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高大。假鳞茎圆锥形,长约6厘米或更长,基部粗6厘米,被鞘。叶2-6枚,互生于假鳞茎的上部,长圆状披针形,长达70厘米,宽达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长达20厘米的柄,两面无毛。 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稍狭,先端稍钝或锐尖,具7条脉,但近边缘的脉分枝,无毛;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背面白色带茄紫色的前端,内面茄紫色带白色条纹,摊平后整个轮廓为宽菱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短,宽3-5厘米,中部以上浅3裂;侧裂片短而圆,围抱蕊柱而使唇瓣呈喇叭状;中裂片近圆形或横长圆形,先端截形而微凹或圆形而具短尖头,边缘稍波状;唇盘密被短毛,通常具2条褶片;距细圆柱形,长约1厘米,呈钩状弯曲,末端稍2裂或不裂;蕊柱白色,细长,长约2厘米,上端扩大,正面两侧多少具短柔毛;蕊喙大,近舌形,宽约2.5毫米;药帽前端收狭而呈喙状,外表面具细乳突状毛;花粉团卵形,近等大。花期3-6月。生于海拔700-1800米的林缘、沟谷或溪边阴湿处。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 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忌干旱,忌瘠薄,轻耐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相对休眠,保持盆土微潮,不宜浇水太多。越冬温度应在6℃以上比较耐寒,冬季室温10度以上就不会受害。有时叶片受冻后可将叶片剪除,温度适宜时假鳞茎可以正常长出新叶并开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