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心理操纵术》 之二十二 曾国藩在人生低谷时不气馁,在人生辉煌时不自满。他这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人格魅力是如何炼成的? 曾国藩认为,要让自己变得有人格魅力,只需改掉三个坏毛病即可。 一是不要忽视自己的长处 30岁时,刚刚进入翰林院工作的曾国藩发现自己和同事格格不入,同事们不是排挤他,就是给他使绊子,让他干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 曾国藩这才发现,自己以前一直闭门苦读圣贤书,而忽视了与人交往的技巧,现在进入社会,居然如同一个白痴一样。 曾国藩仔细将自己30年的生活回忆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除了拜师读书外,一无是处。他猛然想起,当学生也是自己的长处啊,因为自从当学生读书原来,由于成绩很好,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 这个长处在今天看来,实在可笑。可曾国藩不这样想,他决定将自己的这个长处发挥出来,于是疯狂四处拜师,不仅拜了理学大师唐鉴、国学高手倭仁,连权倾天下的军机大臣穆彰阿也成了他的恩师。 曾国藩就用自己能当学生这一长处,赢得了京城名人们的关注。 二是不要毁掉自己的信誉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信誉的重要性。曾国藩认为,信誉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了信誉,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曾国藩的一生,很少和人定下约定,但只要许下诺言,无论如何也要去兑现。 成为翰林院的一名七品检讨时,曾国藩的年薪是33两银子。如果仅仅是吃饭,完全够花了。可曾国藩在翰林实习的三年时间里,不仅欠下客栈30多两银子的房租和伙食费,还从一湖南老乡处也借了一些银子。 拿到的俸禄,以及从老家借来的100两银子还完账后,曾国藩当时的口袋里只剩下17两银子。 这17两银子将要过一年的日子,曾国藩正在愁怎么过下去的时候,琉璃厂一古玩店的伙计找到客栈里来了。 原来,曾国藩前段时间在琉璃厂一个叫三丰的古玩店里看中了一件宝贝,宋朝米芾的一幅字帖。曾国藩仔细辨别后,见确实是米芾的真迹后,爱不释手。 古玩店的老板见曾国藩是翰林院里的官员,心生好感。因为翰林院里的人都是饱学之士,是真正的文人。于是以15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曾国藩。可曾国藩的口袋里哪有银子呢?于是承诺,等俸禄发下来的时候,就来交钱取货。 曾国藩见到伙计后,连声道歉。原来,曾国藩的俸禄发下来时,已经将这件事忘记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曾国藩亲自到古玩店里向老板道歉,并多加了2两银子,总共17两银子将米芾的字帖买走。 没有了银子,曾国藩自然又是靠借钱度日,好在他在翰林院有了正式工作,钱庄也愿意贷款给他。 曾国藩认为,自己再穷,也不要失去信誉。因为信誉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来的。就靠这样的精神,曾国藩成了当时说话算话的正人君子。 三是不要扼杀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个性。曾国藩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的财富,是无形资产,千万不要扼杀。 曾国藩在翰林院工作时,十分穷困,可他偏偏遇到了一股坏风气,就是京城里的官员,无论大小,遇到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办宴席收银子。 曾国藩不善于交际,他觉得办宴席的人,不是为了收银子,就是为了拉拢关系。而这种社交让曾国藩深恶痛绝,加上自己身上没有银子,他索性做了一回张扬个性的大事,即在翰林院的大门上写了一张告示,拒绝参加一切宴席。 这也太有性格了吧! 曾国藩虽然得罪了整个翰林院的官员,甚至其他衙门的官员,却引起了一个大人物的关注。此人就是当时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见曾国藩与众不同,敢于只身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决定好好栽培。事实证明,曾国藩果然成绩不凡,做到了封侯拜相的位置。 后来,曾国藩在给自己的学生们讲人格魅力时,特意提醒,要想有持续的人格魅力,就需要改掉以上三个坏毛病。(图片为配图。作者/客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