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罕坝-世界最大的人工林

 莫为天下先 2019-08-26

小时候邻居有来自河北坝上“围场”的姑爷和媳妇,知道那里不富裕,很多人出来讨生活。最近才搞清围场原来是指清代著名的木兰围场。个人感觉“木兰围场”的名字听着更高大上些。

“塞罕坝”这个名字有点绕,它是蒙汉合璧语ᠮᡠᡵᠠᠨ ‍ᡳ
ᡝᠠᠪᠠ
穆麟德:muran i aba,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狩猎)。

康熙北巡图

清朝在盛世时即大兴土木,修建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九年的7年中,就从这里伐去古松34万株。

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此后,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这道连南接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轰然倒下了。


大自然的报复如洪水猛兽一般。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流沙大举南进。


北京被几大风沙区包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如果不堵住这个离得最近的沙源,不扼住这个风口,首都的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1962年,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大型国有塞罕坝机械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此时的塞罕坝,荒凉了近半个世纪,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年无霜期只有57天,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

当年在塞罕坝荒原上发现的一棵被称为“功勋树”的落叶松。

最早的林场,树没种活,人都快活不下去了。直到大家看到这棵落叶松后才重新确信“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我们要在它周围建起一片大森林、大林海!”现在树已有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干粗壮,两个人才能合抱起来,树龄超过200岁。

最初外地苗木成活率很低,逼迫林场自己研究高寒地区全光育苗,培育适合当地并且根系发达的落叶松等小苗。

1977年10月28日的冻雨,曾使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

1980年,林场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毁了,从头再来。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从没被击垮。

三道河口是塞罕坝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能种的都试了一遍,但种什么死什么。“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

塞罕坝通常采用裸根苗造林,但到了这里的沙地,裸根苗吸收不到水分。

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办法:把在陆地上培育两年的幼苗,移植到容器桶内再培育两年。取掉容器桶进行栽植,既能保水,也能吸水。

三道河口终于开始由黄变绿。

塞罕坝的绿色攻坚,是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需要在山上挖出长和宽各70厘米、深40厘米的坑,一亩地要挖55个。

塞罕坝,与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283公里。57年间,它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植树4.8亿株,森林覆盖率达86%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

巨变背后,塞罕坝的绿色贡献功不可没。

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老中青三代代表陈彦娴(中)、刘海莹(左)、于士涛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合影。

在塞罕坝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都能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几的森林覆盖,相信在其他地方也能做到。现代发达国家都是由都市圈组成的,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形成几个人口过亿的都市圈。在都市圈内不必死守耕地18亿亩的红线,但一定要建成真正的森林城市,改善气候和环境,以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