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芋森遇缇慕 2019-08-27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为80~120/10万,存活者中有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40%的为重度残疾。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积极抢救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治疗。

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疾病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目前临床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01

良肢位摆放

患者静息状态下应保持偏瘫肢体的抗痉挛体位。多主张患侧卧位:偏瘫侧肩关节前屈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伸髋、膝稍屈、踝背伸90°。健侧肢体放于舒适位置。良肢位摆放可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预防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或肌肉萎缩,防止压疮、肺炎及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02

被动运动

脑卒中早期患者主动活动很弱,为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应早期开展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上举的运动,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03

物理因子治疗

通过局部机械性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等治疗,引发瘫痪肢体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逐步改善肌肉张力。

04

传统疗法

通过针灸、推拿的深浅感觉刺激,改善肌肉的收缩与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05

主动运动

患者病情稳定后,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06

床上训练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起坐,坐位平衡三级训练,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为站立和步行做好基础。

07

步行训练

当患侧下肢可以负重后,进行迈步训练、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以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力恢复,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08

语言训练

针对构音障碍或失语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言语功能训练,逐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09

作业训练

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训练,比如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性功能活动、辅助用具使用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

10

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

脑卒中患者因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应加强进食、修饰、如厕、洗澡、移动等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11

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

必要的手部支具、患足矫形器和助行器的应用,有注意提高患者的使用技能。

综上所述,系统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整个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师指导下尽早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或消除残疾,提高生活自理及运动功能,防止合并症的发生,对降低脑卒中病人的残疾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