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乡村公益故事征集 | 资金、导师、证书都为你备好啦

 乐康居 2019-08-27

不知不觉

2019年的暑假已经接近尾声

有人感叹时间飞逝,假期慵懒无事

也有人紧张而有序地张罗着一项项计划

不知在你的学生生涯里

是否有关于乡村公益的计划/实践呢

“首届全国学生乡村公益故事大赛”

邀你一起回顾过往的公益旅程

我是何文珍,2016年春,当时还是东北林大大二学生的我,给古村之友寄去了一封信,我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渴望:“有时候,我也想,如果有一支大学生古村之友的队伍,他们亲近中国古村落,走出校园,抵制损害生命和灵魂的东西,去探寻那些尚未完全受到现代化侵染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回归自然,回归大地……青年是古村保护与活化的未来,也是将来的主力,引导中国青年真正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不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先生给我回信,对我想法给予认可,还引荐我参加了首届古村大会。会上,我深受启发,也更加坚定往前再跨一步的想法。随后,我创立了”南京市乡约古村镇保护与发展中心”,并发起了”青年古村公益普查游学活动“……

(2017.8 绿色中国发展论坛黑龙江峰会 何文珍与敬一丹合影)

我带领东北林业大学的一群学生,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从哈尔滨到横道河子古镇,直上大兴安岭塔河,过十八站至白银纳;又从哈尔滨往漠河,黑河,越过呼玛,再到白银纳,回到十八站、塔河;并沿黑龙江逆流而上,至抚远,到八岔、街津口,抵同江……将近一万里的行程,我们的田野调查笔记将近15万字,老人口述历史第一手资料将近20万字,保存了几千张珍贵影像资料。

(学生们在采访东北古村落的老人)

2018年8月,我们将这些材料整编出书——《山上,山下——大兴安岭鄂伦春人的口述与青年学生的感悟》。正如我们在书中的结语中所说——“浸入与抽离,我们命运相连”。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年半,我仍在这条路上坚持探索着,带动着更多人关注古村,关注少数民族,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公益。

像何文珍这样

学生时期,就开始关注、思考社会问题

怀揣公益梦,并尽己所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

还有千千万


 初中生王鑫宇:我一直比较关注公益,以前也在很多大型平台为公益项目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开心。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暑假,我第一次鼓起勇气,报名发起项目,成功为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谭坊镇谭坊小学筹集了520本书。

 大学生陈媛媛:我是千图计划项目其中一位发起人,曾被问及“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或许送去的书并没有人看”,我认为若是10个人中,有6个人不想看,3个人可看可不看,一个人特别想看,我们落成了图书馆,那3个孩子就可以试着去看书,那1个孩子能够满足看书的心愿,这就是我们做公益的意义我们的光不需要照到所有地方,只要给需要的地方就行。

③ 博士研究生周霄:我本科四年就读于浙江湖州,因此对这个江南小城有着深厚的感情。硕士期间,在翻看中国历史地图集时,偶然发现明清地图中均标有大钱湖口这一地理位置,而在现今的地图里,却已然难寻。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该村宋代就已建置,文化底蕴深厚,但如今却鲜有人知。随后,我组建学生团队做口述历史。直到攻读博士学位,我也在为大钱村链接资源,帮助村里建设村史馆。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业事业上,遇到困难之时,不妨想想饱经风霜的故乡南京,想想延续至今的大钱古村,是你们告诉了我,我应和你们一样,要坚定、坚强、坚持走下去。


在此,我们想对所有怀揣公益之心的学生说:

公益不易,前行路上,必定要面对许多未知和挑战。

我们感谢尽管如此,你们仍然愿意坚持、践行自己的选择;

我们感谢你们在外求学,不只是为了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坚持自我思考;

我们感谢你们在个人的人生道路中,早早为那个滋养我们成长的乡村故土留位,那个位置住着的不是无奈,而是勇气、行动、向上生长;

乡村和乡愁是我们此生永远的精神寄托,你是否愿意重新梳理自己的乡村公益之路,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引发更多有关乡村的思考,又抑或是看到促进乡村美好的可能?

2019年8月30日至9月20日,我们为你的故事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青春作伴  益起爱乡——首届全国学生乡村公益故事大赛”。只要你准备2000字以内的公益故事,辅以相关图片,我们都乐于为你链接更多资源。

每一位参与者都将获得  

 由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一份;

 高效笔记工具“幕布”90天高级版会员资格。

☟☟☟

立即识别下图

进入大赛直通车


注:若有疑问/不能进自动识别进入,可添加微信(微信号:gucunxianju)为好友,邀你入群。添加时请备注“乡村公益故事”。

青春作伴 益起爱乡

首届全国学生乡村公益故事大赛

组织方

奖项

评委与导师

注意事项

8月30日公益故事上传通道正式开启

欢迎识别下方二维码

获取大赛更多资讯


注:若有疑问/不能进自动识别进入,可添加微信(微信号:gucunxianju)为好友,邀你入群。添加时请备注“乡村公益故事”。



随时随地随手帮助家乡
关注爱乡宝

点击视频了解爱乡宝

微信号:ihuodui

关注火堆,为公益发声

公益|关注公益人工作生活学习

最年轻|打造青年参与公益第一站

有趣,有爱火堆等你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