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吉祥物 虾

 闻理书屋 2019-08-27

虾是历代画家绘画的题材,不少玉佩雕琢成虾形,还有古代窗户器件上常见雕刻虾的图案。为什么?原来虾是我国传统吉祥物。

虾是一种节肢动物,在传统文化中将它的生活习性寓意多种吉祥含义。它“自生江海涯”,“悠闲漫步水中戏, 腾跃纵横疾如飞。”穿梭自由,且能屈能伸,寓意游刃有余。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既能控制方向,又是其推进器,使虾奋力向前,寓意力争上游、勇攀高峰。虾有双蟹,力而有勁,宛如将所有好事、好运都緊固于前,寓好运连连鸿运当头。虾体长而扁,外骨骼,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七节体节组成。它身躯弯弯,然而节节顺畅,被人们誉为“弯弯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虾象征遇事圆满顺畅,节节高升。

“虾”又谐音“家”,荷花与虾组成吉祥图纹,寓意“家和万事兴”。

外闲话

一首宋代梅尧臣《虾》诗引出两个典故。

 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

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

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1. “虾须”帘子的别称

“宫帘织以须”,帘子用虾须织成的?还真有这么一个说法。早在唐诗中就有:“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唐.陆畅《帘》)南唐李煜的词有“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红楼梦》形容大观园富贵,有“说不尽帘卷虾须”一语。从上述中可知虾须帘为宫廷贵族所用之物。真的是用虾须织的吗?清代王士禛有一说。他在《分甘余话》卷二中说: “虾须帘:帘名虾须,鰝,海中大虾也,长二三丈,游则竖其须,须长数尺,可为帘,故以为名。”然而,虾须易风化、极易损坏不易保管,难道古代有特殊技术处理吗?无史料可考,不足为信。可信的是同代人曹庭栋,他在《老老恒言》中说:“有竹帘极细,名虾须帘。” 极细圆润竹丝具有高超的工艺技巧,所以价值贵重。后来,虾须成了帘子的别称。

“虾须”是形象说法,言其极细。形容极细的比喻可多了,为什么不用狗须猫须,独选虾须?虾是传统吉祥物,虾须也吉祥。可以佐证的还有虾须镯。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怡红院坠儿偷了平儿镯子平儿道: “究竟这镯子能多重?原是二奶奶的,说这叫做‘虾须镯’,倒是这颗珠子重了。……”

也许有人问,像虾须那样细的镯子,如何带呢?其实就是用虾须这样细的金丝编成的镯子。把黄金拉成细丝,然后再以之编成各种首饰器皿等,这是黄金制成的最精美的工艺品,其价值之贵重,不在于黄金本身,而在于它具有艺术境界的工艺技巧。凤姐是贵戚的当家人,平儿是凤姐的二把手,即使带镯子,也是要带个特别讲究的。所以要虾须般的金丝,而镶上贵重的珠子。

用“虾须”命名的东西还好多,如“虾须椽”,古建中,处于翼角椽子下,起固定椽子的作用,其构件固定于檐檩和仔角梁之间,其形似虾须,故称虾须椽。宋代有一名茶也叫“虾须”。

2.水母目虾

“水母凭为目”,说的是水母无耳目,不知避人,常依虾随之,以虾代目。所以有成语“水母目虾”,比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出处《文选·郭璞〈江赋〉》: “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 “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