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天津的鼓楼上为何不见鼓吗?

 爱天津的哲理 2019-08-27

晨钟暮鼓,钟楼与鼓楼似乎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志。然而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天津老城里,只见一座没有鼓的鼓楼。尽管如此,它依然是这座城厢的核心,以那早早晚晚清脆的一百零八响唤醒七十二沽里的繁华。

鼓楼高耸,迎八方来客;钟声悠远,送四海宾朋。走过悠悠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两建两拆的时代磨难。鼓楼究竟是怎样的一道津城风景?



 天津明代鼓楼东门

明朝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筑城,当时的天津城还只是一个土围子。到弘治年间,也就是大约90年后,巡查山东等地副使刘福在天津集合休整兵力,他以砖石加固了城墙,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门的城楼和四个角楼,并在城门楼上题写匾额:镇东、拱北、定南、安西。同时,他在天津老城中心十字街增建了鼓楼,俯瞰全城,是当时天津全城的中心和制高点。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脍炙人口的天津民谣,是那么熟悉,又那么亲切。鼓楼,作为津门三宝之冠,走过悠悠六百多年的历史。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研究员,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魏克晶先生谈到了天津鼓楼的与众不同:

天津鼓楼还是很有意思的,天津鼓楼本身跟全国鼓楼的性质是一样的,在我们国家实际上有了城池以后,除了城墙、城楼以外呢,城中心都有鼓楼。一般是钟楼和鼓楼两个,叫钟鼓楼,像北京就比较典型。西安也是一样。天津城最初是土城,就是用夯土建的城,最初没有鼓楼。鼓楼的修建跟包砖有关系了。过去是土城,土城不太结实,风吹雨淋,或者雨水比较多,有时候发大水,城墙就松了,就需要包砖。明弘治年间,城墙就包上砖了。以后城门以后也建了城门楼子,最初土城的时候没有楼子,四周还建了四个角楼。这个已经很壮观了,所以中间也需要有一件东西,外地都有钟鼓楼,天津就在城的中心,建了一个鼓楼。


晨钟暮鼓,似乎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标志。可正如魏克晶先生所说,天津城并没有钟楼,只有一座鼓楼。既然鼓楼是在城墙包砖加固后建起来的,为什么没有同时也建一座钟楼呢?魏先生说:

我个人理解还是城市比较小,因为天津城是个横向长方形的,我想如果它是竖向长方形的可能就有钟楼和鼓楼,横向因为它的距离很短,如果一个钟楼、一个鼓楼的话就显得很局促了。因为它要考虑城墙是先有的,鼓楼是后有的,它装不下。估计是根据天津这个城市算盘城这样一个布局结果,最后设计干脆是钟鼓楼合为一楼了。这个钟鼓楼在天津城市是这样,在蓟县县城也是这样的。蓟县县城中心也是一个鼓楼,但是文献记载很清楚,最早是有钟鼓二楼的,到了明中期,才合成一楼。因为蓟县县城北部就临山了,离山很近了,它从防御来讲,北边防御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再设一个钟楼、鼓楼不太安全,干脆就合成一楼了。蓟县本来是有两个楼合成一楼了,天津卫城是本来没有,一建就光建一个鼓楼了。


弘治年间建起的鼓楼,高三层,采用了方形的楼基,下宽上窄,四面开拱形穿心门洞,可以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楼上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收藏家、天津民俗学家何志华先生自幼家住老城,对这里再熟悉不过:

原来最早,鼓楼是一个嘹望的地方,以后那儿成了一个中心。到了明代朱棣以后才有的城,有城你就得有中心。但是现在咱们鼓楼上应该晨钟暮鼓,没有。上面最早供着佛像。供的是五大家,红黄白柳灰,这是听老人讲。

据说鼓楼建成后,香火盛极一时,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出出进进竟比赶庙会还要热闹。


除了拜佛朝圣之外,鼓楼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瞭望和报时了,也正是所谓的晨钟暮鼓。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名唤“鼓楼”的这座楼上,从来都没有过鼓。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研究员,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魏克晶先生讲到:

天津这个鼓楼很有意思,叫鼓楼,实际上是没有鼓,只有钟。城门上头是挂了一个大的钟,是个铁钟,所以天津的鼓楼是有钟没有鼓。它实际上是钟鼓楼合在一起的作用。钟鼓楼,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主要的作用是报时的作用,叫作“晨钟暮鼓”。天津很有意思,就是要敲108下,早晨老百姓应该起来了,应该工作了,晚上也是。天津没有鼓,钟也是敲108下。

清代诗人周楚良在《竹枝词》中曾写到:“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锅腰”指的是鼓楼上一位驼背的老人,他每天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


这里就清楚的记载了天津鼓楼实际是一座钟楼,有人认为,之所以把钟楼称作“鼓楼”,实际上是说这座楼古老,将“古老”的“古”谐音,才成了敲鼓的“鼓”。

但关于鼓楼上为什么没有鼓,还是有一个离奇的故事。相传,古楼初建时有鼓。当时,民间请来一位姓董的师傅,整整用了99天才制成一个直径三尺有余的鼓圈,却找不到合适的鼓皮,因而鼓无法成型。正在这个时候,听说某村出现了一条危害百姓的巨蟒。董师傅立刻斜挎腰鼓,手握系着大红绸的鼓捶来到蟒蛇藏身的地方,“咚咚咚”的敲起了震心动魄的鼓声。蟒蛇受不住剧烈的震动而探身出洞,被董师傅一刀杀死,剥掉蟒皮绷成大鼓安放于鼓楼之上,用于报时打更。但蟒皮做成的大鼓似乎是质量太好了,每次敲响时都犹如滚滚雷声,甚至变成了扰民的噪声。一年,乾隆皇帝南巡途径天津,听到这震耳欲聋的鼓声,便下令以钟代鼓,将大鼓换掉。从此,鼓楼变成为了有钟无鼓的鼓楼。


提到替换了大鼓的这口钟,也有一段传说。收藏家、天津民俗学家何志华先生讲到:

鼓楼上有口钟,那口钟也不是天津的。那口钟是山东的,是口铁钟,还不是铜钟。是一个长老院的一口钟,现在这口钟现在在天津博物馆了,是元代的皇帝完颜亮那个年头铸的。怎么到天津来的没有考证,但是有人传说,有一年天津闹大水从南边漂来的,那是神话。

现存于天津博物馆的这口鼓楼铁钟曾经悬挂在鼓楼的二层楼上,它铸工精细,造型古朴,重约1500公斤,被誉为天津的“钟王”。大钟的钟体都是阳铸浮雕,钟钮铸成交尾双缡,片片鳞甲清析可辨。双缡的两个头和四只脚,连接着钟体,另四只脚互相抓攀,弓身欲吼。不失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鼓楼上,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木板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这说的就是旧日鼓楼上敲钟报时的情景。天津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民俗学家何志华先生说:

那时候没有表,开城门、关城门,就指着那口钟报时。怎么敲呢,按照天津的敲法,108下,敲的时候是紧十八,就是快敲十八下,慢敲十八下,不快不慢十八下。早一遍,晚一遍,一共一百零八下。早晚各54下,分三段。这是老天津留下的口头语: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清代学者张焘在《津门杂记》中写道:“一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所年,声闻十余里。”说的正是天津老城厢鼓楼的这108下钟声。


那么,为什么一定是108响呢?原来,这“一百八杵”寓意是:一年共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加起来正好是108,钟声预示着全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吉祥。而守楼的“锅腰”,也就是驼背老人敲钟的节奏也颇为讲究,每天的天明与入夜,一定是分段敲响这108响钟声。老城里生活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可以参照的时间就是鼓楼的钟声。而百姓生活的起居,城门衙署的启闭,百工商肆的停歇,都以鼓楼报时为准。据说,天晴风静的时候,这响亮清脆的钟声竟然可以传播到30里地之外的杨柳青,因此,当时也有根据钟声来判定天气阴晴的说法。

但是,这座曾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鼓楼在近代却饱经磨难。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鼓楼也没能逃过被占领的命运。侵略者将机枪架在鼓楼上,居高临下设计逃难的民众,从鼓楼到北门,死伤众多,惨不忍睹,鼓楼变成了灾楼。第二年,天津城的城墙也被迫拆除。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研究员,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魏克晶先生讲到:

鼓楼还是1900年八国联军以后还能幸存下来,是不错的。但它毕竟是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很破旧了。到了民国年间,到了1921年,天津的一些文化人都提出了鼓楼应该大修了。当时政府曹锐是市长,还有公安局长杨以德,老百姓叫他杨梆子。政府也支持,文化人也提倡,政府给了些款,大家也捐了钱,鼓楼就在1921年重建。重建从形式来讲,基本按照以前鼓楼的形式,它是落地重建。

 

天津鼓楼1921年重修以后,史志专家高凌雯提出:将明朝弘治年间修建的四座城楼的石刻题额移到鼓楼上,以此警示天津人民不要忘记天津的城墙是被侵略者强行拆除的,并由著名书法家华世奎重写了门额和楹联。重修的鼓楼绿瓦映红联,再现了往昔的光彩。但此时的鼓楼和最初的鼓楼相比,毕竟有了变化。

魏克晶先生手中的两张新旧鼓楼的老照片,反映出了两座鼓楼的不同:

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的时候,外国人拍了不少照片,其中有很多老鼓楼的照片,砖、砖缝都拍的很清楚。我有这张照片。一看,这个砖的砌法就跟现在不一样。早期的砌法叫作“一顺一丁”,就是一个顺砖、一个丁砖,一个长头、一个短头这样砌起来的。这是明代的砌法。到了1921年的鼓楼就不是这样的砌法了,就是三顺一丁,三个长身,然后一个丁头这样砌出来的。另外从城门的拱阙,老鼓楼的拱阙比较低。到了民国年间,它的拱就很高了。从下面的城台来讲还是有些区别,城门楼子,一个比较宽比较大,到了民国年间就比较窄了,更窄了一些。

     如今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对民国年间建起的这座鼓楼还留有印象,原先家住东门里金家大院的孟宪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回忆说:

我还是真正鼓楼根儿底下的孩子。我还跟老道一块敲过钟了,石头门楼,四通八达,下雨天避雨的特别多。民国时盖的,52年拆的,拆鼓楼我还记得,拆完鼓楼以后通公交车,15路,从王串场到西营门。那时候小,就好多卖鼓楼的照片。那时候不知道是谁拍下来卖,都做成6×6的,黑白片。当时我们也买了。

正像孟先生记忆中的那样,解放后,1952年,为了贯通老城里的交通道路,鼓楼再次被拆除。


改革开放,中华振兴,津沽文脉,得以传承。1994年天津开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为危改重点的老城厢地区也因此使天津卫三宗宝之首的鼓楼有了重建的机会。2001年第二次得以重建的鼓楼在原先的地点再次耸立在老城厢的正中心。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研究员,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魏克晶先生说,新鼓楼里也有着自己的寓意和讲究:

天津应该说是三个鼓楼了。这个鼓楼是2001年修的。(035)这还是得益于规划局当时有一个总工叫张汝柯,他老天津卫还是有这个情节,基本按照明代鼓楼的形式来修复的。但没完全按照老的做,后来就做成了一个九,因为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中国人讲九是最高的数字了,以九来翻建鼓楼的尺寸。所以现在的鼓楼是以三九二十七作为一个基数,长27、宽27,变成一个方形的座,城门楼高本身也是一个27,城台是10,城楼是17,加到一块也是27,好像一个立方体这么一个概念。一般人都不知道。


重建后的鼓楼宏伟典雅,青砖墙面,白玉栏杆,飞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绘,雕梁画栋。魏克晶先生说:

鼓楼底下是钢筋混凝土的,外头贴的是仿古的面砖,这个砖烧成青砖的形式,贴的比较密,给人磨砖对缝的形式,上头的城楼是仿古的。开放以后,过去鼓楼是有一个钟的,倒是用不着早上跟晚上每天108杵了,但是逢年过节还是应该敲一敲的。老鼓楼的钟在历史博物馆存着了,作为文物大伙考虑还是作为文物收藏比较好,钟重铸了一个,请冯骥才和张仲写了祭文刻在上面了。四面也仿刻上了匾额。钟上还是按照天津的老传统,特别是到每年的大年三十,初一凌晨,每年还是敲一下,以示吉庆。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矗立在原地的鼓楼历经两次重修,也记载下了历史发展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天津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鼓楼,作为天津卫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天津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