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例谈古诗词鉴赏用典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微课进行时 2019-08-26

作者: 丁国放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心情。”“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典故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
因而用典类题目在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探讨古诗词鉴赏题中用典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对于古诗词阅读鉴赏的备考大有裨益。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意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用典表面上看就是引用了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内在里就是为了用其丰富而含蓄的意蕴来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一、用典可分为两类:
1、用事,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例如1: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句话说得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生长于京口,并于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这也是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之时。作者就想通过这一事件来表达对刘裕的赞扬和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情感。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句,作者是想以廉颇自比。《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后来被小人谗言,未得到重用。通过这个典故作者想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怀。
例如2:
曹操的《短歌行》一诗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则属于用事,借周公“一饭三吐哺”之历史故事,以自比周公,说明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以加深诗词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
例1:
引用《诗经》中的诗句的《短歌行》,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然极尽礼节招待他。而《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则是化用了《管子·形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以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例3:
姜夔的《扬州慢》的两句话: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其中“春风十里”就引用杜牧的诗句,虚写了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而“尽荠麦青青”实写了今日所见扬州的凄凉情形。这两幅景状对比,就寄寓了词人的昔盛今衰之感慨。
例2:
一个类似性化用(即与用典相似)2017年全国卷2的古诗词鉴赏《送子由使契丹》中的“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共沾巾。”两句就切用了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典故的运用
纵观近几年古诗词鉴赏高考真题,用典类题目的考查以用事类为主,因而本文着重探讨用典中用事类的题目解题方法及技巧。而在解答用事类用典题目时,我们要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1:谁是谁;
问题2:谁像谁、谁想像谁、谁不能像谁。
下面以主观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为例加以阐释。题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呈现1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首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先思考并解决问题1,即为“谁是谁”的问题。所谓“谁是谁”就是用典涉及到的对象都是谁,他们又都有哪些特征。
这道题涉及到的对象有任公子和诗人自己。任公子的特征通过注释可以看出,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因而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且有内涵的人物;诗人自己的特征是一位满腹才华的诗人。
其次解决问题2,即是要弄明白“谁像谁”“谁想像谁”“谁不能像谁”。
从问题1的解决结果可以明白“谁像谁”的问题,即看出了诗人和任公子的才华相似;诗人自己肯定又想像任公子一样能够钓起大鱼,但已时过境迁,江海中已无巨鱼,意思就是国家已无巨寇,大唐一统天下,一派盛世景象。这又明白了“谁想像谁”的问题;诗人想像任公子却不能,因而蕴含其中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之情显而易见。而这又明白了“谁不能像谁”的问题。
总之,李白借任公子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了两两层意思,一是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的讴歌赞美;二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的哀愁。

这种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同样适用于客观选择题。下面以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高考真题14题为例加以阐释。
真题呈现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这道客观选择题考查的依然是用典这一考点。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谁是谁”的问题。
对象有:典故本身涉及的是李揆,与之相关的是苏辙,当然也有苏轼。
李揆的特点是很有才华,在当时声名卓著,苏轼两兄弟与之相似。“谁像谁”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苏辙像李揆,相似点有两处:一是才华和声名;二是处境的相同,同为使者出使关系比较紧张的外邦,都有被扣留的危险。
另外,苏轼和李揆的相似点也是存在的,李揆否认自己是“大唐第一人”是因担心被扣留,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和李揆一样的担忧。因而A选项、B选项和E选项是正确的。

综合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解答用典类题目时,弄清楚“谁是谁”的问题,弄明白“谁像谁、谁想像谁和谁不能像谁”的问题,无疑是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