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洲打瓜打开村民增收新门路

 wupin 2019-08-26

新洲双柳有一种特色瓜果名叫打瓜,标准的打开方法是一拳打开,打瓜也因此得名。

打瓜,在新洲双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但一直局限于当地自产自销。前不久,“双柳打瓜”就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这也为打瓜走出新洲贴上一张通行证,为当地村民增收打开了新门路。

打瓜更像是保健瓜

8月20日上午,在双柳街大陈村瓜地里,我们品尝了一只打瓜,瓜肉清香,鲜嫩多汁。“相比西瓜,这种瓜不算甜咧。”面对疑问,双柳街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游艳华介绍,打瓜其实更像是一种保健瓜,有消渴解暑等多重功效。

瓜农孙怀志在双柳街孙竹村种了20多年打瓜,据他介绍,打瓜解渴消暑的作用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白糖或冰镇,口感更佳,而且打瓜适宜于所有人群食用,在当地是消夏必备佳品。打瓜全身是宝,除了生吃外,瓜子香甜,瓜皮可以制成腌菜“臭瓜皮”,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腌菜,也是当地的一道招牌菜,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品尝。

游艳华介绍,打瓜属于西瓜的变种,在甘肃等地也有出产,双柳是长江冲积形成,临江的潮砂地,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武汉以新洲双柳街出产的打瓜最优。据了解,目前双柳街打瓜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每亩平均产量逾1000公斤。

将带动农产品标准化种植

双柳街商户叶章松介绍,新洲区一直对打瓜产业高度重视。为了推广打瓜,街道组织拍摄了宣传视频,在一些新媒体平台进行了推广,效果不错,打瓜销路越来越好,今年平均售价每斤也比去年高出了一毛钱左右,6月至今他已卖出双柳打瓜3万多斤。

游艳华说,打瓜申报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武汉市补贴20万元,新洲区补贴10万元。为鼓励瓜农产销,双柳街所有种植打瓜的瓜农和售卖打瓜的商贩,都可无偿使用“双柳打瓜”这一商标。

游艳华介绍,今年已经有不少外地人前来买瓜,包括新洲城区、武汉市区、黄冈团风等地的居民专程来双柳买瓜,甚至还有省外的批发商咨询。

新洲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柳打瓜是新洲特色农产品培育的一个代表。打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后,双柳街将积极推进打瓜标准化种植,从播种育种到施肥管理,统一指导村民,瓜农种出来的瓜规格统一,大小均匀,更好外销。同时,也将为该区其他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