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肚子硬,百病生!

 随缘济世李浚铭 2019-08-27


1、肚子一定要软:

 肚子硬,睡不眠;肚子硬,脾气差;

 肚子硬,脸有斑;肚子硬,脸有痘。

2、肚子一定要温度:

 肚子凉,手脚凉;肚子凉,疾病多;

 肚子凉,到处疼;肚子疼,斑黄黑。

3、女人的肚子温度高一度,妇科疾病发病率少一半; 

4、经前揉肚子,坚持一年,美两岁;坚持三年,没疾病。 

5、露肩,露胸,不露腹,露出肚子少寿命。 

6、脐周常按,元气不缺;脐周常暖,疾病不缠。 

7、定期饿饿,肚子减负;晚餐少食,肚子减负;经前揉揉,肚子减负。 

8、面部是花,胸部是叶,子宫是根,根伤叶损花枯。 

9、经期食凉,肚子必疼;经期不暖,手脚必凉;经期熬夜,面部必斑。 

这里说的“肚子”主要是指肚脐周围。在肚脐周围,有任脉、胃经、肾经、肝经、脾经等重要经络,还有冲脉、带脉等从这里经过。肚脐周围,相当于人体交通枢纽非常重要!上至咽喉,下至外生殖器,都离不开这个中心。

肚子发硬经络不通,势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如四肢冰凉,嗓子不适,脾胃功能虚弱、女性妇科类疾病,严重者导致宫寒,不孕,男性则是不育。以及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等。 

医里有一句话“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疾病的根源,那么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俗话说:“肚子软绵绵,百病懒得缠”。

肚子为什么会硬?这都是内生之物---“浊气、浊水、宿便”。

浊气从哪儿来?我们吵架、生闷气.....会产生浊气;春天了,肝气过旺,身体疏泻不好也会产生气,这浊气因为没有正常的通路可宣发,在体内横冲直撞,气上到头就会头痛,夹着寒冲到四肢便成风湿,进入胃肠则成溃疡。

这种气停而不走,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使血液循环减缓,很容易在体内郁结成块,或形成肿瘤,因为气滞必血瘀!血瘀了,必然会表现出各种症状,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各种病,如肝胆病、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月经病及肿瘤等,中医言百病从气生,正是此意。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揉推肚子,几次下来,小肚子变小了,又非常的柔软,而且没有那么松垮了!

解决肚子发硬的方法:早晚推腹,贴三宝相结合

简单的推腹法可排除三浊,推腹,顾名思意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最好由喉结处推到小腹。 

说推腹是方法,实际上是在强调排浊的重要。怎么推,随意。可揉,可摩,可按,可敲,可温,可灸,可刮痧也可拔鑵。能让肚子软下来是目的!下面就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推腹法。

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1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如下图1)

2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如下图2)

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如下图2-1)

3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如下图3)

4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如下图4)

5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与上图4相反)

6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如下图5)

7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与上图5相反)

8
第八式:盘坐摇转

改为盘坐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道家称为“握固”),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进行缓缓摇动。

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

摇转的幅度宜大,如摇转向左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摇转向前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摇转向右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摇转向后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满足为妙,但又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

练习次序:将一至七式依次作完为一遍,每次应连作7遍。作完后,起身盘坐,按第八式摇转,左右各21次。

睡前贴一贴

南怀谨肚脐万病方、不仅通带脉还能调理肠胃、驱寒排湿、温中强肾。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提示一下用法:睡觉前把几种秘方材料做好放在肚脐眼,用胶带贴住,第二天撕掉就可以了。如果有上火现象,可以把脚底的涌泉穴一起贴上!

为什么“万病方”如此神奇?

南怀瑾大师的“万病方”其实是道家原始养生之方,经佛道修养家千多年的实践证明。

“万病方”的主要功效有温中强肾、平衡阴阳、行气活血、去寒湿。

该方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肚脐吸收药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袁勇博士表示,肚脐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又有“命蒂”之称,小孩儿在没出生的时候就是靠着脐带从母体里吸收营养,所以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

神阙穴还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新陈代谢不够快,身体就积累了一些毒素,而通过调养身体,新陈代谢更快了,毒素就从身体中排了出去。

不过,袁勇博士也提醒,虚寒体质者适合此方。如何自己判断呢,可根据观察一些身体反应,比如:是不是具有怕冷、容易手脚发冷,大便拉稀,吃生冷食物会拉肚子等症状,即可做一些初步判断。

大师在书中提到了这个“万病方”,大家可以按照大师书中教的方法来自制药膏来贴,如果你觉得自己制作麻烦也可以直接购买,我们遵循古方配制好的南师肚脐贴,出门携带也方便。


👇


▲ 注:肚脐贴一盒为30贴+30丸,可用30次。

适用人群:

1.手脚发凉,长年冰冷,宫寒、痛经者,经期也可以使用的;

2.阳虚体质,湿寒重,脸上长痘和斑、舌苔发白、反复的口腔溃疡,容易失眠者;

3.风寒感冒,发热,经常腹痛、腹泻,尤其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

4.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者;

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的人。

注意事项:

阴虚体质(两颧潮红\舌干红等)、孕妇及2岁以下小孩不宜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