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育2

 昵称26737767 2019-08-26
​怎样把握传统节日这个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赵梅:传统节日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是一个节点。学校在传统节日当天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并形成“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像刚过去的冬至,我们学校联合家长带动孩子一起动手包水饺。这是不单纯包水饺,最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在这期间,高年级的孩子到低年级的班级讲述冬至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讲究、民俗。他们也是从一年级开始学的,而且孩子们跟着家长、老师学可能有距离,跟着哥哥姐姐学更容易接受。孩子在一年级是妈妈教他包水饺,到了二年级或三年级就是他教妈妈包水饺。学长的分享,孩子的回报,就是“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外化于形。
另外,寒假来临,恰逢春节,做一个寒假生活指南,对孩子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比如:心灵手巧画春节、帮爸爸妈妈买年货等,孩子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温度。
尹国营:把传统节日变成课程,开发“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课程。比如清明节,搜集材料,扫墓,办手抄报,最后展示等。当节日放到教育上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很多内涵,孩子会从心底里认同中国文化。
 教师是怎样以身作则的?
王秋红:学校文化需要从教师开始规范,要打造“正严治学,正学为教”的教师队伍,从提升师德素养开始,暑期提前一周开学进行师德培训,开展师德演讲、师德论坛、文化沙龙,以及探讨对不文明行为该怎么处理等问题。
田广瑞:从师生共同进行活动入手。举行师生讲述经典比赛,老师与学生共同比赛,通过老师行为影响学生,从而影响孩子成长。
尹国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说师德问题。在这方面,学校首先得保持师道尊严,出了问题,学校需要站在教师这边,维护教师的尊严。如果社会看不起老师,还怎样进行文化传承?要让每个教师得到尊重,激励内心,让其成长。教师对于文本只有内化于心,文化才能进行再传递。
家长对体验式德育有何反响?
王秋红:家校合作这方面,开展活动之前先跟家长沟通,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低年级已经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袁金花:孩子从小学接触传统文化,诵读经典,上了初中之后,家长反映他们学习语文不费力,背诵古文特别快。同时,家长比较赞同学习不局限于课本,也相当支持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展演的时候,负责化妆、服装、排练的都是家长。而且学校会发邀请函请每个家长都以评委的身份来参加,对孩子的展示情况进行班级互评、年级互评。看到孩子有进步、有成长,家长满意,学校更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