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首成名诗,看盛唐诗人群体之表现

 有友abcd 2019-08-26

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到代宗大历元年(766)(前文唐朝分期中有介绍) 此时的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 ,边疆稳固,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 诗歌创作领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其中山水田园诗和描写边塞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当然今天主要介绍的是诗人群体。


一、山水田园诗派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反映了闲适心情和自然之美,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 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闻一多曾说过:“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画法入诗,善于创造清新秀丽的意境。王维追求的是一种空寂宁静的境界,用禅宗的静思参悟来欣赏品味自然山水之美,在自然界中自我陶醉,物我两忘,使诗歌呈现出清幽、恬静、闲淡、自在、冷寂的审美境界。

二、边塞诗派

盛唐时期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内容多反映从军边塞的感受和经历,表现边塞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边塞生活的艰苦以及边塞的奇异风光和将士对亲人的怀念等,风格多慷慨悲壮,昂扬奋发,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边塞诗以高适和岑参为首,故后世又称“高岑诗派”

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诗风激昂雄健,风骨遒劲,尤以七言歌行见长。其诗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 。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都长于写边塞诗,且都具有豪迈雄壮的风格,又都长于七言歌行体。因而自当时起就有“高岑”之并称。仅就二人的边塞诗而言:艺术表现上“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