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日报数字报纸文章

 杏林前浪4868 2019-08-26

 □苏学勤

米厂,也称碾米加工厂。厂方将稻谷通过机械加工成米,收取加工费,或以稻谷换米,从中获取加工费或利润。

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当年的海安镇几乎没有工业企业,但唯有碾米工业是“一枝独秀”,全镇共有20多家米厂,其中有5家米厂是解放后新开的,家家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何呢?

经营米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米厂不仅要有厂房、场地,还要有碾米机械设备。首先,要有动力机械。当年,海安也有一个发电厂,但这个电厂主要是提供城市机关及商铺照明的,居民家中有电灯的很少。而米厂所需的动力,电厂是无能为力提供。其次,还要有沙砻、米车、钢滚、粉碎机等机械设备。如果没有动力设备(柴油机),米厂是开不起来的。

海安最早开设的米厂在1927年,厂名为“惠民”米厂,经理为曹宇光。该厂是私营米厂中,唯一的一家拥有2部“引擎”动力机械的米厂,每部引擎20马力。海安的20家米厂中,“华兴米厂”的动力机最大,是德国造的35马力的“道驰牌”机械,价值为500石大米;动力最小的米厂是“杨裕丰”,机器是“明头车”,动力只有15马力,价值为100石大米。有了设备还要有职工,这些米厂的职工每家都在30人左右,每家都有技师2名,最多的是“大公米厂”,有技师4名。

米厂的选址也十分重要。当年,这些米厂都集中在海安新华路和钥匙湾一带,以及下坝东河一带。这里具备了几个条件:门前有河,直通里下河一带地区,便于船只运粮来往,开在岸边上的米厂有码头,停靠和装卸都比较方便;米厂附近聚集着众多的粮行,可以打听到粮价行情,便于销售;农民们售粮后,可以到海安街上逛逛,买点五洋百货带回家。

当年,这些米厂为什么都开在新华路附近呢?

解放初期,海安不是每个乡镇都种植水稻的,海安镇附近及里下河地区是种水稻的地方。以前,农民们收割了稻谷后,手工进行舂米蛮费事的。后来有了米厂,农民们就来加工或换米。但那时下河地区没有公路,农民们进城是划船过来的。新华路西边团结桥直通“北大河”,农民们到各家米厂都可以。即使是为公家加工粮食,20吨以下的木船,也能停靠到各家米厂的码头。

当年,开在新华路上的米厂有:恒丰、德源、华丰、颐丰等米厂。开在新华路南边钥匙湾,也就是现在新华农贸市场周围的有荀同丰、同和福、宝丰、何明记等米厂。还有开在下坝东河旁的协兴、镇丰、建民等米厂。这些米厂规模基本差不多,机器多为“老牙货”,动力不大,用大皮带盘带动碾米设备运转,生产车间的噪声特别大,屋顶和墙壁上到处布满了灰尘。

米厂也兼营油坊业务,如“荀同丰”油米厂,农民们在加工稻谷时,带上油料作物,就可换油、换饼回家,感到挺方便的。公私合营时,“荀同丰油米厂”就加入了“国营海安大公油米厂”。

那个年代,农村都不通电,遇到大旱年头,各家米厂都会应约到农村参加“抗旱”,将机器拆卸后抬到船上,“机器船”日夜不停地进行打水灌溉,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稻谷收上来后,知恩图报的农民们又到帮助抗灾的米厂去换米、换油,给厂家带来了生意。

海安有20多家米厂,这在当年的苏北地区,可以说没有第二个城镇可以相比,他们又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呢?

当年,国家需要大量的油米支前,一年中调拨“公粮”给予加工的数字,达到2120万斤,也就是2万吨以上。海安是苏中地区的枢纽,水路运输比较方便,加之原来就有机械加工基础,治安状况也较稳定,所以选择了“公粮”由海安加工的决定。里下河地区,包括东台及姜堰的一些农村也来加工,使海安的米厂得以生存。

解放后不久,梅家巷北首开了一家“大公油米厂”,这家米厂成了海安第一家“公家”开的米厂,其生产规模大于其他私营米厂。1955年,全国掀起“对私改造”高潮,多数米厂经营者退出了这一行列。最后,有7家米厂由私转公,合并成“国营海安米厂”,厂址在海安镇西寺庙的庙址上,其规模和设备均得到不断更新、改造。90年代初,“海安米面厂”又迁到海安镇郊的通扬河畔,后又迁到工业园区。改革开放后,由于电网的普及,各个乡镇都有了碾米加工业,农民们再也不用到海安县城去加工碾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