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嘉木,嘉木生安徽舒城。 舒城地处神秘的“北纬31°”,那是一条茶香弥漫的黄金之线,越是接近北纬31度,茶叶品质越好。舒城小兰花核心原产地——汤池镇金盆村便处于这神秘的地带。 金盆小兰花,是舒城小兰花大家族中一枝独秀的“嘉木”,其核心产地金盆村植被覆盖率高,云雾弥漫,一派原始生态环境,空气湿度相对超过80%,茶园土壤肥沃,酸碱度适宜,ph值在4.5-6.5。培育出芽嫩、叶肥、多毫这一优良品种,也是形成金盆小兰花独特外形与优异品质的主要因素。 深谷伴幽兰,长夜仰星月。 玉露冰霜转岁寒,浸润青青叶。 浴火抱相思,不负红尘约。 沸水盈盈绽蛾眉,香韵称奇绝。 一首《卜算子》,道出了人们对小兰花茶的深深眷恋。 舒城产茶历史悠久。据《新唐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早在唐代,舒城已盛产茶叶,并作为贡品。 北宋大画家李公麟在《春秋山庄四时乐》诗中,生动描写了农妇送茶到地头的场景。文人墨客咏茶的诗句也层出不穷—— 上人好贮兰芽片 还待花开一破颜 龙舒幽静地,绝顶见烟霞 有径皆依竹,无畦不种茶 舒城小兰花茶已有200多年历史。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他主编的《制茶学》阐明,“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 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时,品尝了舒城兰花茶后,称赞:“兰花茶很浓很香,看似兰花”,欣然题写“龙舒剑兰”四个大字。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舒城,发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 草木有本心。 到了春天,阳光正好。 作为世间最有人情味的金盆小兰花,一株株茶树开始吸取天地之灵气而生长。 眼下,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吸收了一年日月精华的金盆小兰花鲜叶正等采摘。 小兰花茶采摘时间较短,每年只有l5~20天时间。清晨朦雾中就上山摘采,雾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时。采摘天气一般选择在晴天雾退之前,午后拣尖。经过杀青、理条、烘烤等工序,当天制成。 金盆村的小兰花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蜚声中外,其色、香、味、形在我国众多名茶中也是独具一格。除却优渥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树种,与其精湛考究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金盆小兰花是典型的工艺茶,全手工古法制茶,古法工艺考验的就是手上的功夫。 春来花开好时节,茗新品茶正当时,悠然金盆村,别具“小兰花”,品一杯好茶,将春天喝进肚子里,一抹春阳藏心间。 汤池镇金盆村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境内西南,群山绵延起伏,层峦叠嶂,溪涧交错,云雾缭绕,茂竹修林,兰花丛生,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海拔400—1000米之间的成片、成块茶园散落其中,孕育了“金盆小兰花”:外形芽叶相连,色泽翠绿似兰草;冲泡后,汤色绿亮明净,鲜醇回甘,叶底成朵,绽放如兰花;烘制茶叶和新泡茶水中,散发阵阵兰花清香。 近年来,“舒城小兰花”在国内外大型名优茶评比中屡获大奖,先后获泰国博览会金奖、农业部部优名茶、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金奖。 在浊气混杂的日子里,日日喝上一杯小兰花,清心若茶。那一刻,人生亦如兰花一样,清淡而久远,香气凝结在小小的叶子里面,平淡才是真,让心妥帖安放。 在金盆小兰花的沐浴茶香之中, 让我们人生的静美达到极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