人公的同情,他是罗马尼亚犹太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死于肺结核。

《受伤的心》(2016)

《受伤的心》是一部比前作更微妙的政治电影,它基于另一个苦涩的讽刺:主人公在疗养院里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比那些年他在罗马尼亚社会所经历的、犹太人大屠杀带来的苦难要好。

裘德对政治电影的态度,宣扬了他意识得到电影形式所拥有的政治含义,这让人想起日本导演大岛渚在其多产的六十年代期间的做法,当时他创作了诸如《白昼的恶魔》(1966)、《绞死刑》(1968)和《少年》(1969)等杰作。

《白昼的恶魔》(1966)

与大岛渚一样,裘德的整体计划可能被描述为对其国家的民族神话以及对一般的历史健忘症发起进攻;对这两位艺术家来说,不断的创新是进攻的关键组成部分。两位导演喜欢让观众保持警觉,在一种期待的状态下,他们已经准备好参与和辩论这部作品。

这部电影,特别是在它的自我意识方面,植根于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其历史遗产直接影响了《绞死刑》。现在裘德的第六部长片《罗马尼亚黑历史》(2018),则是一部明确关注历史阶段的电影。

《罗马尼亚黑历史》(2018)

《罗马尼亚黑历史》之所以能成为如此成功的挑衅之作,原因之一在于,它让人们觉得,与历史打交道似乎既紧迫又至关重要。这部电影有趣、性感、充满活力;如果不是因为裘德言辞激烈,人们可能会被他刺耳的话语所吸引。

裘德再次揭露了罗马尼亚犹太人种族灭绝的历史,但是(也许现在他已经尝到了这样做的后果)他也挖掘了今天战时暴行的意义。他的主角是一位名叫玛丽安娜·马林的戏剧导演,她获得了政府拨款,可以在公共广场上重演一段历史。

她选择了引发罗马尼亚大屠杀的1941年大屠杀,她完全清楚自己这么做肯定会引起争议。然而,玛丽安娜(她与一位著名诗人同名)依旧全力以赴。电影从媒体开始,导演为她的重演戏剧挑选道具,然后指导一位自愿参与该项目的老人如何像烈火焚身了一样尖叫。

《罗马尼亚黑历史》有着布莱希特式的开篇,扮演玛丽安娜的女演员约阿娜·亚科布在镜头前做了自我介绍,并希望观众能喜欢这部电影。在《罗马尼亚黑历史》中,裘德又一次打破了第四堵墙,约阿娜在发表了一篇关于暴行受害者的演讲后,直视着镜头,但她使用了其他方法来疏远观众。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发生在为玛丽安娜的重演而进行的彩排期间,其中充斥着如何营造一种现实主义氛围的讨论;当玛丽安娜不工作的时候,她就会背诵历史上的暴行,思考自己作为一个罗马尼亚人的历史责任。在电影的第一个长镜头中(以罗马尼亚艺术电影闻名的那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拍摄),玛丽安娜会见了一位反对她重演的政府雇员莫韦拉(亚历山德鲁·达比加饰演)。

他一开始试图说服她选择另一个历史话题,然后又说服她减轻自己戏剧中的暴力,但她拒绝了。他们的谈话时而充满智慧,时而轻浮;这部电影的一个比较好的噱头是,保守的莫韦拉并没有那么隐秘地突然爱上了性感、激进的玛丽安娜。

玛丽安娜对莫韦拉的求爱置之不理,可能是因为她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个男人,他是一名飞行员,只要他在城里,她就喜欢和他幽会。玛丽安娜的爱人也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之人,他在智力上和性上都让玛丽安娜兴奋——通常是同时兴奋。(在某个生动的时刻,玛丽安娜在欢愉后开始大声朗读一段历史。)

但事情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美好。裘德在电影故事讲述到一半的时候,飞行员已经结婚了,与此同时,玛丽安娜向他承认自己的月经来晚了。

在玛丽安娜后来证实自己怀孕后,这部电影并没有决定她是否会选择堕胎,尽管它清楚地表明,她有选择堕胎的权利,而且堕胎是她一个人的选择。玛丽安娜性自主的次要主题与历史责任的主要主题相吻合;在这两种情况下,裘德要求我们思考,拥有自己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认知做出迈步向前的选择。

这是令人兴奋的,但从不令人畏惧。裘德的头两部作品——《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2009)和《绝望老爸》(2012),都是伊莲·梅式的令人不安的喜剧。

《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2009)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他都知道要如何注入幽默,而片中演员即使是在变得喧闹浮夸的时候,也会立刻为电影带来情感。「即时性」是这里的关键词,因为玛丽安娜(和裘德一样)想把过去带入当下。

《绝望老爸》(2012)

《罗马尼亚黑历史》在讲述玛丽安娜的作品的分期阶段时达到高潮,她的作品触及了罗马尼亚与纳粹的合作、反犹太主义的历史,以及最后罗马尼亚军队在二战东线屠杀了超过30万犹太人的事件。

裘德之前曾用胶片拍摄过《罗马尼亚黑历史》的镜头,但在影片的这一部分,他转用数码拍摄,他利用了这种媒介的即时特点,以及它与电视新闻报道的联系。(观看演出的人是演员还是仅仅只是路人都不确定,这增加了创作的风险感。)

在剧中扮演犹太人的演员们最后可能并没有被烧死,但罗马尼亚对这场暴行仍然存在的责任让人感觉非常真切。

(提示:上方广告是微信平台自动插入,平台根据文章内容匹配相应的广告进行展示,具体的广告在正式发布前我们也并不知道,每位读者收到的内容也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