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军生 博士 一、顶格处罚之后 ST康美连续四涨停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用极其严厉的措辞将康美药业严重财务造假行为进行定性,并表示,“康美药业等公司肆意妄为,毫无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之心,丧失诚信底线,触碰法治红线,动摇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根基”。 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给以60万元的顶格处罚,对马兴田、许冬瑾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90万元的罚款,对相关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和罚款。 但8月16日证监会作出处罚之后,或许市场认为ST暂时没有了退市风险,连续4个交易日内,ST康美均以涨停报收。其中,8月19日、20日更是一字涨停,在这4个交易日内,ST康美市值增加33亿元,达到185亿元。周五康美也是继续冲击了涨停,但到下午最终没能撑住,跌了3.49%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有多严重?根据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1、虚增天量货币资金 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康美分别虚增货币资金225亿、299亿、362亿。
2、虚增巨额盈利 2016年虚增营业收入90亿,虚增营业利润6.6亿,占利润总额披露数的16.44%。 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100亿,虚增营业利润12.5亿,占利润总额披露数的25.91%。 2018年1-6月,虚增营业收入85亿元,虚增营业利润20亿元,占利润总额披露数的的65.52%。 披露2018年报前,公司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康美和审计机构才主动把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造假,在2018年年报时主动调整了,不然2018年造假金额很可能将再创记录。 2018年三季报时,康美的营业收入254亿元、净利润38亿元;结果到了年报时营业收入只有194亿元、净利润11亿元。 3、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巨额资金 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在未经过决策审批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117亿元用于购买股票、替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融资本息、垫付解质押款或支付收购溢价款等用途。 三、康美药业家业大起底很多人都还认为,康美药业是只瘦死的骆驼,因为即便扣除造假,最近几年依然是盈利的,巨额会计差错更正后的每股净资产还有5元,而目前股价连4元都不到,认为只要不退市,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其实,这只看到了表面现象,通过分析2018年资产负债表,来看看康美的真实家底到底有多少。 康美药业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 2018年末,光有息负债就高达384亿元,其中:116亿短期借款,7亿长期借款,18亿信托借款;168亿应付长期债券、68亿短期融资券、8亿应付利息,很多都是公募债券;,另外欠供应商32亿、预收款16亿。 如果没有持续巨额融资,康美资金链早就断了! 从2009年到2018年6月的现金流量表看,九年半期间,康美的累计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419亿元,现金净增加额为383亿元,而从证监会处罚的结果来看,资产负债表增加了货币资金383亿元,有362亿元是虚构的。 而接下来,康美的巨额负债靠什么来偿还? 2018年末的746亿资产中:
在746亿元的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存货,达到342亿元。 存货的真实性,也受到交易所反复问询,上市公司和审计师都一口咬定,存货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也有这么高价值。 那么2018年末342亿元存货到底是什么?从表中可以看到,最主要的是库存商品,高达266亿元。 而库存商品中,最主要的就是中药材223亿元,公司声称,中药材贸易的产品主要以根茎类、滋补类贵细药材为主,属于方便储存、不易变质、无明显保质期的中药材,可长期储存。采购来源主要为产地农户、市场商户及其他供应商。 而从公司业务来看,一年的中药材贸易销售成本也就6亿元,223亿元够卖30年了,即使算上中药饮片,2018年中药板块销售成本也才35亿元,则不进新的药材前提上,这批存货也要六年多才能消化掉。 而且,公司之前账面存货是没有这么多的,在2018年发布年报时,由于巨额会计差错调整,2017年末调减货币资金299亿元、调增存货195亿元;那么问题来了,2016年末也有虚构货币225亿元,如果调账,也肯定要调增巨额存货,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之前资金花出去买了存货,但一直没进账,所以现在进行差错更正,把存货调增,但问题,这真的是会计差错吗? 你买药材总得有资金流水,你库存商品也都有仓库流水,之前200多亿的资金花出去的时候,肯定有相关付款凭证,如果真的拿去买货,公司为什么不记录,而是费尽心思伪造银行资金流水来欺骗审计师,而且不单伪造货币资金流水,连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也跟着伪造。 然后到2019年初,公司告诉大家,不好意思,其实钱早就花了,但没有乱花,而是200多亿出去买中药材了,作为公司储备,但会计搞错了,花出去的钱没记到账里,存货没记到账里,这样的逻辑从哪里说得通? 当然,如果换一种假设,货币资金已转移出去来完成造假循环,账面早就形成虚构货币资金,调增的195亿元存货并不真实存在,但如果完全调减资产,则会形成巨大亏损,于是公司将存货进行了调整。 从上面分析来看,公司2018年末净资产为283亿元,如果账面342亿存货中形成200亿元的损失,其他应收款90多亿形成坏账的话,公司可能就会陷入资不抵债。 四、康美药业盈利能力如何?目前披露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主要是2016~2018年这三年数据,那么2016年以前是否存在虚构收入和利润的情况,是否已经更正?如果之前历年净利润是虚构的,那么资产负债表会存在虚构资产,所有者权益里的未分配利润也就不实。 康美2018年对2017年末的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调减36亿元,而2017年和2016年两年虚构净利润就有35亿元,相当于2016年之前年度,虚构利润只有约1个亿。 直观就可看出,康美其实是家贸易为主的公司。而他们引以为豪的中医饮片业务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百度百科,中药饮片的定义是这个。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将原始采摘的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过程,中医专业名称叫“炮制”,炮制方法非常之多,如烘、炮、炒、洗、泡、漂、蒸、煮。 炮制这个词,除了用指中药材的加工过程,还有另一层意思,即“编造”,马许夫妻炮制了史上最大财务造假,对“炮制”这个词进行了绝无仅有的物尽其用。 从本质上说,中药饮片的炮制更多地是中药材流通领域的附带加工环节,康美的中药饮片业务本质上更像中药材流通业务,俗称中药材贸易,且没多少技术含量。 从2017年更正来看,康美虚构收入主要是中药材贸易,其次是中药饮片。 从上面整理的康美2011年~2018年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情况看,2017年和2018年的中药材贸易实际收入都不足8亿元,2016年中药材贸易收入报表显示57.9亿元,但当年有虚构收入60亿元,应该有很大一块虚构收入在中药材贸易。 以此判断,公司往年的中药材贸贸易真实年收入不会超过10亿元,财务报表2011年~2015年的中药材贸易累计收入有322亿元,意味着至少有270亿元药材销售收入是虚构的,按照公司账面27%毛利率计算,虚构毛利可能超过73亿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的话,那么目前更正的会计差错只是冰山一角。 从康美的毛利率来看,存在很大疑问,药品贸易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2017年和2018年的西药毛利率达到45%、32%,中药业务毛利率也都超过27%左右,很多药品流通企业毛利率也就在10%以下,康美这么高的毛利率,过去高业绩真实性存在疑虑。 如果康美药业过去的高利润是虚构的,那么对应就会形成虚构资产,过去放在货币资金项目,现在货币资金掩盖不住了,要么就冲回虚构资产同时冲减虚构利润,要么就暂时转移到其他资产项目继续虚构。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猜测,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五、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会落下?对康美药业来说,虽然目前证监会没有给予退市处罚,但退市风险并没有完全消除。 更主要的是,康美药业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还是本身经营风险,是资金链断裂风险! 公司近400亿元的有息负债,而且还会因财务造假,面临投资者的民事索赔,从经营本身来说,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堪忧,过去的业绩基本都是伪造的。 由于目前公司的大量有息负债还没到期,所以短期内,还没爆发资金风险,一旦这些债务到期,预计公司将会陷入困境。 达摩克利斯之剑会何时落下?一旦落下,公司如何破解困局? 意欲搏一把的投资者,还是先掂量掂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