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自小拜在齐白石门下学画,因一事不辞而别,最后却成为书画大家

 江山携手 2019-08-27

文/小田

书法和字画均是我国的传统国粹。从古至今,书法和字画就深得人们的热衷和喜爱,诞生了像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择端、徐悲鸿、齐白石等一些书画大家。他们本着对书画的热爱,将一腔热情投入到书画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同时他们也给世人留下了一幅幅惊艳四座的书画作品。有些作品也因为太过珍贵,被珍藏在国家博物院,成为稀世之作。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这幅《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几乎人尽皆知,在复杂画作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宋代先进的科技和人文。

不过想要成为书画名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羲之酒后还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着实让人震惊。而这幅书法作品又深得几位君王的喜爱和热捧,虽然我们不曾见过王羲之的真迹,但从后世临摹的作品也可窥见一斑!

王羲之这“书圣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王羲之师从卫夫人,打小就跟着卫夫人学书法,算是他的启蒙老师。卫夫人不仅教他书法,还教他做人,重要的是卫夫人培养了王羲之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后来王羲之采百家之所长,刻苦练习,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最后才成为一代“书圣”!看得出启蒙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名师指点的话,想要成功可就难了。但如果你毅力非凡、敢于吃苦钻研,想要成功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这位书画大家启功。

启功,字元白,号苑北居士。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国学大师。启功打小先学的绘画,最后才“转行”开始学习书法,在名师指点之下,启功成就书画大家的名号,这其中的艰苦和心酸也只有启功自己知晓了。

其实启功从小学习绘画时拜的这位名师不是别人,正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蝉和虾,笔下作品动辄就被以数百万、千万进行拍卖,画工自然不低!想要成为齐白石的门下弟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得到齐白石的点拨自然对自己的成功有极大的帮助。启功是幸运的,在家人的安排下他拜在了比自己大将近50岁的齐白石老人门下,开始学习绘画。

启功打小很贪玩,但他活泼、懂事,又聪明,深得白石老人的喜爱。齐白石便将自己的技艺专心地教给启功,启功也很好学,他一笔一画跟着白石老人学画画。不过两人岁数实在相差玄乎,再加上师徒本有尊卑之分,两人之间的代沟还是很大的,师徒俩平时沟通得也很少,年少的启功又贪玩,他去齐白石那里学画画的次数就渐渐地少了。

不过让他俩师徒关系跌入冰谷的确实这么一件事:齐白石闲暇之余写了一首小诗,正巧被启功看到。启功越看越觉得有金东心的意味,启功就问师父:“您这首诗是模仿金东心的诗吗?”齐白石答道:“他的诗写得不好,不过词写得倒是可以。”启功又问道:“金东心还写过词吗?”齐白石笑笑敷衍道:“嗯,不过金东心是博学鸿词。”(注:博学鸿词也就是博学宏词 。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

齐白石这一敷衍的回答伤到了年少的启功。他认为既然模仿人家诗,就不要说人家的不好,最后竟然还说人家“博学鸿词”,十八岁的启功本就年轻气盛,加上他听不惯师父的这些话,于是他一气之下赌气离开,与齐白石不辞而别,从此没再去过师父家。(注:启功的回忆录中有对这件事的记载。)

离开齐白石的启功,并没有游手好闲整日游玩。他边学绘画,同时开始“转行”学习书法,更是拜在了陈垣门下专心学习书法。在书法上,启功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后来启功终于成为了一介书法大师。很多知名企业和机构都曾找过启功题字。

1998年,我国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为了支援灾区,当时刚刚成立不足十年的华为集团,毅然为灾区的重建捐献了1000万人民币,受捐单位为了表达感谢便请启功先生写一幅书法回赠华为集团。启功先生虽然86岁高龄,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一请求。他用颤颤巍巍的双手挥笔写下苍劲有力的作品:

不仅书法造诣深厚,绘画上来说,启功也是成功的。虽然当年他离开师父齐白石,但他并没有就此扔掉绘画。

他拜师齐白石这件事少有人知,启功也没有宣传过,可以说启功没有借助过齐白石的名号。启功绘画上的成功,几乎是靠他的自学成才,幸运的是,他也成功了!我们在感叹启功书画高超的造诣时,也不得不佩服他卓越、高尚的人品!

您觉得启功的书画怎么样呢?欢迎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见解,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