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名世集》:桐城派先驱存世文献至全收录

 星河岁月 2019-08-27


王树民教授新编戴名世集是一部费了许多功夫,兼取南山文集各种版本之优而成的整理本。树民教授工作细致,凡研究戴名世的学者,于此可以各取所需,而不必东寻西探矣。

戴名世是清代文字狱中一个牺牲者。文字狱多是冤案,而冤案罗织完成后,往往形成“瓜蔓抄”,以致人人缄口,钻入古籍中寻求自己的终生事业,于是万马齐喑而考据之学兴。朴学或考据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必要手段,至今日仍受重视。但因其缺乏思想内容,有清一代,除早年尚有诸大思想家争鸣,其后二百余年遂呈枯寂状况。常州学派长于微言大义,而拘限于公羊,其初影响尚微,迨康有为出,枝叶扶疏,结合变法,方使绝学发出光辉。但此新芽未能冲出旧的土壤,于是今文学衰而清社屋矣!

中国的明清两代,在精神文明的领域中实在是小说世界,红楼梦出而达到顶峰,文学的其它领域,未免相形见绌。桐城派出,方使唐宋以来发展起来的散文重见光辉。而戴名世与方苞在当时文坛实同执牛耳,后因南山集事发,名世身败名裂,文集被毁,谈桐城者遂集于方苞、姚鼐。

桐城文庙


桐城派文章雅淡,戴名世文取法于自然,更具特色。及其末流,雅淡之极,以致无生气,于是章太炎出,超越六朝,取法东汉,遂有其古朴简炼之文,于是在古朴中寓生气,以之谈玄说理,论民族民主革命,都虎虎有生气。而同时之康梁,更以其恣肆的思想,发为磅礴一世的文章。今古学派经学大师,表现在文学上,亦如双峰峙立,泾渭分流。

五四运动起,陈胡文学革命、文学改良之说兴,遂尽扫桐城、选学并太炎古朴之文,而国语文学兴,文学与语言一致,归真返朴,不废江河万古流矣。戴名世长于文学,因其文遂及于文章流派,而名世之地位可见。质之树民教授,然耶,否耶?

(本文选自《戴名世集·序》)



《戴名世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清]戴名世 撰  王树民 编校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38719
98.00元


编辑推荐

· 戴名世为桐城派先驱,与方苞同执文坛牛耳,典范之作,不可不读。

· 戴名世身殉文字狱,著作禁毁;散落三百年,裒辑成编,难能可贵。

· 《戴名世集》《戴名世遗文集》合编重校,至全收藏之本。


内容简介

戴名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方面。清代主要古文流派盛称桐城派,世人以方苞、姚鼐为其主将。戴氏年长于望溪(方苞),与之同执文坛牛耳。后因南山集案发,身败名裂,其书亦遭毁禁。然戴氏在文学方面的影响,则久而弥固,故以戴氏为桐城派之先驱,决非过分之言。中华书局在1986年出版了王树民先生整理的《戴名世集》,堪称戴氏文献整理的集大成之作;续后遗文复出,又有《戴名世遗文集》于2002年出版。今将二书合一,重作校订,厘为两册,以便读者。

作者简介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江南桐城人。晚年置宅于县之南山,又著忧庵记以述怀,世人遂尊称之为南山先生或忧庵先生。五十岁以后方应科举,五十三岁得中举人,五十七岁得中进士,授职为翰林院编修。二年后即发生南山集案,又二年伏刑而死,其书板亦遭毁禁。然世人之同情,因其枉死而益重,以宋潜虚之假名保存其文稿,其乡里后学尤多致力,故于长期专制之淫威下,其著作依然得以流传不绝。桐城派得享盛名,戴氏实与有力焉,其历史地位自应得到肯定。

目  录

戴名世集序
前言

戴名世集卷一

    答某书

    与余生书

    与王静斋先生书

    答伍张两生书

    与刘言洁

    答赵少宰书

    上大宗伯韩慕庐先生

    再上韩慕庐大宗伯书

    与刘大山书

    答朱生书

    与赵良冶书

    与弟书

    上刘木斋先生书

    与王云涛书

    与白蓝生书

    与何屺瞻书

    再与王静斋先生书

    答张氏二生书

    与洪孝仪书
戴名世集卷二
戴名世集卷三
戴名世集卷四
戴名世集卷五
戴名世集卷六
戴名世集卷七
戴名世集卷八
戴名世集卷九
戴名世集卷十
戴名世集卷十一
戴名世集卷十二
戴名世集卷十三
戴名世集卷十四
戴名世集卷十五

戴名世集卷十六 遗文

    遗文说明

    忧庵集

    薄薄〔酒二首并跋文〕

    戴南山先生忧庵集序

    戴南山先生忧庵集序

    题忧庵集后

    忧庵集手稿征集编校始末

    孟庵公传

    「知者乐水」全章(会试墨卷)

附录

    一 戴南山诗册

    二 古史诗箴

    三 版本序跋

    四 传记资料
戴文系年
重订戴南山先生年谱

试读

与何屺瞻书


三月十九日,田有顿首。屺瞻足下:往时仆家居,于时文选本中见足下名,然第以吴中名士视足下,未知足下也。及与足下先后至燕山,往来一再晤,始奇足下。亡何,足下别去,仆惘然自失,而汪君武曹为余称足下之贤甚具。仆好交游,孳孳求之,惟恐不及。然其于当世之故不无感慨忿怼,而其辞类有稍稍过当者。世且以仆为骂人,仆岂真好骂人哉,而世遂争骂仆以为快,不骂仆者,足下与武曹而已,而世亦以足下与武曹为好骂人,其于足下也尤甚。呜呼!若足下者乃可以骂人,然亦可以不骂人,吾骂之谓不当齿之哉,此乃所以齿之也。是故仆以之自戒,亦愿足下之稍稍戒之也。

顷者史君千里自吴中以足下所为行远集者示余,余读之,回翔往复,不能释去。今夫文章之陋久矣,妄庸相授,日日已甚。仆尝以为文章者非一家之私事,至今日而不得不引为一家之私事,默守其是而已。彼妄庸人者,如今之所谓名士,开口说书,执笔属文,天下之人皆其流辈,以故从而称之,虽语以是非之故皆不省。是故如仆者,气力单弱,视其猖狂恣肆而不敢搘拄其间。足下独恻然流涕,不但为之昌言正告,举向之所为妄庸相授者,一举而廓清之,甚善,甚善。然余读集中所载,有云:“经义始于宋,作者但依傍宋人门径足矣,唐已不近,况高谈秦、汉乎。”足下之言云尔,余以为非也。夫自周、秦、汉、唐以来,文章之家多有,虽其门户阡陌各别,而其指归未有不一者也。即宋人之门径未有不本之于周、秦、汉、唐者,今必区而别之,是为今之名士低就一格以为其妄庸地也。圣人之道衰,至宋之儒者而发皇恢张,始以大明于天下,故学者终其身守宋儒之说足矣。至于文章之道,未有不纵横百家而能成一家之文者也。今之名士巧为自饰,拾取宋人语句以欺天下,或竟以古人为不当学。足下排而斥之,而足下复云尔耶?倘或别有所见,则过而存之可也,不然,愿足下改正之。

仆前年冬有送武曹序,近于骂人之作,久而悔之自匿也,然异日当录一通以示足下。平生所为经义数百篇,今存二百有奇,不敢自信,欲录一副本付足下,为是非而去取之。适友人吴君游便,辄附狂言云云,不宣。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