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干地支学说

 lvlin6000 2019-08-26

干支学说,自成体系。五行之气的流行,有可见与不可见。不可见即阳气,可见即阴气,阳气就是能量,阴气就是成形。十天干为阳气在天,十二地支为阴气在地,进一步细分,则十天干中各有阴阳,如甲为木之阳气,代表气机生发的那个功能和能量,乙为木之阴气,代表木气成形的那个具体事物。

十二地支,即五行之气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我们如果立足陕西或河南一带,很明显知道往南则热,为火;往北则冷,为水。南北分别为水火二气最旺之地。天气流行各地,天地交泰,则干支搭配,组成了一组具体的干支单柱。人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就是四组天地之气的符号了。这四柱之气是相互交感作用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天干和地支是绝对不可能分开的,一个干支单柱就是一个时空气场记录的信息体。四柱之间,天干与天干等于天气的交感,地支与地支等于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空间方位相对即为冲,结合古代先进精细的天文学,还有六合、三合、刑、害的关系。

单柱干支之间的关系最密切,柱与柱之间的作用方式,是天干与天干交感、地支与地支交感,不同柱之间的天干与地支作用方式,就只能是间接作用了,且柱与柱之间紧贴则作用力强,远隔则作用力弱,这是物理的法则,也是人事规律。

如:甲 → ← 庚 → ← 壬 → ← 庚

↓ ↓ ↓ ↓

↑ ↑ ↑ ↑

午 → ← 午 → ← 申 → ← 戌

对于五行之气的研究,一定要借鉴佛学中唯识学的内容,才能尽其玄奥。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一书中开篇就说:“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书面上解释得很对,可惜没有说透原理。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本来只有一气,为何说是五行:五种气的运行呢?“惟有动静,遂分阴阳。”动为阳,静为阴,我们通常理解为气因动静两种状态故分为阴阳二气,然后阴阳二气细化老少为四象,四象即木火金水,而土为“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 五行之气就是这样来的,其实仔细一想,根本不对,因为动静分阴阳,阴阳分木火和金水四象,那木火之气就是动气,而金水之气为静气,木火是为动气的运行状态、金水是为静气的运行状态,木火金水只不过成了这天地一气动和静的一次运行消长记录而已,无法解释之后的“在天为生气、在地为万物。”既然五行之气仅仅是动静,又如何“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以从“一气而已”这“一气”起,一定要认真考究,不然之后的解释是不通的,尽管千百年来,术数学者都笼统地这样认为。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这个气本身就包含了不可见的“能量态”和可见的“物质态”,物质含有能量,能量又影响物质。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能量在古人眼中,都是“一气而已”,因为可见的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无时不在变化,可见与不可见只是这一气“气、质”的两种体现形式。因为是能量,所以是流动不居的;形成了物质,所以是静而有常的。天就是动,为阳气,地就是静,为阴质。天空地实即阴阳二气最好的直观体现。

这“一气”之中,早已五行特性具足,即五种能量态在运行。流行于天谓之天干,成形于地谓之地支。故天干周流不居,而地支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天空中斗转星移,大地则安然不动。春天正月地支一定是寅,寅方位在东而不变,能搭配甲、丙、戊、庚、壬五种阳气,产生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的五种寅月柱。所以天干为主事、为动,地支为基础,为静。单从寒暑消长的角度来说,木火金水符合阴阳二气运动消长过程是可以的,但不可以直接将五行之气与阴阳之动静划等号。

“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无形之能量为动,成形之物质为静,气有“气”与“质”动静两种状态,所以要细分阴阳来区别。天干就是能量流动之“阳气”,地支就是物质成形之“阴质”。天气的流动,五行细分阴阳气质即为十天干,十天干在大地空间上各有生旺与衰败之地,即产生地支十二宫的排布。地支按一定顺序前行,天干也按一定顺序前行,形成六十花甲子。

木、火、土、金、水各分阴阳“气、质”二气流行于天,形成十天干。地支中木、火、金、水各二,而土有辰戌丑未四个,为什么呢?因为木、火、金、水之气,即阳气运行,土则为阴质之集聚,天气行于上,皆赖土之聚集、成形作用才能维系阳气在这个地球上形成一切自然现象,所以土爰稼穑,也就是土滋生其他四行并收敛其他四行,辰戌丑未也就分别是木、火、金、水四行的墓库。木、火、金、水是天气之流行,土为大地之承载。故辰戌丑未四土为其余四行之墓库,土本身再无墓库可言。

所以,要说什么是“一气”?六十花甲子整个就是一气,是五行混元一气。因为五行之气并没有独立过,而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这五种属性的气混在一起,当然就是“一气”了。因为动静不同分为有形与无形,就有了能量与物质的各种名相。这是中国古代立足于地球本土所观察总结出的术数与易学朴素的自然物理科学,佛学则换一个角度,以五行中之“金”——空性的角度来看“地(土)、水、火、风(木)”四气的变化,只是换了一个普遍适用于宇宙范围的大立场,都与现代物理科学相吻合。

阳气渐长,自然阴气渐消;阴气生起,当天阳气渐消。所以十天干在十二地支循环,就好像接力赛一样连续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亥月为木气的生起,所以藏甲阳木,到寅月木气最旺,卯月则旺气形成物质,阴木之气最旺谓之乙木。到未月木生气已尽为木之墓库。午月火最旺,木之阳气完全耗尽,谓之乙木阴长生,依次向前:申、酉、戌、亥,乙木阴气越强,甲木之生气越被克制,乙木到亥为衰,阴气衰微而阳气甲木之长生,此自然物理,固然易懂易明,用之于人,人禀赋阳气而有生命,有形体的存在就是阴气,本已阴阳具足,用人生阶段来表示,少年为阳气生发,壮年为阳气旺盛,中年为阴气渐长,晚年为阴气旺盛。

《子平真诠》以及很多书,都采用了阳顺阴逆、阳死阴生的表格,为了表达阳与阴的不同,将阴气运行的顺序与阳气相反,出现如乙木长生于午,沐浴在巳,冠带在辰……这样一路下去的逆行,殊不知以此表达地球的物理法则也未尝不可,但用之于人类生命和社会,则格格不入,因为整个物理的法则有生和灭、存与亡、能量物质互换的过程,而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生活,气机而言,只能有阳气才有生命,人死亡之后的世界就是阴,那个阴我们无法得知,也没有必要得知;物质而言,只有有形的物质能够为我们所用和可见,无形的能量本来无所不在地发挥作用。所以,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中所说的阴气逆行,不能用之于命理。很简单的道理:比如乙木长生于午、丁火长生于酉,那么乙木见午应该以印论,而丁火坐酉应该以坐印论了,而沈孝瞻在后来论格局中,并没有按他交待的原则这样做,还是按照丁坐酉为坐偏财来办,可见酉金依然为丁火所克之物,所遵循的,还是五行生克的法则。

“但阳长生有力,而阴长生不甚有力,然亦不弱。若是逢库,则阳为有根,而阴为无用,盖阳大阴小,阳得兼阴,而阴不能兼阳,自然之理也。”——这一小段,如果按照作者的思路下来是没有问题的,深思之,问题太大了。“长生”为消长之机,长生本身不存在有力无力,阳气之长生与阴气之长生,与阳气之削弱和阴气之削弱,本质是一回事的。阳气之长生即阴气之削弱,阴气之长生即阳气之削弱,何以会存在阴阳二气的消长之力不平等的事。若是逢库,阳气之库与阴气之库,各有其用,库本身都是担负库藏的作用,既然是库藏又怎会无用?要说阴气逢库无用,我们这个形形色色的自然人事无不是阴气在大地之库藏。若无阴气库藏于大地,何来人间?

“盖阳大阴小,阳得兼阴,而阴不能兼阳,自然之理也。”——如果我们把阴阳二气理解为气与质、能量与物质、可见与不可见两种,当然是无行之气为主,有形之质为辅,阳得兼阴,而阴不能兼阳。但是我们忘记了开头第一句: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气与质看似是阴阳两个,实际上是五行之气的“动、静”两种状态的体现而已,其根本是混元一气啊。此气“散而成气、聚而成形”,不是对立的二元,而是“即空即有”的一元。如果说阳气能兼阴、阴不能兼阳,那就落入了唯物主义的二元论。

天干即运行于天的“气”,为主干;地支为成形于地的“质”,为支配。二者同属一气,因为动静不同,功用有所区别。干与支哪一个重要?《易经》讲“动必有变”,阳爻为动,阴爻为静。重阳即阴,阴生于阳。阳动变阴,阴动变阳。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气的运动造成的,所以相较之下,天干具有主事的特点,往往代表明显的人事,特别是在预测流年的时候要重视天干。而地支是物质基础,起到支配的作用,不仅不是无力或无用,还是天干之气的力量之源,地支本身作为成形的物质,本身就具备有力量。地支间力量太过不及,冲战起来一样引发凶祸。

易经讲太极生两仪,太极即混元一气,无所不在,处处太极。气之动静,分阴阳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动则变化无穷,静则成形待用,阴阳动静之气反复变化,导致这个物理世界可见与不可见、变化无穷的现象。乾卦即阳,坤卦即阴,乾卦象天,坤卦象地,乾坤二气即太极混元一气动静有无的两个最大的现象,由乾坤之变化,天地产生万物的变化差别。术数则通过五行、干支来体现这种动静变化。

上面因为讲到干支,连带沈孝瞻《子平真诠》讲解了古代物理知识。如果我们单单因为对预测人生命运感兴趣而学习预测技术,那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阴阳五行、干支学说去运用就可以了,不必深究其原理。但如要做一个预测学家、命理学家,就必须得溯本寻源,弄清天地自然的造化不可。只有这样深刻领悟术数的本质,才能在研习和运用的时候感而遂通、圆融无碍。对于各家学说能够去辨别真伪,遇到疑问能够自己解决。

五行之气能够连环相生谓之有情,相悖而克制则多有灾咎。无论单柱干支之间,还是天干与天干之间、地支与地支之间,若相生不战,谓之一团和气。所以《滴天髓》以天道喻人事,“上下贵乎情协,左右贵乎同志”。 干支之气不仅要相生,力量上还要停匀最佳,如母慈灭子、子多泄木、反乘反侮,也属于气滞不和。可知《滴天髓》是以五行干支之气的生克战和,并充分照顾了干支的特性,紧紧围绕五行之气“特性、生克、力量”三个方面来论命吉凶祸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