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座,核心区“5丁目”,折约277万元人民币/平米的地价,一家名叫“珞珈壹号”的湖北餐厅坐落在四楼,满屋碧绿温柔的荷叶灯,鱼篓式的座椅,还有地道的湖北味道…… 老板是在岛国生活40多年的湖北人,选用日本的蔬肉食材和调料,做远离湖北的“湖北菜”, 老板寻遍日本,终在日本金泽发现类似湖北粉藕的一种粉藕,才把湖北人心心念念的排骨莲藕汤还原出来。 △“珞珈壹号”还原出来的排骨莲藕汤,在日本也能喝到了 莲藕是亚洲的热门食物,日本爱吃,泰国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也爱吃,泰国不少佛像手上甚至都会拿着一朵待放的莲花。但在西方,则及其少见有食莲藕的,市场上难买,入菜更是少见。 墨尔本有一家 “妈妈卤味”经营湖北美食,大骨藕汤和藕夹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湖北人恋恋不忘的味道…旧金山的湖北黄鹤楼餐厅,经典的排骨藕汤,也慰藉着求学工作的游子,藕断丝连大概如此... △旧金山黄鹤楼餐厅地址:1055 El Camino Real Millbrae, CA 9 只要有湖北人的地方,就有藕汤,湖北人对藕的感情,由此也略知一二。藕这个普通的食材,为什么偏偏湖北人爱的那么深情? 莲藕与湖北的不解之缘莲藕是生命力非常长的植物,原产于印度,很早就传入中国。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里,就详细记载了莲藕栽培技术。清末民初时,种植莲藕已经成为一项大的经济产业,湖湘一带,还设有专门的“莲实局”,管理莲藕税收。 △莲藕,是湖北很多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莲子更是可以历经几百年的时光,仍然能开花。圆明园2017年在长春园东南隅的如园遗址,选出8颗挖出的古莲子培育,今年也有6颗成功复活开花。沉睡了百年的古莲又“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 荷花浑身都是宝,荷花美艳可插花装饰,荷叶清香可包裹食材蒸煮,莲子、藕、藕带、莲花均可食…... △图源:插画师飞乐鸟 马上又到莲藕上市的季节,要说全中国最爱吃莲藕的,非湖北人莫属了。武汉人常说:“三天不喝汤,心里就发慌。”这汤说的就是排骨藕汤。 武汉本土作家方方在小说《武汉人》里写道:“武汉人一般待客热情,有客人来坐,无意吃饭,主人往往不是拿小点心或水果待客,很可能会端上一碗排骨汤,让客人喝得惊喜交加。”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将湖北莲藕带到了众人面前 在武汉很多街头巷子里,都能看到一个煤球炉子上放着一个大锅,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是莲藕排骨汤,有给家人晚餐准备的,也有用来售卖的,那家民意4路“神雕侠侣”家的藕汤,6块一碗,粉红色的汤里夹着几块排骨和莲藕,飘着油花和葱花,香气十足,喝完汤再吃完粉糯的藕,还要再来一碗。 说湖北人最爱吃莲藕,是因为湖北人有骄傲的资本,在湖北,只要有湖,就有莲藕。被称为“千湖之省”的湖北,有大大小小几千个湖泊,不仅湖多,还因湖底下肥沃细腻的淤泥,才孕育出了品质独一无二的莲藕。蔡甸、汉川、江夏,都是出了名的莲藕产地,“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谣更是传唱了好几代。 △大大小小的湖泊与河流,遍布湖北大部分地区 湖北的藕,也让不少湖北人富裕了起来。藕二代就是形容那些家里有很多藕田的人。 十年前,杨晶把洪湖里的青泥巴莲藕放在淘宝销售,获得了第一桶金,在他的带动下,洪湖周边的专职淘宝店已经发展到了500多家。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家乡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就业,把家乡的莲藕带给更多人。 △又是一年收获季,“洪湖藕王”杨晶忙着挖藕 一年四季,莲藕四吃莲藕藕不仅全身都能吃,而且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四个季节都能吃到不同的藕,可以说是食材界的良心植物了。 01 春末的藕带,把脆嫩发挥到了极致 头年留在湖里过冬的藕,第二年春夏之交开始冒出嫩茎,这就是藕带了,这种莲藕上生出来的嫩芽,将藕的脆嫩发挥到极致。 实际上,采食藕带的习惯古已有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莲藕》 篇记载,藕蔤名藕丝菜,“五六月嫩时,采为蔬茹,老则为藕梢,味不堪食。” 藕带是藕顶端的顶芽,是离荷叶杆子最近的那一段,在春末夏初短暂的一二十天里,藕带可以迅速长到10-30公分,在湖北以莲籽为主产品的地区,采收藕带实际上是一种疏苗方式,但如果采收完所有藕带,就长不出藕了。 在湖北孝感人陈娇的记忆里,藕带深深地扎根在她的成长经历里。每到春末,爷爷都会去自己家的池塘里抽藕带,挖藕带前要找到适合的区域和植株,下田后不能踩到莲鞭。再根据莲藕根状茎上的立叶走向,将手顺着立叶向下伸入泥中,摸到苫节后再判断藕带走向,最后将藕带完整抽出,在湖里稍微清洗一下,就是白白嫩嫩的样子。 新鲜的藕带清炒着吃,最能感受到那口鲜味,吃不完的奶奶就用辣椒泡几天,做一道酸辣藕带炒鸡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藕带吃起来细腻脆爽,吱吱呀呀的,再配上辣椒和鸡胗,酸辣爽口,口腔里就像发生了一场“大爆炸”。 工作之后,在超市看到那种袋装的泡藕带,小时候吃藕带的感觉马上就跑马灯一样在肖娇脑里浮现,顺便还咽了一下口水。 02 莲蓬,荷花,都是盛夏的印象 春去夏来,藕田和湖里渐成莲叶何田田的景象,姿态各异的荷花亭亭玉立,凡莲花开处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路边卖莲蓬荷花的。 古人用高洁来形容荷花,现在的我们更讲究实际用处,比如用它来插花,装点室内空间,也有别样风韵。 除了饱眼福,智慧的人也用它饱口福。洪湖王文娟把荷花花瓣洗净,两面沾上面糊用油炸到金黄,就成了一道酥脆荷花,嚼着咔哧咔哧,两个孩子特别喜欢。 △生活在洪湖边的王文娟,每到荷花季,都要做酥脆荷花 每到七月莲蓬成熟,王文娟都要和工人去摘莲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凌晨两三点出发,打着头灯摘的“露水莲蓬”更脆嫩可口,摘莲蓬要背上用铁丝扎的背篓行走在藕田里,等到铁篓子装满就上岸,通常一篓子有几十斤重,常常半天下来,肩膀上都勒的生疼。 △一背篓新鲜采摘的莲蓬,终于卸货了 新鲜的莲子白嫩清甜,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羹汤,晒干之后能保存很久,广式月饼里也少不了莲子做的莲蓉。在湖北盛产莲蓬的地方,莲子也被称为“莲米”,吃一捧晶莹白嫩的莲米,感受脆甜脆甜的夏天,是专属于江汉平原一带大人小孩的夏日清凉。 也有人觉得莲子心有点苦不爱吃,于是莲子心被单独取了出来,夏天泡一杯微苦的莲心,正好清热解暑,消炎去火。 △莲子心泡茶,清热解暑还解油腻 莲子好吃,荷叶当然不能放过,爱美人士用它来泡茶减肥,吃货们用它来做各色食物的背景板。不过远在德国的鑫鑫最怀念的,还是在出国前回到老家,和堂哥堂姐们,在池塘边摘荷叶当遮阳伞的那个下午。 03 脆藕是秋天的第一口新鲜脆爽 转眼秋风渐起,盛夏的莲蓬开始退场,脆藕正悄然上市,这个时候的莲藕开始积累淀粉,体积变大,但依旧脆嫩。莲藕根据时令、孔数、口感等,有脆藕与粉藕的区别,这个季节,正是脆藕在餐桌崭露头角的时刻。 △初秋莲藕刚上市,工人忙着把挖好的一船莲藕运上岸 脆藕大多是生长在浅水里的九孔藕(但也不拘泥于必须九孔),体形细长可以生吃,不过清炒和凉拌才是最好,“滑炒藕片”、“炝拌藕丁”等,都是食藕季不能错过的吃法。 还记得多年前,每到秋季新学期开始,王皓父母都会为他和弟弟的学费着急,这个时候,王皓爸爸就会去浠水当地种藕人家下湖挖藕。 夏天湖里水很深,在泥塘沼泽里行走,拔脚都很费力,长时间弯着腰,大半个身子都泡在水里,手要在淤泥里感受整个藕的走向,慢慢扒开周边的泥,然后小心翼翼抠出来,千万不能折断,否则泥水就会渗到藕孔里,藕就不值钱了,挖藕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他曾经跟爸爸去过一次,挖了一上午,累得饭都不想吃。 △大半个身子都陷在淤泥里,不好拔脚,但常年挖藕的工人总有办法 由于经验丰富,王皓爸爸挖出来的藕都是又大又白又甜,能卖上个好价钱,一般挖一天藕,能卖50到80块,要攒够王皓兄弟两人的学费,得挖十天半个月才行,这中间还得挖两天歇一天,不然体力跟不上,现在老爸的风湿、腰椎病,都是那时挖藕时落下的。 △长期弯着腰,是挖藕的基本操作 在湖北洪湖种了10年莲藕的杨晶,最开始也不会挖藕,去藕塘的时候,湖底的青泥巴太软太淤,总是陷在里面起不来,就需要挖藕的师傅们把他捞出来,师傅们都很不愿意,觉得这年轻人是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才回去种藕的,下藕塘是作秀,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杨晶夫妇是在认真种莲藕做农业,对他们也热情很多。 在武汉光谷上班的湖北孝感人姜雯全,最喜欢吃这个季节的莲藕,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天点外卖都要有滑藕片,清爽脆口还很嫩。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去奶奶家,准备去摘别人家莲子吃,结果没找到直接下田挖藕吃了,那时候的藕又脆又嫩,现在吃到外卖做的脆藕,他总想起这件事来。 04 武汉人的冬天,有了一碗藕汤才暖和 经历了一年时间沉淀的粉藕,终于在初冬悄然而至,积累了更多淀粉的七孔藕,大多有黄褐色的外皮,和短粗圆润的胳膊,淀粉含量高,水分少,一锅筒子骨藕汤,是它最好的归宿。 在武汉当厨师的彭师傅,在冬天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炖上一锅藕汤,做藕汤,藕的品质远远高于肉的品质。 能让彭师傅看得上眼的,是入冬前后的红莲藕,藕要粗且短,犹如中年男子的手臂,最好外皮发黄带有麻点,切开后有七个孔,对,就是专门用来炖藕汤的七孔藕。七孔藕淀粉含量高,吃起来更糯,而且必须要七孔藕的中段,口感更好。 对肉的要求没什么硬性规定,新鲜就行,不过在冬季湿冷的武汉,油大的筒子骨,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原材料,藕汤的关键就是器具了,地道的武汉人煨藕汤,会用上“吊子”,正确的写法是【铫diào子】,是一种肚子大口小的土陶罐,保温性很好,只要一点文火,就能让整罐汤水持续微滚状态。老一辈湖北人相信,好的吊子是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养出来的,吊子养的越久,煨出来的汤才越醇厚。 △一个个黝黑的吊子,伴随着武汉人的日常 在彭师傅上班的餐馆里,用这种吊子煨汤有点奢侈,主要是时间太久,为了让客人尽快尝到藕汤,他们都先用高压锅压好,再用吊子煨就快很多。 大学跑到外地上学的武汉人老蔡,经常在寒假到来之前的冬夜里饿得发慌,那时候就想,要是有碗藕汤就好了。刚买了寒假回家的火车票,就立马打电话给老爸,说明哪天几点到家,先炖锅藕汤吧,到家就要喝。 △在外漂泊归来的湖北人,最想的就是这一口 老头给闺女炖了几十年藕汤,乐于忙活这些事,在孩子回家的前一天就开始准备,闺女的火车在清晨抵达,带着一身寒气回家,进门行李都没放稳,一碗热乎的藕汤就端到面前了。 南北更多莲藕吃法在江南一带,桂花糯米藕是传统的中式甜品,浸泡后的糯米塞到藕孔里,蒸煮后的莲藕渐变成淡红,淋上桂花后甜香扑鼻,那份甜蜜软糯,甚得江南女子喜爱。 而在北方尤其天津和山东,很多人家都会做一道炸藕合,切好的莲藕中间夹上和好的馅料,沾上面浆在锅里油炸三五分钟,刚出锅的莲夹酥脆甜香,夹着厚厚的肉馅,小孩们总是迫不及待抓在手中。 其实不论是冬天的火锅,还是路边的麻辣烫,店里的麻辣香锅,藕都是必不可少的配菜,不论做法如何,它的味道都让无数人喜爱。 要说对藕的感情,可能湖北人是最为热情。有湖就有藕的湖北,把藕根据口感吃法细分得像潮汕牛肉火锅一样细致。莲藕,就是湖北人和湖北中间那根扯不断的银丝线,走多远都连在一起,这可能也是湖北人最为之惊叹的味觉记忆。喝上一碗醇厚的藕汤,咬一口粉糯的莲藕,时空在味蕾上坍缩,在哪都是家的感觉。 △全藕宴里的每一道,都能唤起湖北人的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