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

 ganhaiqiang 2019-08-27

病例介绍

地点:印度昌迪加尔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患儿,1岁,男,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嘴唇、手掌和脚底出现间歇性紫绀(尤其是在哭泣时)一个月入院。发热是间歇性的,记录体温高达104°F(40℃),对退热药有反应。咳嗽是非阵发性的,与呼吸困难和进食障碍有关。

既往史:曾因咳嗽和呼吸困难入院两次;第一次发作是在5个月大时,另一次发作是在9个月大时。接受了静脉注射抗生素和氧气的治疗,但是呼吸困难仍然存在。他出生于一家医院,足月正常分娩,出生体重为2.5公斤,新生儿过渡期正常。他在7个月大之前都是纯母乳喂养的,此后,他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还进行了以牛奶为基础的饮食。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为其独生子。父亲是一名吸烟者,没有肺结核病史。患儿免疫接种正常,但没有卡介苗疤痕。

查体:体重<第3百分位,身高第5百分位,体重/身高为预期值72%,表明慢性营养不良急性加重。枕额径第5百分位。入院时心率160/min,呼吸80/min,血压90/60 mmHg,脉搏正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向上滑动阅览

杵状指没有严格的形态学分度,有的看起来很明显,有的就比较轻微。但在轻微的时候,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把两侧中指举起来,对齐,正常的话可看到一个菱形。如果是杵状指,这个菱形就消失了。

 题外音:

大约2%~9%的肺癌患者会出现杵状指。有的患者会去看骨科,有经验的医生会建议拍个胸部的片子看是不是外肺部肿瘤。肺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时,杵状指会逐渐恢复正常,肺癌复发时又会长大。有的杵状指会同时感觉疼痛,但很多是没有疼痛感的,对于中老年又长期吸烟的朋友,出现杵状指一定要提高警惕。

同时,杵状指可以出现在肺癌的任何一个时期,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晚期肺癌的表现。而且,不只肺癌患者会产生杵状指,一些慢性肺病也会出现,只是需要排除肺癌。

呼吸系统检查显示轻微肋间隙凹陷,听诊时没有任何捻发音或喘息。腹部、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实验室检查:在住院期间,血红蛋白为8.4 g/dl,显著下降至6.4 g/dl,两次输血。存在持续性多形核白细胞增多(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16000-18500/mm3)和血小板增多(7.51 lakhs/mm3)。外周涂片显示有微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24 U/L和34 U/L。

动脉血气显示持续性呼吸性酸中毒。室内空气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为50%,使用鼻导管吸氧(5L/min)后,血氧饱和度提高到97%。发现杵状指和贫血。

X线胸片显示双侧模糊伴浸润(图)。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提示双侧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和纵隔淋巴结病变。超声心动图显示轻度房间隔缺损伴少量从左到右分流。

下图示:胸部X线显示双侧间质浸润和磨玻璃影。

其他检查结果

向上滑动阅览

病原体检查

*AFB染色、真菌涂片和耶氏肺孢子虫:阴性-重复三次

*AFB培养和真菌培养:阴性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0 mm

HIV、CMV血清学:阴性

免疫学检查

绝对淋巴细胞计数4600/mm3

IgG、IgA、IgM值:分别为692 mg%、76 mg%、193 mg%。

结缔组织疾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相关疾病

尿检:白蛋白阴性,无红细胞管型。

胃灌洗标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阴性

ANA,ANCA:阴性

其他检查

汗氯化物含量:40 meq/L

超声腹部:未见异常

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

依据:

在排除其他常见的弥漫性肺疾病的病因后,至少满足以下4项中的3条即可考虑诊断: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气促及活动不耐受;

(2)体征:休息时气促、肺部啰音、杵状指/趾、发育迟缓或呼吸衰竭;

(3)低氧血症;

(4)胸部影像显示弥漫性异常。

治疗过程:

儿童住院时间约为2.5个月。

入院时,开始接受鼻导管吸氧(5 L/min)和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和氯唑西林静脉注射。后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非典型肺炎,采用复方新诺明治疗疑似肺孢子虫肺炎。

由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表明存在间质性肺病,口服泼尼松龙的剂量为2 mg/kg,持续14天,随后4周逐渐减少。患儿最初对激素治疗有反应,呼吸困难改善。

然而,在激素逐渐减量的第20天,患儿出现明显的呼吸窘迫、发热、嗜睡、CRP升高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特征,血小板计数为27400/mm3。患儿随后气管插管并输注血小板和白蛋白而给予支持性治疗。激素剂量又增加了,抗生素剂量也增加了。患儿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也在晚期前恶化。气管内吸引培养显示不动杆菌属。患儿出现严重脓毒症、难治性休克、心脏骤停、治疗无效。

病例述评

该患儿具有间质性肺病特征——咳嗽和呼吸困难、发育障碍、呼吸急促、低氧血症、杵状指、支持性X线胸片和HRCT特征、激素能改善儿童的呼吸状况。尽管如此,该患儿的鉴别诊断仍然很困难。

向上滑动阅览

鉴别诊断

婴儿期常见疾病

发育障碍

☆先天性肺泡发育不良

☆腺泡发育不良

☆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伴肺静脉错位

生长异常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和慢性肺病(足月新生儿)

☆肺结构改变-21三体综合征

☆肺发育不良

☆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肺疾病

病因不明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肺间质糖原增多症

表面活性剂代谢紊乱

☆spftb、spftc、abca3突变

非仅限于婴儿期常见疾病

免疫功能正常患者

☆感染和感染后

☆过敏性肺炎

☆吸入综合征

☆嗜酸性肺炎

免疫功能异常患者

☆机会性感染(HIV,原发性免疫缺陷)

☆移植排斥综合征

全身性疾病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尼曼-皮克病

☆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少年皮肌炎、ANCA相关血管炎、结节病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

类似间质性肺疾病的疾病

☆高血压血管病

☆淋巴系统畸形

☆心功能障碍或静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充血性血管疾病

未分类的

☆终末期疾病,肺活检不充分或无诊断意义

后附尸检报告

病理学检查:

大体所见:

肺脏质地实变和肺门淋巴结增大(a);

镜下所见:

2型肺细胞增殖的间质间隔变宽(b和c);

轻度间质炎症(d);

组织间质纤维化[Masson三色染色](e);

弥漫性肺泡出血(f);

肺泡间隙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波斯蓝染色](g);

肺动脉平滑肌增生(h);

肺动脉内纤维性血栓(i)。

其他脏器病理学:

肝脾、脾大体所见,梗塞为苍白区(a);

肝窦扩张和充血(b);

脾动脉分支脾血栓(c);

肾的毛细血管袢内出现纤维性血栓,在MBS染色呈红色;伴急性肾小管坏死(d和e)。

该例诊断是通过详细的病史、检查和典型影像学特征来作出。并非所有病例都需要进行肺活检来进行诊断,尽量进行基因检测来确认潜在病因,但在等待结果时,治疗不应延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