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 间 之 玉

 飞虎catzbc 2019-08-26

 2019/8/209:58

此 间 之 玉

◆文 / 张意莲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玉是一种天然的矿石,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原始生活中把它从普通的矿物中划分出来,发现了除实用价值以外审美层面的价值,因此赋予它众多文化层面的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文化,中国的玉器由此成为东方华夏文明的载体之一。故宫博物院杨伯达先生认为:“中国玉文化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它同时又是中西文化间最古老的分水岭。”

玉与玉文化

关于玉的定义,比较通俗和公认的说法是,玉是美石。 在矿物学上玉的定义又是: 色泽美丽,适于雕琢的显晶—微晶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少数为非晶质和有机质的天然物质,具有美观、耐久、稀少的特点。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 “玉,石之美有五德者。 ”《辞海》里称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古代狭义的玉甚至专指和田玉。 古人辨玉的标准,在陈性《玉纪》中写道: 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声音洪亮。

此 间 之 玉

玉文化或玉器文化是指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与使用(收藏)过程中,经历史积淀形成的典章制度、社会道德、信仰习俗、观念意识、艺术风格等的社会文化功能。就狭义的玉器本身,也包含着玉石与玉质、器型与功能、纹饰与图案、仿古赝品辨识、收藏与评价的文化内涵。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时光中,玉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曾经与它共存的器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等,都已经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演化中渐渐衰落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玉器凭借独特的物理属性和被赋予的丰富社会意义,受到人们的偏爱,被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地区都有使用玉器的历史,只有中国不仅拥有高度发达的古老的玉文化,并且将之延续传承至今。因而,中国的玉器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之一,中国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艺术瑰宝。

玉文化的前世今生

从考古挖掘的资料来看,中国玉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珏,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古老的玉器。 而观其制作工艺,并非发展初期的粗糙,已达到了相当精美的水准,因而玉器的产生时间不会少于一万年。

此 间 之 玉

新石器时代,玉器已经被大量使用,发展出玉斧、玉璧、玉珏、玉组佩等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的器型,用于不同的场合,具有表示王权、神权、用于殓葬等社会功能,是当时社会组织和文化精神活动中的礼器,是文明的象征。

夏商周时期以及之后的春秋、战国,青铜文化成为主体,但玉文化并没有因此消失。尽管这一时代青铜器是礼器的主要类型,但玉制礼器仍然广泛运用于祭祀、礼仪、装饰和丧葬中。青铜与玉礼器遍及,金玉相联,互为补充。这一时期的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多样性的基础上,逐渐趋向统一、规范,由个人行为、地方观念上升为国家理念、民族意志,并赋予玉石特定的社会属性,赋予等级观念。西周时期兴起“德”的观念,经儒学渗透到玉文化领域,“玉德”被首次确认。君子比德玉,玉成为君子的化身。玉器的雕刻表现手法也由古拙期进入成熟期,构成独特的纹饰风格。大量肖生玉器的出现,标志着玉器从礼器向艺术的世俗化方向发展。

秦汉南北朝时期,汉承秦制,汉玉吸收战国时期楚国玉的浪漫色彩,气韵生动,成为帝王玉的典范。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称“石之美,有五德”,这“五德”即“仁、义、智、勇、洁”,自此确立了古代玉的定义,使“玉”包含了物质上、人文上的两种意义。“玉德”造就了后世中国历代文人的玉文化情结,使得“尚玉”之风绵延不绝。同时,随着儒家学说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学说,作为奴隶社会礼治附庸的玉制礼器也逐渐趋于衰败,玉器的礼仪功能逐步压缩,仅留存于一些皇室仪式和葬礼之中。

此 间 之 玉

秦汉之后,玉的礼仪功能进一步压缩,但玉石的珍宝性和观赏性日益凸显,并且变得更加重要。随着城市发展工商业繁荣,玉器突破了皇室贵族的垄断,渐渐走入民间。工商士绅凭借商业积累的财富占有了一定数量的玉器,用来制作装饰和佩饰,这推动了玉器生产的进一步商品化。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绘画艺术影响下,玉匠巧妙地处理了形与神、骨与肉的关系,出现了以佛教、人物、花鸟为题材的新型玉器,有着浓厚的绘画意趣和神采飞扬的时代特点,进一步推动玉器迈进艺术殿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玉器的精神文化功能得到极度的张扬,玉器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下成为人文道德的核心。

玉文化之内涵

杨伯达先生在关于玉的内涵的论述中说: “在儒家玉德观这一内涵形成之前,玉还有更广泛的已为人忘却了的诸种内涵,如工具、佩饰(山顶洞人的玉串饰)、祭器(以玉事神)、瑞信(良渚文化玉钺、红山文化勾云形器)、财富(良渚文化玉璧)、殓葬(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玉殓葬)等等六大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一、地位的象征

玉器在诞生之初并不具有表现政治地位的属性,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只作为生产工具和原始的装饰。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产生了贫富分化,国家和阶级的概念也随之产生,玉石作为一种美丽、产量稀少的物品就成了统治阶级才能享受的专有器物,拥有特殊的含义,成为礼治社会规则的载体之一,代表了一种社会规范。 新石器时代,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有出土玉器,商周时期这种情况更加普遍,精美的玉器只出现在大型的墓葬中。 秦统一六国以后,玉玺成为君权的象征。 印章的流行开始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印材的使用起初并没有礼法的规定,在秦始皇统一后才明确规定,只有皇帝用印才能用玉制作,称为玺,群下若用则是僭越。 “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说也是玉的政治意义的极好佐证。 后世关于官印的材质、官员的玉带装饰也有非常严格的等级规定。 可见玉器是政治等级的重要标志。

此 间 之 玉

二、宗教的载体

玉也曾经是宗教崇拜的载体。 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让死者口中含玉的新葬俗,意在使尸骨不朽,表明玉是“神物”的观念已经形成。 除此之外,玉被用作巫术通神的法器,被认为是可藉以与神灵沟通的神物,玉琮上雕刻的神兽是帮助巫师沟通天地人神的助手,所以玉又与通神的巫术、与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产生了联系。 远古图腾崇拜也与玉器结合起来,红山文化中的玉龙是该部族崇拜的图腾,良渚文化中出土玉器上的人兽图案也是该部族的部落图腾。

此 间 之 玉

夏商周三代礼制中也沿承了玉作为通神法器的原始宗教传统,成为礼仪性的、象征性的礼器。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中,玉也是经常出现的法器,并且在道教所幻想的神仙世界中几乎无处不在:天帝称为玉帝,神仙有玉童、玉女,居所为玉都、玉京、玉阙,仙境为玉山、琼岛、瑶台,还有玉树、琼林、玉泉、玉桃等等,除此之外还在现实中认为食用玉屑能够帮助成仙。佛教传入中国后,玉造佛像在唐宋以后一直颇为流行,直至今日,一些著名寺院还供奉着玉佛像。

三、儒家道德追求的具象

对于现代人而言,玉所代表的儒家道德追求是更熟悉的部分。 儒家文化对玉的期许和寄托即“玉德”。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表述“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这也是受到《礼记》所述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的影响。 人们将玉德行化、人格化,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君子必须佩戴它。 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成为一时的风尚,成为文人的象征。

此 间 之 玉

中国玉文化的根是“中和”思想,指事物之间的统一、和谐、掺和或调和。儒家学说中所说的“中和”即“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强调情与性之间的符合一致。因此,玉德的认识,完全体现中国玉文化的精髓。玉,外貌温柔而性至刚,刚柔一体,和在其中。玉是中国古代人文理念的物的表现,“道者器之道”,玉器也是绵延万年以上的中国古文明的体现。

四、美的化身

当然,玉给人最直观直接的印象还是它本身的美。 玉的装饰作用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它最初的功能,装饰品一直是玉器的一个主要类型。 对玉的审美不仅仅是对玉料质地本身的欣赏,更包括玉器的形态、雕琢纹饰,都是艺术的展现。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量玉器,除礼器外,大多是装饰品和观赏艺术品,证明了商周贵族对玉器饰品的热爱。 史前时代的不同地区文化玉器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影响了后来朝代的玉器文化。 就玉器艺术史而论,战国时代是玉器艺术的高峰时期,玉质优良,雕琢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哪怕汉代以后也不多见。 之后的各个朝代,玉器都各有各的特点,琢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部分,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完整延续的玉雕艺术史的国家。

除了装饰品以外,玉雕还有一个重要的门类,即印章篆刻。虽然玉在印章制作的运用上受到严格的限制,但也仅限于官印,私人印信仍然可以使用玉料。玉质印章的制作和质地与金印、铜印不同,所形成的印文效果也不同,受到许多篆刻者的喜爱,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 间 之 玉

玉的质地本身也是美的,具有细腻温润、半透明的美感,这种直观的美感受到人们的喜爱,因而“玉”成为一个形容非常美好的饰词。以“玉”象征美好的描述有很多,“玉言”“玉容”“玉女”“玉食”等等,不胜枚举。与玉有关的诸如琳、瑾、瑜等字也进入人们姓名、字号的备选列表。

在玉的质地和德行理解以外,玉还被认为是音声皆美,因此在古代文学和音乐的评价上,玉都是至善至美境界的象征。凡是美妙的声音都可以被称为“玉声”,一些声音清亮的乐器比如笛、箫、琴等,常常被冠以“玉”来修饰,称为“玉笛”“玉箫”“玉琴”,赞美音乐的悠扬动听,管吹乐器还能被统称为“玉吹”。而用玉来形容诗文声律和境界文辞的优美则更为常见,《文心雕龙·声律》中“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是对诗文声律和谐上的要求,这与中国传统文学对音乐美的追求息息相关。陆机《文赋》中写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以玉之美来形容文赋之美。

此 间 之 玉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历代玉器发展演变的总体架构及整体表现,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是一种长达万年的社会文化现象,即使在当下,玉文化也充满饱满的生命力,玉器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今玉器作为礼器和身份阶级象征的功能,已随着旧社会制度消散在历史长河中,而留存下来的玉文化却融会贯通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美好祝福的寄托、财富的象征和审美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