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大无脑?“肚大无脑”才是真的 | 前沿报道

 板桥胡同37号 2019-08-26
民间流传着“胸大无脑”这样一个词,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发现,乳房较大的女性在智商测验中的平均得分比其他女性还要高出10分,“胸大无脑”只是某些人的偏见罢了……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肚大无脑”却是真的!

Mark Hamer等人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尤其是体重指数(BMI)与腰臀比(WHR)高的人,其大脑会萎缩,脑容量会变小!该结果发表在《Neurology》。

腹部脂肪,也叫内脏脂肪,是储存在腹腔深处的脂肪。以前的研究表明腹部脂肪与心脏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早死亡的高风险有关

本次研究,共招募了9600多人参与实验,平均年龄为55岁,测量了他们的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并进行核磁共振以确定他们的脑容量。

结果发现,所有肥胖指标越高,其大脑中灰质体积就会越小总体肥胖(BMI≥30kg/m2)以及中心性肥胖(WHR女性>0.85,男性>0.90)的人与体型偏瘦的人相比,大脑中灰质体积最小

用Bonferroni法校正后,发现中心肥胖与不同区域的脑容量有关,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和伏隔核

该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肥胖和白质之间的明显联系。研究人员排除年龄、吸烟和高血压等其他可能影响大脑容量的因素之后,该研究结果仍然成立。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该研究没有指明内脏脂肪和脑萎缩之间的潜在机制,但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腹部脂肪会产生炎症物质,可能在脑萎缩中起作用

还没意识到需要减肥的亲们,长点心吧!为了防止“肚大无脑”,让我们行动起来!

文章链接:

https://n./content/92/6/e594

王小五

检验君,我这是将军肚,成功人士的象征,再说了,除了肚子我身体其他地方都不肥应该无所谓啦!

检验君

好吧,如果这还没有引起你的重视,请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为你减肥增添一点动力!





腰围偏粗的人死亡风险会显著增加!

体重指数(BMI)是用于在临床和公共卫生指南中定义肥胖的标准指标,但有一点局限性,那就是BMI不能区分体形或身体脂肪分布。有的人虽然BMI指数正常,但具有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部肥胖。近日有研究表明,腹部肥胖人所面临的死亡风险和全身都肥胖的人群相当

爱荷华大学的Yangbo Sun等人研究发现,BMI正常但腰围偏粗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31%,心血管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5%和20%,和BMI属于肥胖且腰围偏粗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几乎相当。该结果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

本次研究纳如1993年至1998年期间,在美国40个临床中心156624名绝经后妇女,1993年~2017年期间进行随访,了解她们的身体状况,并按照BMI和腰围(WC)进行分组。结果在随访期间共有43838例死亡,其中12965例死于心血管疾病(29.6%),11828例死于癌症(27.0%)。

与正常体重且无中心性肥胖者相比,正常体重但有中心性肥胖者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危险比1.25;95%可信区间1.05-1.46)和癌症死亡率(危险比1.20;95%可信区间1.01-1.43)的高风险相关

所以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只按照BMI来评估自己是否肥胖,在评估身体是否健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体重,更要考虑体型!特别是对于腹部肥胖的人来说。

文章链接:

https:///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38622

王小五

嘿嘿,检验君,看完上面的文章,我突然有点想减肥了,不过怎么减呀?从哪儿下手呢?没有一点方向……

检验君

能够意识到肥胖的危害还不晚。至于从哪儿下手,首先我们要知道最好的减肥方法是什么,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指明方向!




打败肥胖最好方法——慢跑!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与许多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已发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减弱肥胖的遗传易感性。然而,尚不清楚哪种运动可以改变肥胖的遗传风险。

近日,中国台湾的研究人员在《PLOS Genetics》杂志上发文称:运动才是打败肥胖的最好方法,运动可显著降低肥胖的遗传效应,且相较于其他运动,慢跑可将肥胖的遗传效应降到最低!

这项研究使用了台湾生物样本库(TWB)(台湾政府支持的最大生物库)中18424名成年人信息,年龄在30-70岁之间。研究人员共调查了5项肥胖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P),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比(WHR)。使用TWB构建每种肥胖指标的遗传风险评分(GRS),并通过与运动相互作用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发现进行定期运动可以减弱包括BMI,BFP,WC和HC等4种肥胖指标的遗传效应在所有所有肥胖措施中,定期慢跑始终呈现出与GRS最显着的相互作用,可将肥胖的遗传风险降到最低。此外,登山,散步,运动步行,国际标准舞蹈和长时间的瑜伽练习也减弱了BMI的遗传效应,对于易肥胖的受试者影响更加明显。

所以,想减肥的同志们,每天抽空去慢跑两圈吧,只要坚持,是一定能减肥成功的!

文章链接:

https://journals./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8277


王小五

检验君,道理我都懂,我想减肥,但是每天管不住嘴,吃的多,运动也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怎么办,是不是没救了?

检验君

额,其实也并非没救,这里还有一份减肥新策略,专治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你



减肥新策略:致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吃货们

“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我发誓,吃完这顿好的,以后肯定节食、减肥……”,多少人这样欺骗过自己?心里想着减肥,嘴巴却很诚实。

刚过完嘴瘾,心中又充满了罪恶感!唉,有什么办法呢,想减肥却又无奈管不住自己的嘴……

近日的一项研究,可能会给这类人带来一丝曙光。

Kentaro Kaneko等人研究显示肠道中胃泌素抑制肽(GIP)可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平衡的管理过量的GIP可通过血液传播到大脑,抑制瘦素的作用,瘦素受到抑制,便会降低人的饱腹感,引起的效应便是一直狂吃,体重不增加就真的奇了怪了。阻断GIP与大脑的相互作用可恢复瘦素抑制食欲的能力,并让肥胖小鼠减肥成功。该结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GIP是肠道内产生的肠促胰岛素激素之一,能够影响身体的能量管理系统。为了确定GIP是否参与瘦素蛋白抗性,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进行研究,首先证实大脑中确实存在GIP受体,并可与GIP结合发挥作用。

随后,研究人员直接向小鼠大脑注入GIP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阻止GIP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显著降低了高脂肪饮食喂养的肥胖小鼠的体重。相比之下,该单克隆抗体对正常饮食的瘦小鼠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表明这种效应仅限于饮食诱导的肥胖个体。

在瘦素基因缺乏的小鼠中研究发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处理不会降低肥胖小鼠的食欲和体重,这表明大脑中的GIP通过瘦素信号传导起作用

“总之,当吃均衡的饮食时,GIP水平不会增加,瘦素会发挥正常的作用,当食用足够的东西时,大脑就会感到充满感,便会停止进食时”研究人员说道,“但是,当动物吃高脂肪饮食并变得肥胖时,血液GIP水平会增加,进入下丘脑,从而抑制瘦素的作用。因此,动物感觉不到饱,吃得过多,体重增加。抑制GIP与下丘脑的相互作用可恢复瘦素抑制食欲和减轻体重的能力。

尽管该结论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但研究人员推测,通过抑制GIP的抗瘦素作用,恢复大脑对瘦素的反应能力,有一天可能会成为减肥新策略

想减肥又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亲们,是不是很期待呢!

文章链接:

https://www./articles/view/126107

第 14 期前沿报道到此结束

编辑:唐强虎  审校:徐少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