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摹绘文派绝代风华:《桐城文派史》的学术价值 王思豪 刘智毅

 澳大文化论丛 2023-06-13 发布于江苏

摘 要:桐城派作为有清一代最大的学术流派,雄踞清代文坛二百 余年,以一千三百多人的学者群体和极为丰富的文章创作与学术理论建 构称名至今。在现有的文学史框架下,为文派自身“修史”的学术尝试 非常罕有。文派之历史,不止是表面上一众文学家作品和思想的罗列, 还有深藏在作品理论之下的内在关联,比如作家的成长史、教育史、阅 读史,作家群体之间的交际、争论、合作与龃龉,不同派系之间的互动 关系等等。《桐城文派史》体现了将文派研究与文学史、文化史研究相 结合的思路。全书依托扎实的史料文献和多元的史学视角,为中国重要 的古典散文流派“桐城派”谱写了属于文派自身的文学史。此书对桐城 派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实深入的梳理考据,回顾了近百年来桐城派研究 的学术成果,在桐城派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桐城派;文派史;学术史

三大家廿年赋写桐城一邑神韵,八分期九章摩绘文派绝代风华。江小角、方宁胜、朱杨三位学者,历二十余年精心力撰《桐城文派史》2(以 下简称“《文派史》”)终于问世了。此书裒集浩繁史料,对桐城派在各 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学创作和文论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考察。

《文派史》的历史呈现是精彩且深刻的,既从狭义上勾稽了桐城派作家群体泱泱二百余年的运行轨迹,也从广义上展现了桐城派文学、桐城派 文论和桐城派学术“三位一体”的宏观整体面貌。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 上为桐城派“修史”的研究专书,《文派史》在学术层面的价值非常值 得阐说。

一、文学史上的尝试与建树 桐城派作家大多工诗文,在学理上亦有己见,因此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广义上的桐城派应包含“ 桐城文派”“ 桐城诗派”和“桐学 派” 1。但由于散文是桐城派作家最重要的文体阵地,其文学理论也基 本围绕散文文体展开,因而将“桐城派”等价于“桐城文派”也是目前 学术界通行的观点。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派现象自古有之,针对文派的研究亦始终是古 典学术中的显学。在现有的文学史框架下,文派往往作为特定时期文学 史的现象而被讨论,为文派自身“修史”的学术尝试非常罕有。《文派 史》即体现了将文派研究与文学史研究相结合的思路。

《文派史》在“修史”层面用力颇深。对桐城派的综述性研究,本 书并非首例。先行者如吴孟复先生晚年著作《桐城文派述论》,就已经 对桐城派经典作家、派系以及散文特色进行了述评论考。而《文派史》 显然不满足于综述研究,编写者以三倍于吴先生述论的篇幅为桐城派修 史,在史料汇集、版本考证等方面都力求准确详实。《文派史》列举桐 城派散文家中较有代表性的 31 人(未计算一些分支流派的作家),既考 察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魁英人物,也涵盖了一些被传统文学 史所忽略,为精英作家盛名所掩盖但文章实力不俗,在桐城派发展史上 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如吴敏树、方宗诚、岭西五大家等。全书在编写 逻辑上沿用传统文学史的方法,将二百余年桐城派的流衍变迁划分为滥觞、初创、发展、树帜、鼎盛、中兴、转型和式微八个时期,对各个时 期代表作家的生平、文论、散文艺术和学术思想做了详细的介绍。这种 介绍不是对作家传记和文论的简单堆栈——编写者着意将桐城派作家 放置在清代总体的社会政治与学术文化语境里,力求厘清作家及其思想 的形成逻辑以便读者对其然和其所以然都有了解。例如,方苞文论主张 “义法”,本书除阐发“义法”说的内容,还详细介绍了“义法”说与 清初崩乱之文风、戴名世振兴古文之主张、万季野等史学家之启迪、《易》 哲学思想的多重关联,使得方苞的“义法”说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文学主 张,而是一种其来有自的文学思想逐渐演进的结果。此外,《文派史》 还对桐城派作家的发展谱系做了系统性钩沉。桐城派历二百余年流衍, 在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主要文派人物之外,还蔓生出一批在当时文坛 有一定声名,对文派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作家。这些作家或通过师门关系, 或通过江湖情谊,围绕在桐城派主要人物周边,以近似的文学及学术主 张构成桐城派的文统道统。《文派史》非常注重文派中人物谱系的整理, 对作家群体之间通过交游、拜师形成的纽带进行了详考。例如,阳湖派 作为桐城派的支流,其诞生的一大背景即是刘大櫆弟子钱鲁斯和王灼对 恽敬、张惠言的引介。《文派史》理清了刘至钱、王,再转到恽、张的 谱系,为桐城派和阳湖派之间的关系绘制了清晰的图谱。读者不再是简 单接受桐城派的历史外貌,而是可以清晰看到作家如何在文派的体系中 成长,文统道统如何在多代作家的传承中发展和演变。《文派史》的编 写逻辑虽不复杂,但这种内在谱系的建立,以及对相关琐碎史料的考据 发掘才是最见功夫的。

《文派史》的史学视角是多元的,在文学命题之外更关注到了桐城 派的文化意义。其一,《文派史》对于文化地理学的思考反映出桐城派 研究的新思路。桐城派是以地理名称命名的文学流派,而安徽桐城这一 文化圆心,在早期的桐城派研究中却相对受忽略。大部分专著不探讨“桐城”这一地理要素,而即使如吴孟复先生的《桐城文派评述》提到了桐 城文派与桐城之关联,也仅仅以一二页篇幅略谈桐城当地“读书科举仕 宦”的民间风气,以及桐城人对外交流之便利,但这些特质在中国很多 地方都有,不能解释桐城派与桐城地理之间的紧密关联。人文地理作为 古典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向,近年来得到学界的关注。在桐城派研究领域, 许多学者对地理因素与文人创作的关系都有所考察,如拙文《地理与学 理:“小桐城”和“大桐城”之辩》,即探析了桐城地理与桐城派文统道 统之关联1。《文派史》充分汲取当代学术界的新思路,加意于桐城的人 文地理变迁和桐城派作家的桐城书写。例如第一章“桐城文派渊源”, 除分析明清鼎革之际桐城地方文人群体的文学生态外,还特别单列“桐 城文派作家笔下的乡情与桐城理学”一节,对桐城地理的历史推移和自 然风貌作详细介绍,通过地方县志、地方诗文选集、地方经济文献和知 名人物图谱,清晰勾勒出文化高地“地灵人杰”的面貌。《文派史》对 文化意义上的桐城做了深入考掘,关于当地文教传统和理学渊源的论述 十分出彩。书中对桐城本地的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做考察,并统计桐城 望族在科举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了家学、家族以及家族之间姻亲交往 对桐城籍作家成长的影响。这一研究证明桐城派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纯粹 的文学问题,而是一种地方乡土与社会关系共谋而成的现象。桐城派在 学术上推崇程朱理学,一般认为是受到方苞的影响。《文派史》通过查 考《桐城县志》,发现桐城自明嘉靖以来就有非常深厚的理学教育传统。

以方氏家族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大家在桐城讲学著书,遂在地方形成 一种遵奉宋学之学术风气,而此种风气恰好成为孕育桐城籍作家的大环 境。这一探索也表明桐城派的学理主张并非作家个人好恶,而是有着浓 厚的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对地方志和资料集的细致挖掘,《文派史》找 到了桐城文化地理与桐城派文人的耦合点,让桐城派的历史建构不再限制于单纯的作家作品研究。其二,《文派史》尝试发现作家在文学以外 的面貌。过往的桐城派历史梳理,不仅局限在有限的作家群体上,还往 往衹关注作家的文学身份。事实上,桐城派作家对有清一代文学、学术、 社会文化的介入是全方面的,仅从文学角度看待桐城派是对这一文派影 响力的低估。《文派史》在编纂过程中有意识拓展了桐城派作家的维度。 例如,对于桐城名家方苞,书中除介绍其知名的“义法”说,还单独介 绍了方苞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呈现了方苞对宋学的接受史,以及其作为 宋学卫道士言辞激烈、有失斯文的一面,这在以往的桐城派历史著作中 是少有的。又,在介绍刘大櫆和姚鼐时,本书专门探讨刘、姚对清代教 育制度的影响,如刘大櫆在徽州居留十二年,通过问政书院培养出一批 徽州本地文章大家,推动徽州区域文化交流;姚鼐在苏、皖主持书院四 十年,提出了非常体系化的人才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书院管理制度 多有贡献,使得姚门弟子后来成为桐城派的中坚《文派史》对桐城派文 人教育经历的关注,表明当代学界正有意识拓宽桐城派历史的建构维度。 文派之历史,不止是表面上一众文学家作品和思想的罗列,还有深藏在 作品理论之下的内在关联,比如作家的成长史、教育史、阅读史,作家 群体之间的交际、争论、合作与龃龉,不同派系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

《文派史》建立在一套更有力的历史研究方法论上,这也使得这部 1000 多页,百万字的文史著作不仅毫不枯燥,反而能为复杂繁冗的桐城文学 史提供许多别有新意的切面和视角,为桐城派研究者带来极为有益的学 术启迪。

二、学术史上的会通与超越

《文派史》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对以往桐城派综合性研究的会通 与超越。 关于桐城派的学术研究大抵发轫于晚清至民国时期。此类研究以桐 城派作家之诗文创作或文学理论为主,对于桐城派作为文派本身的历史 考察相对较少。以桐城派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著作,有姜书阁先生 的《桐城文派评述》(1928),刘声木先生的《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1929), 吴孟复先生的《桐城文派述论》(2001)等几种。姜、刘二位先生的研 究开展于 20 年代,大致处于桐城派受新文学挞伐,逐渐走向式微的时期。吴孟复先生晚年所作《桐城文派述论》汲取了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 桐城派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史料广度和学理深度上都有所进跃。总结来 看,在过去近一百年,桐城派研究虽在文献学、文体学、批评理论等领 域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始终缺少一种集大成的系统专书,用现代学术 方法为文派建立起文学史的叙述话语。由此观之,《文派史》的问世, 无疑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

江小角等先生在桐城派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文派史》体现出编纂 者集大成的学术展望。在史料汇集方面,《文派史》达到了目前桐城派 文学史著作的最高高度。无论是姜先生的《桐城文派评述》还是吴先生 的《桐城文派述论》,在介绍桐城派历史时都没有在文献上做足功夫。 姜先生评述篇幅仅百余页,所用史料有限;吴先生述论关于桐城派的内 容不足二百页,且其中历史文献均不知其所出,故而二者所作在今天看 来更多属于科普或评点性质。相比之下,《文派史》对桐城派史料文献 的挖掘可谓到了无所遗漏的程度。全书考辑古籍史料 261 部,大部分作 家传记和诗文集都经过编者或业内学者的重新勘误点校,文献可信度高, 极大方便了学者的研究工作。依托扎实的史料汇集,《文派史》对于桐 城派的学术命题能展开更大的阐释空间。以文论为例。桐城派作家以散 文名世,其文论观点在古典文学理论体系中亦影响深远。一般认为,桐 城派文论的理论基石为方苞的“义法”说。以此为嚆矢,延伸出刘大櫆 “义理、经济、书卷”说,姚鼐“义理、考据、文章”说,姚莹“义理、经济、文章、多闻”说,方宗诚“义理、经济、事实、考证”说,曾国 藩“义理、辞章、经济、考据”说等诸多变体。由于历史久远且师承关 系纷繁复杂,桐城派作家虽有近似的“文统”,却在具体的“文论”层 面多有差异化的主张。

至于系统性探勘桐城派文论者——如贾文昭先生《桐城派文论选》曾遴选 46 名桐城派作家的文论进行评说——数量相 对较少。《文派史》在建构桐城派文学史的过程中,将文论提升至与文 学创作并重的高度。全书各章在梳理作家生平、诗文写作、师门传承之 余,都单独设节,专门介绍作家的文论主张,几乎做到了有人必有论, 对桐城派文论的发掘细化到了一些相对边缘的作家。关于方、刘、姚等 名家的文论,前人之述备矣,因而《文派史》有意识地选取部分不太知 名,但在文论上有所作为的桐城派文学家作为扩充。例如在介绍方苞时, 特别考察了学界关注相对较少的方苞弟子王又朴和雷鋐,不仅陈绍二者 的古文创作,还特地详述两人的文论主张,如王又朴脱胎自方苞,加上 个人理解而产生的“文质论”(质之至者,文自生焉)、“立言有体”、“风 雅之道源于性情”,雷鋐的“淳古冲淡”、与山川相映发等。这些作家的 文论大多属于方、刘、姚理论的变体,但对于桐城派文论史的完备颇有 补充意义。其他人如王灼、管同、刘开、李宗传、吴敏树等,书中对其 文论都有详实细考的介绍分析。虽然选取的叙述对象仍然以名家大派为 主,但从文献的史料收集、填充和展开来看,《文派史》对桐城派史料 的整合整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完成度。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论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