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淄石砚砖作新铭“奋励”

 天津印社1996 2019-08-26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一年。
    2015年底整理案头,用宣纸剪了一张扇面形,拟金文笔意涂鸦“奋励”二字,粘贴在书柜上,抬头就能看到,当是自勉,也算迎接新年的到来。由于喜爱收藏古砚,桌子上摆放不少,时常也将我的书法篆刻作品刻成砚铭。其中一块明代淄博石砚砖特别喜爱,随构想出作同文“奋励”砚铭,同样作扇面形的,可谓“书刻同文”。从去年1231日动手,一连五天的连续奋战,到元月4日完成。

金文扇面书法“奋励”

     这块淄博石砚砖长21、宽12、高4.6厘米,表面有不少划痕,边角多处磕碰。在沧桑的砚石表面我勾画出扇面形,为了保持砚石与扇面形构图比例,将扇面纵向加长,然后用毛笔蘸上颜料书字并落款,为了突出扇面形与文字的凹凸效果,只能用“减底法”将扇面形凹下去,使铭文凸出来,不过这样的刻法,刻掉的要比保留下的不知多多少倍。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开始先凿,将文字之间空白处剃掉,然后再铲平,最后再清理铭文与底面,而且清理是最费事也最费时,扇面底部因有文字阻挡,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清理,整体扇面形想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并非易事,这是考量你心、眼、手的掌控能力。在扇面形铭文的的起首与落款处我还刻了“大吉”、“孙”两方印章。在扇面外框的四边观察,显得有些空虚,又在右下角与左上角刻“非叶”与“真水园主人珍藏”闲文印作装饰。这样这块砚铭有文字、有印章,成了形式完整的一件作品。

淄博石砚砖作“奋励”铭

“奋励”砚砖铭拓片

     砚铭刻好还要“做旧”,让新刻的铭文与沧桑的古砚砖整体保持一致。在扇面形的边缘,平底的空白处,文字线条的处理上施加部分残破,做到适度,自然。然后就是反复地“擦”,使新刻的痕迹擦亮,擦出岁月的陈旧感。古代建筑修复要“修旧如旧”,我的旧砚作新铭也力求做到“新刻如旧”,这样才更又味道。随后选薄宣纸作拓片,跋上几个字,钤上两方印章,又是一件作品。
    我喜欢古砚的厚重与沧桑,可谓“一砚一古贤”。今天,砚台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正因为此更值得我们去真爱,数千年来它见证了龙的文传。古砚有铭。余自书自刻“旧砚作新铭”,算我与古人合作。抚之、观之,平添了一份特殊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