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泪目的一场演讲,致敬最美的青春!

 阿里山图书馆 2021-04-19

演讲全文▼

//
演讲题目:绿色奇迹——美丽的塞罕坝
演讲者: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陈智卿
//

图片


1、一棵松究竟跟塞罕坝有何渊源?

大家刚看到了,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非常壮阔,今天让我要给大家介绍塞罕坝的故事,我还想从一棵松说起。今天从塞罕坝驱车,往东北方向几十公里以后,进入到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大家就可以在一片低矮的樟子松旁边看到它。

树干笔直,树杈茂密遒劲,在茫茫的沙地上傲立挺拔,对塞罕坝来说,这棵松树,非常不寻常,非常特殊,我们塞罕坝人称它为:我们塞罕坝的“功勋树”。

图片

大家都知道塞罕坝在河北的北部,它的具体位置,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浑善达克沙地,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八十公里,海拔高度是一千四百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四十米,如果浑善达克沙地沙源封堵不住,对于北京来说,那就好比站在房顶上向自个儿的院子里边扔沙子。

在塞罕坝这样的高海拔、高严寒,非常干旱的荒芜之地,能否造林成功?造什么样的树种可以成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难题。1961年11月份,当时林业部的专家刘琨同志,带领了一批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到了塞罕坝。十一月份应该是秋高气爽、色彩斑斓的季节,但是在塞罕坝,已经是寒风凛冽,刮着白毛风的时候。他们在塞罕坝行走了三天,走到第三天的时候,突然惊喜地看见了,就刚才这一棵落叶松。当时刘琨老人可以说含着眼泪,抚摸着这棵树说:这个树至少也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它是历史的见证,它也是活的标本,今天这里有一棵松,明天我们就一定会营造出亿万棵松!正是这棵松的发现,给我们塞罕坝人营造百万林海坚定了信心和决心,塞罕坝也从此开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1962年4月份,三百六十九名,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四岁的,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的第一代创业者聚集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坝上地区,在高寒坝上、黄沙遮天日的荒原之地,拉开了阵仗,开始了改变塞罕坝历史的人工造林活动。

当时的第一任班子,所有的成员把自己的全家人,全部都从城市搬到坝上,和当时创业的职工一起同生产、同生活、同劳动,就在1964年4月份,开展了一次塞罕坝历史上可以说奠定今天发展成就的大会战,也拉开了塞罕坝大规模造林的开始。

2、【现场连线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
现在我们连线一下,我们的老一代创业者陈彦娴老人。陈阿姨,您好。
陈彦娴:你好
陈智卿: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那种创业的故事。
陈彦娴:我是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当1964年,我还在承德二中,读高三的时候,党就号召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你要考上大学了,就继续深造,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要听从党的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我们宿舍的六个好姐妹,大家决定放弃高考,选择到塞罕坝。那年是八月份我们上的坝,一到坝上以后,那小北风一刮,就把我们冻得就浑身打哆嗦,当时的气温,很多时候都是在零下四十多度,我记得,我们当年就是睡在一间茅草房,只铺了一层油麦秸的土炕上,睡觉的时候你要带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棉裤,等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你的眉毛、帽子、被子上,就是一层厚厚的霜,那就是浑身都是刺骨地疼。

图片


我记得我们到了坝上以后,我们被分到了千层板苗圃去育苗,一听育苗,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个工作,可能很轻松吧,但是其实真的不是那样,每一粒种子对我们来说,真的非常地宝贵,所以为了保证每一颗种子都栽活,我们只好在陆地上先进行练习,拉着这个铁桶,是一个圆形的滚筒,里头装着沙子,那就是一遍一遍地练。
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塞罕坝那大雪已经封山,这个雪都有一米多深,但是为了保证第二年的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就上山去清理那些个残废木,但是当我们到山上以后,那风刮得我们根本站不稳,男同志只好跪在雪地里采伐那些残木,我们女同志就用大麻绳子,把他们采伐下来的那些残木捆好,从山上拖到山下。我们因为当时都非常地年轻,就是你拖得多,我比你拖得还多,所以大家都比着干,往下拖的时候,汗水湿透了棉衣,当我们返回山上的时候,衣服就结成了冰甲,走起路来都是哗哗地响。
虽然是这么艰苦,其实大家还是很乐观的,收了工以后大家还可以唱着歌、看看书,觉得生活在这样一片的土地上其实也是快乐的。作为我们第一代务林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造林,我觉得我们这一生是值得的,这一生我们感到骄傲,谢谢大家!

图片


陈智卿:也谢谢陈阿姨。其实在塞罕坝,老一代创业者这种令人感动的故事,比比皆是。

3、老一辈塞罕坝人如何迎难而上,创造绿色奇迹?

1977年10月份,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雨凇灾害,突然袭击了这个弱不禁风的地方,第一代造林人,造下的五十七万亩人工林,其中的二十万亩,一夜之间被压折、压断,一个晚上,一个三米高的落叶松,从它的挂冰量达到了二百五十公斤,有的甚至超过了一吨。

一代职工在屋里边,听着树木嘎吱嘎吱,被压断的声音,可以说痛心不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自己亲手营造的树木,像看待自己亲自生养的孩子一样。但是那一代人没有被困难压倒,也没有向挫折屈服,他们一棵棵地清理着被压断的残枝树木,又一锹一镐地重新整地,又一片一片地重新造林,塞罕坝人坚信树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倒了,可以站起来;只要理想信念不倒,塞罕坝人一定会战胜重重困难!凭着坚韧的恒心和意志,利用了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营造落叶松九十六万亩,造林株数达到了三点二亿株,在北京北部,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拔地而起,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步伐戛然而止!

图片

4、陈智卿缘何扎根塞罕坝二十六年?

正是老一代塞罕坝人,这种敢于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低头的这种精神,一次次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们塞罕坝一代代人。我是1994年来到塞罕坝的,在一个林场最基层的一个营林区当过库管员,直接就住在了离场部五十多华里的山上,地下半截,上面半截,像我这高度基本上就得这样低着头进去;晚上睡觉,也是先把炕烧热,第二天头发上、衣服上,全是烟熏火燎的味道,和我住在一起的一位老同志,他是第一代人,他是个护林员,他每天需要走,我问他接近四十多公里,走一天才把自己的辖区走一遍。

当时看到我可能是情绪有些低落,就告诉我:“你现在居住的条件比我们当时的条件好多了,你粮食不用犯愁了,有柴火烧炕了”,我说:“这么艰苦的条件,为什么你们还这么乐观?”他说:“为什么我们不乐观呢?我们营造的林子,从小到大长成材了,我们通过我们积极的努力,我们收到成果了,我为什么不高兴?”每天他巡山的时候,我看着他坚定的背影,一步步一日日,我真是一次次地被感动。

图片

当时塞罕坝人比第一代务林人的条件有所改善,每家有个大炕,大炕连着锅台,一边做饭,一边把炕烧热,顺便取个暖;到冬季,每家有一个菜窖,储存一些土豆、萝卜冬天过冬用。因为我是外地的,这些淳朴善良的林场人,一到周末把我找到他们家里边,把自个儿家里边攒的好吃的都拿出来让我吃,他们对我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我把分场里边每家每户林场职工的饭,几乎吃遍了,他们现在见了我,也一直一个非常亲昵的称呼“小陈”!正是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这种不怕困难、不怕挑战的精神,一代代一年年,激励着塞罕坝人。

图片

5、当代塞罕坝人如何继承老一辈人的精神?

随着林场的发展,也给当代塞罕坝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林场人勇敢地向以前从未涉足的、沙化严重的、土壤贫瘠的石质阳坡进行进军,在这种地方造林,苗子运不上去,机械设备使不上,需要我们职工一棵棵地背上去;因为底下是岩石,树坑刨不出来,需要拿钢钎子一锤锤砸下去,这样把底下的石头取出来,挖石换土,换什么土?山上没土,我们需要从山下找比较肥沃的土壤,再背到山上,铺到这个坑里边。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这几年的时间造林十万亩,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一片片一排排一棵棵笔直的落叶松,它像绿色卫士一样阻挡着风沙,守卫着这片绿色疆土。

从荒原变森林,从森林到绿水青山,今天塞罕坝百万亩绿水青山又以博大的胸怀,反哺着这一方热土和一方人民。随着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改善,塞罕坝的旅游也热了起来,每年都吸引着接近六十万人的游客,这样周边村民也富起来了。坝下有一个村民叫邢国林,以前只有靠种土豆出来打工,随着塞罕坝旅游的发展,他办起了农家游,由原来的四间土坯房,到现在拥有二十四间房屋,年收入达到了二十万元。随着塞罕坝的发展,塞罕坝的周边区域绿化苗木、交通运输、土特产品加工,都纷纷搭上了塞罕坝发展的绿色快车道。每年塞罕坝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社会综合收益能达到六亿元。

图片

但是我感觉,虽然周边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塞罕坝把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的这种意识,深深地根植在当地百姓的心中:今天或者此时此刻,驱车上塞罕坝的时候,你首先会收到一个短信,提醒你注意防火安全,到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会给你发放宣传单,同时要登记你的车牌号和手机号,给你宣讲防火知识;进入林区以后,你就可以看到周边的村民,每家每户都在种树,把朴素的环保意识已经上升到自发的保护行为:每个村组都自己组织了护林防火队员,举着小红旗,上面写着防火,提示您不要抽烟,不要野外用火,不要进入林区破坏环境,当地村民现在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群人的事情,是每个人的事情,只有这样,绿水青山才能得到永续发展。所以说大家问我: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如何理解塞罕坝精神?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塞罕坝的每棵树,每片林子,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