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讽刺诗词㈤

 陆一2 2019-08-26

  封建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些真才实学之士,不但不能报国报民,反而遭到种种排挤迫害,故而经常发出愤懑不平的心声。唐代诗人罗隐有首《送灶诗》道: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坚瓠集》卷二)
       
明初瞿宗吉也自叹穷愁潦倒、怀才不遇,作诗以落拓时的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自喻:
                
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

         笔端花语胸中锦,赚得相如四壁空。(《坚瓠集》卷二)
      
当时有首《劝学诗》云: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成化年间,文网严密,大批读书人因误触禁忌,被押送辽东充军。御史冯徽也遭谪戍,遂将该诗改成:
       
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

辽东三千卫,尽是读书人。(《坚瓠十集》卷一)
      
其时又有无名氏作诗曰:
          
翠死因毛贵,龟亡为壳灵。

不如无用物,安乐过平生。(《坚瓠集》卷二)
       
寓意也大同小异。
       
绝妙好词幽默多
       
生活中的讽刺诗颇多诙谐,妙趣横生,往往令人捧腹喷饭。唐末智宏和尚喜爱作诗,然而才思枯竭,只得经常剽窃前人的佳作。有一天,他摇头晃脑地高吟“河分冈劈断,春入烧痕青”,在人前卖弄,得意非常。有个小和尚却发现,这两句分别出自著名诗人司空曙与刘长卿之手,这两个诗人早已去世了。于是小和尚笑吟吟地对智宏说:“我也作了绝句一首,请师兄指正。”说着他便模仿智宏的声态,直着嗓子吟道:
                 
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
         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
(《笑笑录》卷二)
       
众僧一听,哄堂大笑。智宏羞愧难当,恨不得有条地缝好钻进去。
       
明代文士屠隆与莫是龙、袁太冲是好朋友。某年夏天,屠隆与莫是龙一齐去拜访袁太冲。袁太冲非常高兴,热情地设宴款待。

    屠隆(1544~1605)

席间,袁家的仆人送上水果,上面压着一张纸条,大书“琵琶一盒”。三人相视而笑,屠隆遂吟道:
       
枇杷不是这琵琶,      莫是龙续道:
       
只为当年识字差。
       
袁太冲又续道: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坚瓠集》卷三)
       
仆人听了,非常惭愧。
       
北宋时,福建有个读书人,名叫韩南。他考取了举人以后,又多次到京城里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却屡次名落孙山。后来,直到有一年,朝廷在三年一次的“正科”以外又开设了个专门照顾那些落第举子的“恩科”时,才被录取了,而那时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随后,他又被授了个职位很低的个小官儿。当时,那些大官儿都是穿的红袍紫袍,而像他这种八品九品的芝麻官儿只能穿“青衫”,当然,毕竟比布衣老百姓强得多了。在这之前,他因为家境贫寒,尚未娶妻。如今,一班趋炎附势的媒人们便纷纷上门为他说亲。韩南不胜厌烦,又颇觉好笑,便作了一首诗谢绝道: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南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七)
      
这首诗传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媒人踏上门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