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 · 味道 ▏来天津吃虾,吃到嘴里会流泪~~~

 爱天津的哲理 2019-08-27

“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是天津人的顺口溜,说天津人的饮食习惯是遵循老祖宗孔老夫子定下的饮食规矩——“不时不食”而来。“不时不食”有两层意思,一是一日三餐要遵守时间,二是一年四季要根据食物的生长期来决定饮食。就是说要跟着季节吃时鲜,不吃反季节的食物。天津人喜欢吃河海两鲜,就更要追寻着时令来消费水产品。

转瞬即逝的晃虾

“吃鱼吃虾,天津为家。”这句话早就成为天津人不无自豪的口头禅。每每到了初春时节,冰封未解,人们还在数落着过年吃到的美食。一年中,转瞬即逝的晃虾上市了。

晃虾,学名长臂虾。天津人之所以称其为晃虾,是说它上市时间短暂,只是在春节前后上市,一晃即逝。也称为“迎春虾”。

旧时,渔民为增加收入,每当开春,河口冰封未解,便涉险争先破冰网捕晃虾。《三中食事诗遗记》诗曰:“数来佳节说新正,百里海鲜冰上争。本命小舟轻似叶,青梭白晃供烹调。”可见晃虾的的得来不易。

天津出产的晃虾,味道鲜美、皮薄肉嫩,色泽粉白,犹如“娃娃脸儿”,据此,天津百姓又称其为“孩儿面”。晃虾娇嫩,不易保存,愈显珍贵。津门所列“冬八珍”中即有晃虾,余者为:银鱼、紫蟹、铁雀、韭黄、黄芽菜、青萝卜、鸭梨。

图:来源于@我是故纸温暖的博客

晃虾上市,天津百姓便纷纷争购。家家户户烙大饼,煮绿豆稀饭,炸晃虾。炸晃虾的要领是将虾枪齐眼部剪除,并剪去虾爪尾尖,洗净控去水分,撒上细盐,拌匀面粉用热油炸至外脆里嫩。用大饼卷上炸晃虾,喝上一碗绿豆稀饭,这就是天津卫常吃的迎春季节菜,每逢春季必食晃虾,代代相传,形成了天津卫独有的食俗。

图:来源于@我是故纸温暖的博客

老天津卫各大饭庄、酒楼也会抢在晃虾上市时,经营烹制以晃虾为主要食材的名菜。代表菜有:炒晃虾仁、两吃晃虾、煎烹虾扁、糟熘虾仁、芙蓉虾仁、翡翠虾仁、高丽虾仁、汆莲蓬虾、汆瓶子虾仁等。炒晃虾仁的特点是脆嫩香甜,清汁无芡,力求本味。

制作炒晃虾仁天津有着她的秘诀烹料酒、点醋放姜汁、打花椒油,绝不能放味精高汤之类的调味品,突出晃虾的本味鲜味,这就是天津菜烹制海鲜产品的独到之处。

开业于康熙元年(1662)的聚庆成饭庄首创煎烹虾扁,制作精细,最具津沽特色。烹制方法:

晃虾剥皮后洗净,用刀切成米粒大小的丁,南荠改刀后同晃虾同拌,用生粉、盐、鸡蛋、姜汁将虾仁、南荠喂好。用微油下虾仁馅,呈圆形,用平勺按扁,煎成两面金黄色,用姜丝、葱丝、蒜片炝勺,烹料酒点醋,放点糖调味,出勺时放花椒油。烹煎虾扁外焦里嫩,味微酸甜,晃虾味窜,原汁原味,这道天津风味传统菜品是老一辈厨师创造的迎春菜。

晃虾食过又青虾

青虾,学名沼虾,产于淡水江河湖泊等水域。天津青虾,是以咸淡水混合的洚里出产的为最好。虾身呈青白色,肉质紧实细嫩,以深秋初冬时节上网的最为肥美。

天津菜以青虾为食材的名菜较多,爆虾腰、炒虾腰、四喜虾饼、炸虾球、熘虾球、炸面包虾托、烩虾仁、熘虾仁、爆虾仁、汆虾仁、雪衣虾仁、软炸虾仁、炒芙蓉虾仁、汆芙蓉虾仁、汆茉莉虾仁、锅塌虾仁、抓炒虾仁等。

比较典型的炒青虾仁,属“细八大碗”菜品。选大小一致的青虾,以保证下锅后受热一致。成菜后,清汁无芡,青虾呈自然杏黄色,虾肉外微脆,内细嫩,清爽鲜甜,异于其他虾品。或配嫩黄瓜,或配银杏(白果),色彩更加生动,诱人食欲。

炝青虾,是天津地方特有的一种生食青虾的吃法。如此,可以品尝到活虾的本味。调味料是将酱豆腐用料酒、芝麻油澥成糊状,撒入姜末。酱豆腐主咸,芝麻油增香,料酒、姜末提味。口感是虾肉清鲜柔嫩,咸鲜辣香,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道菜名十分风趣的名馔叫“汆虾蘑海”。天津方言中有一句俗语“瞎摸海”,是指行事无准则,办事不稳当,无知而乱闯的人。您要是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您可要敬而远之,别指望他能给您办成什么事情。天津大厨巧借方言谐音,以青虾仁、水发口蘑、水发海参为主料,使用汆的技法,创制出“汆虾蘑海”名菜。此菜清淡素雅,味道鲜美特别。

白米虾:小体量,巨美味

白米虾,学名“毛虾”,也称小白虾渤海湾出产量最大。天津人鲜食白米虾的经典吃法是炒韭菜、摊虾米托、白米虾汆白菜汤、鲜白米虾韭菜合子等等。

干化的白米虾,即为“虾皮”。老人们说,虾皮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鲜白米虾,钙质非常丰富。天津人每天早点中的馄饨,就一定要放虾皮,一为提味增鲜,二为养生补钙。天津人家常蒸素包子,分两种馅:清素、麻酱素。麻酱素,接近春节年三十晚上的素馅饺子。清素,就是白菜、虾皮、馃子、粉条、木耳和鸡蛋。清素包子口感清淡,菜香中平添一点淡淡的海味儿,很受大众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